“小哥哥,你女朋友真好看,給她買束花吧!”
5月20日晚的大街上,除了賣花的姑娘就是手挽手的小情侶或夫妻們,日期的諧音也能當成節日過的年代,小情侶的錢包余額又縮水一截。
同一天晚上,央視新聞曝光了“情感挽回”行業的騙局,不僅有5000多人上當,涉及金額也龐大無比。而央視選擇在這一天曝光寓意深刻,不僅在提醒愛情男女們謹防受騙,也在警示著人們什么...
01.為愛癡狂,錢包遭殃!
除了情侶們的錢包,在當天躺槍的還有無數單身人士,盡管白天表現的放蕩不羈、看破紅塵,但到了夜晚插上耳機,有的打開社交軟件尋找心靈伴侶,有的則細數與前任的點點滴滴。
一心想挽回前任的Vivian在某情感APP付費了2個月的一對一私教課程,原價15900元,活動價14000元,第二天便有號稱“高級導師”的私教與她展開溝通。
但導師的專業度及傲慢的態度讓她很不滿意,不僅稱“前女友是英國留學生,長得也好看,一樣把她甩了”,在后續的實操指導中還要求她想挽回就約見面,并且要有肢體接觸。
然而Vivian按照導師的要求照做后,前任對她的態度反而更差,平臺客服給她的反饋是“導師經驗豐富,需要在給一點信任。”
若直接提交退款申請,她則需要賠付30%的違約金,若繼續下去,自己挽回前任的過程只會是雪上加霜。
2021年3月,上海的林女士失戀了,某平臺“讓愛情不留遺憾”的廣告語刺激了她。
在繳納3888元費用后,導師稱由于林女士的男朋友有了新的女朋友,需要升級更專業的服務服務的內容僅僅是虛擬一個第三者的身份,去挑撥前男友與林女士的“情敵”.......
“當時交了那么多的錢,是有想讓人家退給我的,但后來一想這不都是我自找的嗎,如果我不去找這個機構,他們又怎么會騙我的錢?”一名受害者發覺被騙后并沒有選擇報警。
針對這些案件,上海警方展開了調查,他們發現機構主要分為客服部、分析部、咨詢部以及后勤部四個部門。
客服部負責“釣魚”,分析部負責打探受害人的職業收入,并依此定價,咨詢部與受害人雙向溝通,后勤部則是針對投訴及未達成挽回目標的人進行安撫。
2021年6月,警方查獲了這家所謂的心理咨詢機構以解決情感糾紛為名,偽造事實和服務內容,騙取客戶的服務費的機構,五處窩點共抓獲涉案人員共計117人。
而這家機構所謂的王牌服務均涉及個人隱私:包括窺探前任的聊天記錄、行蹤軌跡、甚至第三方介入等等,這些玩弄小孩子的把戲竟動輒上萬,除了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年輕人,誰還會上當?
還真有,除了挽回前任,相親也成了“沒錢就別碰”的藍海領域。
由于平時工作繁忙且沒有時間社交,蘇亞進入了“我主良緣”的群聊,填寫部分信息后,接到了來自紅娘的電話轟炸,而這只有一個目的:約她去線下見面,給她“洗腦”。
在店里最“頂級”的紅娘“事成之后可以讓男生給你補貼”“你的條件比其他女生都好,保證有合適的”的軟磨硬泡下,蘇亞簽了一個5萬元的優惠套餐。
然而剛付完款紅娘又稱有個2年內結婚返還一半的套餐更劃算,于是蘇亞在一群人盯著的情況下,又向借唄借了2萬元。
事后紅娘的安排并不如意,當蘇亞反應過來要退款時,卻被告知:單方面解除合同不能退費。
除此之外,交友軟件也打起了撈金的主意,陌陌一頻道有類似非誠勿擾的環節,男女生互相給對方刷禮物,主持人稱基本上刷到1000塊錢就能牽手成功,然而當天晚上,林書刷了整整5000元給一位女嘉賓,卻沒有被牽手。
為了販賣單身男女的焦慮情緒,無論是大型PUA公司還是交友軟件都在暗處刻意的提醒:你的質量不夠,只能花錢來湊。
這句話同樣適用于處在熱戀中的男女們,各大節日的周期被無限延長,都說愛情無價,但各大禮品、珠寶、化妝品無一不在攀比著自己對愛情價格的定義。
02.強扭的瓜,到底甜不甜?
根據CDA數據統計520禮物的100頁商品數據,使用Python進行整理分析,經過預處理之后,一共得到3854條數據。
大家買禮物花了多少錢?
數據顯示,150元-200元區間的禮物數量最多,其次是50-100元,最少的是5000元以上,近乎為零。
看完了禮物價格區間,再來看看銷量。其中200元以內的商品的最受人歡迎,0-50元銷量占比達到19.21%,50-100占比20.13%。100-150和150-200的占比分別為15.88%到17.12%。
送花是我國歷年來的“愛情傳統”,在七夕、情人節這樣的日子里“鮮花經濟”將會得到全面升溫,各類花卉產品供不應求,香味散至每個幸福的女孩家中。
據統計,2015年至2019年,中國花卉行業市場規模由1259億元提升至16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6.2%,而這個數字還將持續增長......
談戀愛到底有多費錢?
第一個知道你戀愛的,是你的銀行卡,珍愛網大數據為證,七成人認為談戀愛會增加開支,六成人表示會打亂原有的開銷計劃,甚至有人為了追求女性,月開銷10000元。
戀愛后,5成的人每月開銷3000元以上,有4成的情侶將開銷用在了生活娛樂上。
還有兩成人在戀愛后將開支用在了穿衣打扮上,單身時委屈自己,但陪對象出門時可不能丟了對方的面子。
高檔酒店、紀念日大餐、禮物......很多情侶會用一段旅行檢驗兩人的契合度,自己旅行時坐一晚上硬座,陪對象時飛機高鐵來回伺候,酒店美食皆不辜負,只有錢包越來越癟。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明面上的戀愛基金可能都是從牙縫中摳出來的,戀愛前,超五成單身青年(53.91%)存款不到3萬,還有三成人表示沒存款……
根據淘寶搜索發現,非單身用戶約占阿里電商體系用戶70%,且主要集中在30歲以上。也就是說,淘氣值越高,單身幾率越低,淘氣值越低,單身幾率就越高。
據淘寶七夕愛情報告:數據顯示,在分手第1天,人們的消費額會比日常高出近12%,“買買買”成為舒緩情緒的良方。他們勇敢愛,也可以勇敢不愛。
女孩子都喜歡儀式感,淘寶搜索“讓女生感動哭的禮物”諸如:一應俱全的無牌彩妝開花套盒,定制刻字相框,拍拍就能亮的小夜燈,金額不大,但要想哄好自己千辛萬苦追來的女神,他們還得下個血本。
過節=渡劫,根據《維度》數據顯示,有三成人準備的禮物超千元,花1/3工資討歡心的也不少,甚至每10個95后,就有1人要從花唄、借唄、信用卡等里“借錢過節”。
不少“明白人”一語道破了戀愛機關:談戀愛就是花自己的錢給別人養老婆,有這個錢直接結婚好了。
試想婚后的第十年,你在結婚紀念日當天收到一顆質樸又使實用的西藍花,能否含淚想起當年那99朵紅玫瑰?
提高的經濟水平帶動消費能力的升級,生活質量更需儀式感來填滿:吃飯要去餐廳吃,買衣服要去商場買,約會看電影購物,過年的紅包禮物,甚至結婚要用的彩禮房車,年輕人幾乎都在負債戀愛,用錢包維系這物質時代的感情。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現在的感情如此吹彈可破,竟到了真的離不開金錢堆砌的地步?
事實上感情并不脆弱,脆弱的是人心及生存環境,現在是大浪淘沙的時代,是金錢至上的時代,金錢成了“優秀”的衡量標準,而是否優秀決定你能否扛住生活的壓力。
若你能承擔一部分對方的壓力,讓對方投入更多的精力在二人的情感中,感情還會變得脆弱不堪嗎?
有人急著花錢尋找伴侶,也有人選擇另一條路:提升自己讓未來過上更好的生活,那些被“情感挽留”、“繳費相親”套頭的人們,又何嘗不是在利用金錢的力量達到自己的目的?
曾經有數據顯示,在人生的第三個十年,男性生孩子的規劃的占比明顯高于女性;女性則比男性更多投資自己,在健身、養生、買保險上的占比均顯著高于男性。
盡管如此, “性格合拍”依舊是30+單身男女心中擇偶標準共同底線。熊和魚掌不可兼得,但感情與金錢在某種程度上釋放了人的野心,也讓生活更加的充滿動力。
單身并不需要焦慮,更不必因為焦慮而試圖用金錢改變外部的環境,愛人前先愛己,提升自己才是讓金錢發揮出最大作用的方式。
“情感挽留”是騙局,愛情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
參考:
2021-2022中國男女婚戀觀調研報告發布——海外網
談戀愛究竟有多費錢?——酷扯兒
七夕情人節帶動“鮮花經濟” 2021年中國花卉市場大數據分析——中商產業研究院
淘寶七夕愛情報告:去年1200萬人戀愛,480萬人分手——點通
互聯網相親,是怎么收割單身男女的?——深燃
央視曝光:“情感挽回”騙局!已有5000多人被騙……——首都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