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北京大宅院發家的黃其森被泰禾自曝“帶走調查”,而被帶走的原因更加撲朔迷離:1月份盈利1個億的年報數據,在3個月后竟大“變臉”成了“虧損46億”!
曾經被萬科看上的泰禾本就身處旋渦自救無果,而這突如其來的修正預告讓本看好泰禾的股民們大跌眼鏡,同行更是紛紛擠兌,一時間泰禾登上了業內輿論的中心,關于“泰禾怎么還不倒閉”的聲討聲愈演愈烈,等待樓房完工的業主焦躁不安......
短短3個月,泰禾到底經歷了什么?
01.泰禾“放棄”掙扎?
截止4月22日收盤,泰禾集團股價跌至2.49元/股,有股民哭訴:“快把市值跌完了”。
在這份成績單的背后,虧損也早有征兆。
在去年三季度的報告中,泰禾曾這樣描述自己遇到的困難:受政策以及融資環境收緊等影響,推盤節奏放緩,面臨較大去化壓力。同時公司短期流動性出現困難項目建設周期延長,出現了延期交付。
因此泰禾開始債務重組,本未歸還的496.88億元在調整后實現了凈利潤9052.65萬元,同比增幅達到123.14%,已實屬不易。
加之今年1月發布的2021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凈利潤1.01億元–1.3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3.72億元–4.83億元。盡管困難重重,但泰禾仍舊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這讓一些股民們看到了起色紛紛入局。
對此,泰禾曾“大言不慚”表示:利潤增長主要是房地產項目可確認銷售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加,且對成本加以管控,期間費用大幅下降等。
可距離4月30日披露年報僅剩一周時間,泰禾的修正預告出爐,就像埋在房地產里一顆地雷,突然爆了。原先的盈利1.32億元驟降至虧損46億!
對于這則“暴雷”公告,泰禾云淡風輕的表示:補充計提了相關資產減值損失為根本原因,但有業內人士質疑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是為了將凈利潤保留至下一年份,有“財務洗澡”的嫌疑。
而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泰禾集團將可能被深圳證券交易所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將時間線拉長,2017年一場最嚴調控令便讓泰禾深陷旋渦,長達三年的自救沒有絲毫起色,泰禾隕落似乎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不知多少媒體同行等著看這家院落式房企倒閉的笑話。
就在危難之際,萬科入股的消息讓外界以為泰禾有救了,然而入股并非沒有門檻,一是債務重組方案必須能得到泰禾與萬科的一致認可;二是泰禾的資產、債務及業務等不存在重大問題或重大不利變化。
萬科給了泰禾一年時間,然而泰禾并沒有滿足上述所有的條件,送走了唯一的“白馬騎士”,泰禾只能自己償債,然而一邊是拖欠的員工薪資,一邊是等待完工的樓盤,還有一邊是打不完的官司。
值得一提的是,泰禾確確實實還了很多錢,截至2020年10月23日,泰禾的已到期未歸還借款金額為487.10億元,但到了當年年底驟降至398.5億元。
可到了今年3月,泰禾再次負債高達455億,似乎陷入了無限循環,復盤2020年,泰禾集團的歸母凈利潤為虧損-49.99億元,泰禾一“紙”回到2年前。
同一時間,泰禾的官方公眾號還發布了這樣一篇文章,“當下,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地產黃金時代已經結束,能‘活下去’才是頭等大事,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都要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笔鹈嵌麻L黃其森。
業內怎會錯過如此風聲?很快,泰禾“資不抵債”的消息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3月10,泰禾還親自出面聲明稱:只是流動性問題,暫時性困難。
然而聲明很快被“打臉”,3月16日晚間,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黃其森被帶走調查協助有關機關調查,消失了將近48小時,隨后2名高管接連被叫走談話。
在一系列媒體信源的猛攻下,泰禾的股價一路崩跌,總市值累計蒸發高達453.9億元,能否繼續活下去,仍是個難題。黃其森也被貼上了“失信被執行人”、“限制消費令”、“司法協助”等標簽,逐漸疲于回應......
02.黑鐵時代怎么破局?
黃其森有著大學建筑、研究生金融的經歷,他進入房地產行業有著先天的優勢,于是他在創辦泰禾集團的第六年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進軍北京豪宅市場。
很快泰禾以高端精良的產品定位從千篇一律的高樓中脫穎而出,2010年借殼福建三農成功上市剎時聲名鵲起,有了資本的熱捧,泰禾在2017年闖過了銷售額千億大關,也因此有了“第二代豪宅教父”的名號。
然而2017年也是泰禾的分界線,隨著房住不炒政策的加碼,黃其森使出了高周轉的招式,同年發起46場并購案,還定下了2000億的銷售目標,然而開發周期長的豪宅并不適用這條路。
2020年面對嚴峻的疫情,政府“先松后緊”的態勢讓泰禾墜入更深的深淵,頂級豪宅的需求變小,可選擇機會減少...也正是這一年,泰禾開始遙遙無期的下坡路,永遠還不完的錢,永遠打不完的官司頃刻間全部壓在黃其森的肩頭上。
不少業主表示,自己花了18000元一平的價格買到的房子,如今降至8000元一平,盡管如此并不是很在意,只希望樓盤能盡快復工,有的住就行。結果卻是:傳來消息說復工,卻只是干了兩天拍了點照片便走了。
與1月公布的盈利預告一同展現的利好消息也不少,泰禾與幾個涉及金額較大的債權人簽訂了協議,如華融資產、東方資產、興業銀行、民生銀行、長城資產等,有的把債務展期延長,有的就債務重組問題,簽訂了備忘錄,同時北京院子要復工了。
就在大家都以為泰禾要好起來的時候,黃其森被帶走談話,執行副總裁黃曦、副總裁林文華也被留置,據悉黃曦在資金方面人脈很廣,泰禾危機爆發后想走,被黃其森極力挽留。同時三人均有在建設銀行的工作經驗。
在被帶走之前黃其森還曾夸下??谝?022年打個漂亮的翻身仗,如今看來是遙遙無期了。
今年2月萬科董事長郁亮曾就行業“黑鐵時代”提出了方案,與泰禾所見略同,高周轉、高負債、高增長、高速成長……讓房企成為一匹匹被速度擊垮的黑馬,萬科還曾在會上表示:要在不確定未來的黑鐵時代,搶出自己“窗口期”。
泰禾一直走著“小而精”、“交房雖然遲到,品質絕不缺席”路線,事實的確如此,在房企品質問題屢見不鮮的環境下,泰禾沒有因品質而造成群訴問題。
泰禾只是整體房地產的縮影,被世茂接管的福晟、跟旭輝合作的彰泰......還有更多還沒浮出水面的“軀體”。泰禾所遇到的問題就是整體行業遇到的問題,整體行業遇到的問題也正是泰禾遇到的問題。
不過對于泰禾的業主來說,他們并不關心黃其森去了哪里,泰禾怎么樣,他們只關心自己傾盡所有換來的小宅院何時能完工,何時才能入住。
而“黑鐵時代”不單單是改變了房地產的利潤,更是對企業的一種自我提升的過程,通過短時間的劇痛能熬出長期安寧。將行業規范化、生活化,長時間積攢下來的品牌美譽度就是度過黑鐵時代最好的利器。
至于“出師不利”的泰禾,必須通過與債權人不斷的溝通協調達到緩和公司資金緊張的問題,據相關統計顯示,泰禾在2021年中大約有70個項目,然而處于完結狀態的只有了了3個,進展緩慢,日后還要面對業主維權的難題。
黃其森曾經很“狂”的表示,自己慧眼識珠大膽北上,曾經800億買的地如今1600億也買不下來。
可如今的垂死掙扎的結果還能一如他的意嗎?被調查完回來再說吧!
參考:
泰禾集團“業績雷”炸響,不到3個月,從預盈變最多巨虧46億——證券時報e公司
黃其森,“豪宅教父”迷途——鈦媒體
房地產進入黑鐵時代,其實并不可怕——看遍惠州新盤
房地產的黑鐵時代——地產操盤手V
黑鐵時代,泰禾營銷怎么做 ——財團鋼鐵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