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曾被慈禧稱:"山中走獸云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長壽也。"然最近連鎖店紛紛關門,去年正式退出京城,全國門店僅剩17家,狗不理風光不再。
“天津人不吃狗不理,北京人不吃全聚德”,老字號衰落的魔咒同樣落在了全聚德的身上,去年一年便虧掉了前4年的利潤總和。
盡管全聚德正在謀求生變,但效果甚微,曾被譽為“天下美味”的北京烤鴨,為何不香了?
一、238元一只的“天價鴨”!
近日,全聚德披露了2021年業績預告。
報告顯示,2021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9.2億元-9.7億元,同比增長17.50%-23.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稱凈利潤)預計虧損1.55億元-1.6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虧。
2020年,全聚德營收為7.83億元,同比下降49.99%;凈虧損為2.62億元,虧損同比擴大686.77%;扣非凈利潤為虧損2.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478.55%。
追溯至前五年,其實全聚德早就露出了疲態:2017年-2019年,全聚德凈利潤分別約1.36億元、7304.22萬元、4462.79萬元,分別同比下降2.57%、46.29%、38.9%。
全聚德在年報中將虧損原因主要歸結于新冠疫情。但中國烹飪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下滑26%、北京地區餐飲收入同比下滑29.9%。
普通的烤鴨店一只鴨子的售價在2.30元,而全聚德卻賣出238元天價,堪比鴨中“奢侈品”。但它自然有自己的過人之處,百年之前,掛爐烤鴨是作為御膳進貢給皇家的,鴨皮肥而不膩,瘦肉不柴,鮮嫩綿延,入口即化,曾被端上國宴。
然而2007年上市后,全聚德為了快速擴張,吸引加盟店,丟掉傳統的掛爐技術,改用電子烤箱。全聚德集團總經理邢穎聲稱“我們和德國合作,研究了專門用于烤鴨的微電腦傻瓜烤爐,把人工積累的經驗,通過電腦進行控制。”
事實卻是,全聚德烤鴨的味道越來越差,很快便丟失了底層的市場,不愿吃電子爐烤制“高價鴨”的中高層人士,轉戰口味更好的古法烤鴨餐廳。
不僅如此,全聚德一個國企,還學起了歐洲餐廳收服務費的行為,然而每桌10%的服務費并未讓顧客感受到“物有所值”。
最終本地食客越來越少,外地旅客會為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去光顧。無巧不巧,疫情的到來使得整體餐飲行業受到打擊,而靠旅游業、餐飲業支撐的全聚德進入了“寒冬”。
2019年,時年49歲的周延龍空降全聚德,任職總經理。在這之前,周延龍在北京另一家老字號東來順任總經理。值得一提的是,東來順是全聚德的兄弟公司,控股股東都是北京首都旅游集團。
周延龍的空降被稱為“臨危受命”,“海底撈都不收服務費,我們就不能收費。”上任后他果斷取消10%的服務費,下調整體菜品價格的10%,同時每年兩次推出新菜品,針對年輕群體打造了8款休閑零食,2020年中秋節期間,月餅銷售同比增長22.13%,線上銷售同比增長59.68%。
2021年,全聚德環球影城餐廳項目與北京環球影城同步營業,不僅可以DIY烤鴨實現邊走邊吃,還集合了各地的小吃,裝修一改國風風格,在露臺上就可以一覽環球影城的美景。
值得注意的是,全聚德環球影城餐廳試運行以來,其文創產品受到游客的歡迎,這讓全聚德意識到,老字號在文創產品的開發、衍生方面也大有可為。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2021年全聚德業績虧損,但相較于2020年業績有所收窄是正常的。一方面因為2020年疫情影響以至當年虧損,另一方面,新帥上任提出了一些變革性的東西。”
至于這些變革能否為全聚德帶來轉機,我們可以靜候一份成績單。
二、“倚老賣老”的國企
全聚德的創始人楊全仁是位懂得販鴨之道的小攤販,每天去肉市時都會被“德聚全”的干果鋪所吸引,然而干果鋪生意江河日下,精明的楊全仁果斷盤下這間鋪子,并重金禮聘宮廷做御膳掛爐烤鴨的孫老師傅,同時更名“全聚德”。
經孫老師傅烤出的鴨子外形美觀,豐盈飽滿,顏色鮮艷,色呈棗紅,皮脆肉嫩,鮮美酥香,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而全聚德能夠成為有名的大飯館,歸根其選料實在,廚工手藝精,操作認真;店伙招待顧客熱情。
新中國成立后,全聚德進行了公私合營,新設了分號,擴建了老店。1994年經國家認可的資產評估機構評估,“全聚德”無形資產價值為2.6946億元人民幣,到1999年上升為7.0858億元人民幣,在世界品牌大會上,全聚德的評估價值飆升到84.58億元人民幣。
這還不是全聚德最高光的時刻。2007年,全聚德A股上市成為“烤鴨第一股”,2012年,全聚德距離20億營收大關僅差6千萬。
2012年是全聚德豐收的一年,也是業績向下的轉折點,同時全聚德為了創營收,加入了老字號“坑游客”的隊列中。
今年70歲的肯德基也能稱是“老”品牌,但對比KFC和全聚德的經營方式,能明顯察覺全聚德正在“倚老賣老”。
其一,為了保證食物的品質,肯德基宅急送會有明確的送餐范圍和服務時間,這能最大程度保證食物的口感。全聚德為了開放消費場景,推出了預制包裝的烤鴨,回家僅需微波加熱即可,然而口感一言難盡。
其二,肯德基雖“老”,但其“年輕化營銷”做的很好,比如在產品端,肯德基會根據季節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食物、會將一些年輕人喜好的IP加入到餐廳中。在營銷端,懂得蹭節日、重大事件的熱度,引起年輕人的話題。而全聚德已被貼上“爺爺輩”、“爸爸輩”的標簽,無法輕易摘下,也舍不得摘下。
于是乎,全聚德試水新項目,然并未激起大水花......如,2015全聚德打造的“小鴨哥”外賣平臺,市場定位針對中高端白領及家庭用戶。但在2020年底,“小鴨哥”所屬公司北京鴨哥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破產。
臨近春節時,全聚德仿膳食品公司推出了3款不同價位的年夜飯禮盒,滿足不同人數家庭用餐需求。此外,公司還有包括全聚德手工片制烤鴨禮盒等十余種預制菜單品在售。
此外,全聚德還調整了整體員工薪酬方案,建立月度經營目標考核制度,以結果為導向,增強即時激勵及約束的機制。
“鴨要好,人要能,嘴要甜”,這是全聚德官網顯示的九字生意經,鑄就了全聚德百年來的金字招牌,也篤定了未來的發展基礎。
老字號都經歷過家族企業——公私合營——國有企業的轉變路徑,但在經濟計劃時代,老字號后續資金跟不上,同時人員老化,必須選擇機制創新才能常青,如引入外來資金進行股份改造等等。
為了避免出現和狗不理包子“痛砍”特許加盟商一樣的局面,應實現員工渠道化,加強直營門店的管理規范。不龜縮一地,不“連而不鎖”。
最重要的一點仍是創新。依據地域來創新菜品,不一味追求僵硬的“統一”,盡管有些老字號靠著“絕活”鮮亮至今,但百年前的絕活,百年后不一定還是絕活,這點可以參考肯德基麥當勞。
據瞧這網顯示,在1600多家“中華老字號”中,20%長期虧損,有的甚至被市場淘汰;70%勉強維持現狀;只有10%經營良好。這意味著老字號還無法適應市場“優勝劣汰”的生存規則,若長久不做出積極地反應,將會淪為時代更迭的犧牲品。
其實將老字號所蘊含的文化內核傳承好、發揚好不僅有利于保持企業發展的生命力,也有利于傳承地方文化特色。總之,尊古不泥古,創新不失宗,只有跟上時代的腳步,老字號才能獲得長足發展。
老字號急需創新,卻也不能忘了本。
參考:
老字號應如何創新——人民資訊
如何創新老字號——瞧這網
全聚德2020年凈虧損2.61億元,開展多項措施自救——新京報
這屆年輕人真拋棄烤鴨了?全聚德業績預虧4350萬元——市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