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萌影業又要沖擊IPO了......
檸萌影業再一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這已經是檸萌影業在不到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向資本市場沖擊所做的第三次嘗試。
前兩次分別在2021年的1月和2021年的9月,前者本想通過A股上市,但于5個月后的6月底終止輔導計劃。
而后者則在2021年9月于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后,于2022年3月39日招股書失敗。
其實,受新冠疫情、行業管控、資本收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影視行業近幾年的日子并不好過,許多公司放緩了劇集的制作播出計劃,在整體人員架構上也進行了精簡。
根據Wind數據顯示,2022年A股暫無影視公司上市,港股也僅有6家影視公司實現了上市。而在二級市場上,文化傳媒指數也持續走低,相關概念股票股價不斷下滑。
檸萌影視為何執迷于在這一特殊時期擁抱資本市場,其背后究竟存在哪些意圖?
且看本文分解。
1、“爆款制造機”,佳作頻出
從天眼查可以看到,檸萌影業是一家以內容創作為根基、兼具互聯網基因,專注生產超級內容的頭部影視公司。2014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超級劇集、電影、網絡節目的投資、制作、營銷、發行、衍生等全產業鏈運營,2018年C輪融資之后,再無消息。
從2016年成立至今,檸萌影業共制作及發行17部劇集,大部分都是衛視上星劇,包括《好先生》、《小別離》、《小歡喜》、《小舍得》、《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熱播口碑劇,并且擁有其中15部劇集的專有權。
檸萌影業依靠一部部劇作的爆火,也徹底坐穩了行業前列的地位。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從2018年-2020年,在檸萌影業播映的7部劇集中,有5部屬于精品劇集(指有關年度名列前20名電視劇或網劇清單的劇集),精品率高達71.4%。
從檸萌影業以往的作品來看,《好先生》網絡播放量熱播期超142億,制作水準被譽為“國劇新標桿”;《小別離》掀起全民討論熱潮,成為2016年度現實主義扛鼎之作;《擇天記》網絡播放量破300億,成為2017年爆款之作;《小歡喜》豆瓣評分高達8.4分,領跑網絡平臺播放量,微博、抖音熱度榜,口碑與數據全面開花。
值得注意的是,《小別離》、《小歡喜》、《小舍得》、《三十而已》以及《二十不惑》在網絡視頻平臺首播期間共獲得超過193億次的播放量,且同期在電視臺渠道全年收視率均超過1%。
而在今年播出的作品中,金世佳和檀健次主演的《獵罪圖鑒》也成為大熱作品。
根據云合數據顯示,2022年Q1全網連續劇有效播放·霸屏榜中,《獵罪圖鑒》11.97億的正片有效播放僅次于《人世間》和《雪中悍刀行》。
檸萌影業能在大浪淘沙的影視劇市場頻頻押中爆款,其實與其背后的團隊不無關系。
檸檬影業的創始人是蘇曉,作為一個“老電視人”,他深耕電視傳媒行業二十余年,曾先后擔任SMG東方衛視副總監、SMG影視劇中心主任、SMG尚世影業CEO等職務。
2014年,蘇曉正式離職創辦檸萌影業,憑借多年經驗蘇曉也深諳影視創作秘訣。
另外,檸萌影業還擁有資深的創始管理團隊,其聯合創始人陳菲、徐曉鷗、周元均擁有豐富的影視行業從業經驗,陳菲曾先后擔任電視劇《南方有喬木》、《杜拉拉升職記》、《甄嬛傳》等劇的制片人,徐曉鷗為電視劇《懸崖》的策劃人。
2、內容轉向,同時投靠資本
然而開局順利的檸萌影業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根據檸萌影業公開的招股書來看,2019-2021年,檸萌影業的影視營收分別為17.94億元、14.26億元和12.4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039.8萬元、6254.5萬元和6091.3萬元,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都處于不斷下降的狀態。
出現這種情況也與其收入結構單一有關,在檸萌影業的業務板塊收入中,版權劇收入占到了80%以上。
由于近年授權費和授權劇集集數的不斷降低,導致版權劇收入下降,而且板塊的收入又無法彌補當前版權劇的損失,所以導致盈利不斷下降。
而在內容輸出方面,在古裝劇以及“大IP+流量”的嘗試反響平平。檸萌影業在2019年推出《九州縹緲錄》,據傳其投入高達5億元人民幣,但與同時期播出的《陳情令》、《長安十二時辰》、《親愛的,熱愛的》等對比下,《九州縹緲錄》表現平平。
2017年鹿晗和古力娜扎的《擇天記》,2018年楊冪和阮經天的《扶搖》,這些改編自頭部IP并且有流量明星加持的古裝劇,豆瓣評分均在5分以下,熱度和口碑都屬實欠佳。
此時,檸萌影業也發現了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在內容策略上進行了調整,積極擁抱資本尋求更大突破。
檸萌影業創立之初,也正是騰訊加大在文娛領域投資的時候。
檸萌影業在2015年就獲得了騰訊的1億元A輪融資,2016年完成弘毅投資領投的5億元B輪融資。2018年3月,該公司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漢富資本、五牛控股以及騰訊、弘毅投資等。
從天眼查可以看到,2019~2021年,騰訊分別是檸萌影業第五、第一和第三大客戶,貢獻收入為0.799億元、4.667億元、2.114億元,占同年總收入約4.5%、32.7%和16.9%。
拋棄了大制作、流量明星的“砸錢”式制作方式后,檸萌影業轉向關注現實主義話題,聚焦當代人生活的縮影,以此來引發觀眾共鳴。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以及《小別離》、《小歡喜》等“小”系列電視劇的推出,不僅為檸萌影業在影視劇市場的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推廣,而且也不斷強化其在現實主義題材劇中的優勢。
3、影視寒冬,尋找出路,檸萌也慌了
已有多部爆款劇在手,并且在行業內擁有超高知名度的檸萌影業為何要三番五次沖擊資本市場?
從目前行業布局來看,新麗傳媒、華策影視、慈文傳媒等頭部劇集公司均已完成了上市,似乎檸萌影業要通過完成上市這個動作,才能證明自己也是頭部制作公司。
但現在是否是檸萌影業上市的最好時機未嘗可知。
疫情的沖擊使得劇集的制作和上線時間被無限拉長,而且還要面對項目隨時終止的風險,這也將會對公司帶來不可預知的損失。政府對于明星和文娛行業管控的持續縮緊,也讓劇集創作的空間進一步壓縮。
同時,對于平臺的過度依賴,也讓檸萌影業缺少了一定的獨立性。
檸萌影業與騰訊除了資本上的合作外,在相關業務以及平臺合作上也已經實現了深度綁定,而過于一來同一個平臺也為其發展帶來風險。檸萌影業在《招股書》中提到,若不能維持與騰訊集團的業務關系,其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或許檸萌影業在其發展中有難言之隱,需要通過加入資本市場來解決當前的困境,但上市后是否能如期所愿,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參考資料:
數據來源:檸萌招股書、天眼查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章:
36Kr:三次沖擊IPO,檸萌影業在急什么?
野馬財經:《三十而已》《小歡喜》出品方檸萌影視三闖IPO,深度捆綁黃磊、去年收入12億元
時代財經:檸萌影業IPO背后:出爆款、拿年冠、綁定大廠,電視人出走體制的階段勝利?
藍鯨edu:爆款制造機沖擊IPO,檸萌影業難得“小歡喜”丨藍鯨觀察
毒眸:《三十而已》走紅后,檸萌要上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