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點加加,好味道”18年前,這句耳熟能詳的電視廣告讓加加家喻戶曉,自此,加加駛入了發展快車道,10年前,加加強勢登陸A股,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醬油第一股”,市值更一度破百億大關!
本以為,出道即巔峰的加加會延續高光神話,豈料,波云詭譎的調味江湖,前有海天壓境,后有千禾追兵,群狼環伺,不堪重擊的加加很快敗下陣來,不僅被老對手遠遠甩在身后,連創始人都上了被強執名單,從百億“醬油大王”到有錢不還的“老賴”,加加的神壇跌落,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
01,“醬油大王”,栽了!
2022年4月8日晚,加加食品一則“實控人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的公告引圈內熱議,有網友調侃到“都說富不過三代,沒想到連一代都費勁”,也有網友認為市場風云變幻,沒有誰是常勝將軍,乍聽起來都像那么回事,但理智告訴筆者,一幅好牌能打爛,必然有必有鮮為人知的原因。
加加食品公告中提到的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楊振為公司創始人與實際控制人、肖賽平為楊振配偶、楊子江為楊振之子,所以,媒體盛傳的其一家三口皆成“老賴”并無夸大嫌,至于蔣小紅,目前雖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其是楊振家族一員,但鑒于其公司監事會主席的職務,相關項目的操盤也少了經她之手,推測是因為職務關系發生的合同連帶責任糾紛。
另據天眼查等平臺查詢顯示,加加食品的前三大股東分別為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楊振、楊子江,而第一大股東湖南舊越的前三大股東分別為楊振、肖賽平、楊子江,簡單梳理到此,不難發現,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家族企業。
而據裁判文書網顯示,上述一干人等所涉及案件指向寧夏國資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寧夏可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及寧夏沃野肥業有限公司等合同糾紛,執行標的金額近830萬元,看到這里,是否有點諷刺?
百億醬油大王居然會因為區區800來萬成為老賴?真相當然不會這樣簡單,法院的最終判絕也明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確定義務”,簡單講就是,揚振等四人明明能還得起錢,但就是不還。
另據查詢得知,寧夏可可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全資控股,且湖南卓越同時為寧夏沃野肥業的第二大股東,而在寧夏沃野肥業的第一大股東萬向信托股份公司背后,還躺著一堆國字號實控人,比如浙江煙草和北京中郵等,盡管加加食品公告稱揚振等四人是為寧夏可可美提供擔保而產生的連帶清償責任,但對寧夏沃野被卷入的原因卻只字未提。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是楊振家族第一次踩進擔保的坑,早在2021年6月,據加加食品公告稱,由于上市公司在自查中發現存在為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違規擔保的情形,涉及金額達4.6億元,并且公司未能在一個月內解決該違規擔保事實,導致公司股票被ST。
多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涉巨額違規擔保,債務纏身,公司首次業績虧損……這系列原因會不會成為楊振家族無承擔擔保責任的可能,我們不下定論,從昔日“醬油大王”淪落成“老賴”,楊振家族到底經歷了什么?
02,加加敗局或已定!
業績全線掉隊
截至2022年4月11日收盤,加加食品報4.23元/股,總市值僅余48.73億元,就連當年的“小弟”千禾味業,市值都達到了132.84億元,更遑論如日中天的海天味業了,海天味業報84.00元/股,總市值3539億元,是加加食品的近73倍!
加加食品2020年營收20.73億,亦不到海天食品的零頭(227.92億元),同期加加食品凈利潤1.76億元,海天味業凈利潤64.03億,待加加食品2021年財報正式出爐,差距只會更更大,鐵打的數據面前,加加食品神壇跌下已是不爭的事實。
回顧加加食品的高光時刻,早在2004年,營收就破5億元大頭,2012年,加加食品營收更是高達16.57億元,穩居當年國內調味品企業榜首,從名副其實的行業一哥,到如今已摸不到一哥的尾燈,加加食品到底做錯了什么?
不安份的語文老師
解鈴還需系鈴人,家族企業的鍋,通常得讓企業創始人來背,1996年,34歲的楊振,辭掉語文老師的鐵飯碗后,拿出全部積蓄,在湖南寧鄉縣正式成立加加醬油廠,即加加食品的前身,為了更好地推銷產品,楊振深知酒香也怕巷深的道理,于是心一橫,開啟了狂砸電視廣告的營銷模式,從老家寧鄉縣的電視臺,一路打到了CCTV黃金檔。
1997年,在當地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加加醬油創造了1368萬元的年營收,此舉讓楊振嘗到了巨資砸洗腦廣告的甜頭,并在此后數年,屢試不爽
2003年,楊振更以4800萬天價拿下了中央一套2個月的“標王”, 什么概念叫經?約等于楊振將加加食品成立7年來賺到的全部凈利潤都砸向了CCTV的廣告上面,在央視長徹底打出名氣后,也為加加食品邁向全國市場打開銷路,一時間,各地欲加盟的經銷商是駱繹不絕。
2004年,加加食品年營收達到5億元
2009年,加加食品營收已達12.02億元
2011年,加加食品創造了16.83億元的營收,凈利潤達到了1.58億元
2012年1月6日,加加食品在A股上市,同年斬獲16.57億元的營收,不過相比2011年,出現了1.56%的降幅
2012~2020年,加加食品的營收從16.57億元增長到20.73億元,整整8年,營收絕對值才增長4億多,并且在2021年迎來了首度業績預告虧損,也即宣告,上市后,加加食品即高速增長開始一路衰敗。
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真的如加加食品所言,原材料成本上漲和銷售費用增加嗎?
非也!
“樓塌了”
有的人上市是為了企業理想,做大做強,而有的人上市,純粹是想利用上市平臺,去大玩特玩資本擴張游戲,巧的是,楊振剛好屬于后者。
自2013年開始,楊振就進行了一系列投資運轉,橫跨房地產、互聯網、互聯網金融,據天眼查消息,僅楊振一家控股的舊越投資,實際控制的企業就多達50余家。
而事實上,除了當老師外,楊振最擅長的還是砸廣告賣醬油,所以當楊振忽視主業,開始蒙眼狂奔時,資金鏈危機便早已埋下伏筆。
除了前文所述加加食品因違規擔保達4.6億且無法處理被ST外,加加食品2020年的財報還顯示,彼時楊振一家所持股份已處于100%質押/凍結狀態,同年年底,卓越投資及實控人楊振還因個人債務糾紛被更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結合加加食品的業績預告,2021年公司業績預計虧損5900萬~8800萬,結合2008年至2020年Q1公司的財務數據,不難發現,加加食品的營收增速和凈利潤增速曲線,大體上是呈下滑之勢的,也即表示,加加食品的產品盈利能力已出現明顯短板。
而在主業都火燒眉毛的關頭,楊振還在抽資搞各種邊緣業務的擴張,甚至不顧公司死活,中飽私囊,最終賠了個底光,能怨誰?
家族末路
據《財經無忌》報道,2017年,楊振以加加食品名義為公司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對外借款提供巨額擔保,并指使加加食品財務人員收集公司U盾、復核U盾、密碼等交予湖南卓越財務總監,以此達到向其2家關聯企業開具商業承兌匯票的目的。
2018年,楊振指示加加食品財務人員違規劃轉2400萬到其指定的自然人賬戶,并將3000萬轉給湖南卓越控制的湖南派仔食品有限公司。
同年2月,加加食品股價出現閃崩,為了救市,楊振推出緊急增持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完成2億元的增持金額。
2019年3月,加加食品食言,楊振不懼打臉地取消了2億元增持計劃。
2019年11月,傳加加食品控股股東(湖南卓越投資)和優選資本簽署合約設立深圳景鑫投投資中心,承諾為優先資本在此項目中產生的費用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但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加加食品卻表示“不知情,公司沒有相關文件和用章記錄”,最終查明是卓越投資隱瞞加加食品私下與優選資本簽署了相關協議。事件敗露后,遂引發了2020年6月的違規擔保事件事發,加加食品被ST戴帽。
除了這一系列資本輸送的騷操作外,加加食品的任人唯親現象也尤為嚴重,除了楊振一家3口身居要職外,加加食品公司財務線和銷售線等核心部門的多個負責人,均為楊振親戚。
管理混亂、暗箱操作、漏洞不斷,當楊振一家3口再次成為失信被執行人時,信譽危機的全面爆發或成壓垮加加食品的最后一根稻草,加加食品這艘巨輪,已然拋錨……
未成功構建技術壁壘、產品品類單一、渠道嚴重失速、品牌形象暴跌、盈利能力不足的加加食品,能否力挽狂瀾?
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1, 發生了什么?語文老師“下海”,成百億醬油大王,如今一家三口成“老賴”——中國基金報
2, “醬油第一股”沒落:加加食品摘帽股價三天大跌18%,市值僅有海天味業1.4%——華夏時報
3, 加加醬油摘帽,凈利僅為海天味業1/36,市值較高點縮水200億——市界
4, 自爆違約擔保,加加食品的風雨飄搖緣起何處?——財經無忌
5, 加加食口實控人一家三口成老賴,三人還有多條限消信息——鞭牛士
6, 天眼查
7, 圖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