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在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發布《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背景下,創新藥正在迎來從研發、支付到臨床轉化的系統性政策支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動創新藥高質量發展”不再停留在口號層面,而成為多部門協同推進的戰略方向。
政策明確提出:鼓勵真實世界數據支持創新藥研發、完善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建立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并通過優化掛網機制與支付體系,推動創新藥早日可及、可負擔。
在此背景下,一個問題正在被越來越多藥企、投資人和科研機構反復追問:中國是否具備能夠真正為全球創新藥提供“源頭動力”的平臺型企業?
百奧賽圖(02315.HK)或許是目前少數幾個,已用實際成果給出答案的玩家。
通過十余年的深耕,百奧賽圖搭建出覆蓋全人源抗體、共輕鏈雙抗/雙抗ADC、納米抗體、類TCR抗體等多個技術方向的RenMice?平臺家族,并在全球近十個國家完成專利授權。更重要的是,這套平臺并非“藏在實驗室里自嗨”,而是正實打實地支撐起兩百多項對外合作,多個分子已進入臨床研究。從抗體發現走向產業轉化,百奧賽圖正在為中國技術平臺出海提供一個值得關注的樣本。
RenMice平臺:全球專利護航的抗體新藥發現引擎
RenMice?是百奧賽圖基于其超大片段染色體工程技術(SUPCE)開發的全人源抗體小鼠家族,包含了RenMab?(全人源IgG抗體)、RenLite?(共同輕鏈抗體)、RenNano?(納米抗體)、RenTCR?(全人TCR小鼠)、RenTCR-mimic?(類TCR抗體)等子平臺,幾乎覆蓋了當前新一代抗體藥物開發所需的所有“武器庫”。
問題來了:這套平臺到底領先在哪?
首先是技術原創性。以RenMab小鼠為例,其獨特之處在于“重鏈 + 輕鏈”可變區均為大片段原位人源化,且完整保留人抗體的多樣性。這意味著,免疫后可直接獲得全人抗體,不再依賴后期人源化改造,大大節省時間與成本,也規避了免疫原性風險。
其次是成藥屬性。平臺產出的抗體親和力與傳統小鼠抗體相當,同時具備優異的理化穩定性與開發一致性。RenLite平臺更進一步,在雙抗組裝時通過共同輕鏈+KIH技術,大幅度減少輕重鏈錯配,降低CMC難度。這對如今熱門的雙抗、ADC等復雜分子開發來說,無疑是降本增效的關鍵。
最后是全球專利護航。截至目前,百奧賽圖的RenMice平臺已在美國、日本、中國等十余國獲得專利授權,在全球范圍推進了約40項專利申請,形成了完整的國際知識產權布局。這意味著,其輸出的抗體分子不僅技術扎實,也具備可交易、可授權的法律清晰度。
從平臺到臨床:多款抗體新藥真實落地的合作樣本
平臺技術是否真正“可用”,合作項目是否“能轉化”,這些是衡量抗體平臺價值的“硬指標”。
百奧賽圖已簽署超200項藥物合作協議,已達成50多個靶點項目RenMice?平臺授權開發合作,多個抗體項目已實實在在地邁入IND和臨床階段。幾個值得關注的案例包括:
正大天晴 NTB003(BCG009):一款靶向IGF-1R的二代全人抗體藥物,由百奧賽圖RenMab平臺發現并優化。已獲中國臨床試驗許可,顯示出更強親和力、優化的半衰期及抑制透明質酸釋放的藥理優勢。
多瑪醫藥 DM001、DM002、DM005:三款源自RenLite平臺的雙抗ADC項目,已分別獲CDE與FDA IND許可。得益于RenLite平臺避免錯配的結構優勢,這些分子展現出優異的CMC可控性與開發穩定性。
寶船生物 BC011:源自RenMab平臺,2024年獲國內IND批準,臨床前數據顯示其抗腫瘤活性強,安全性良好,或將提供全新免疫治療策略。
在這一系列合作背后,百奧賽圖承擔的角色不僅是“抗體提供者”,更是“藥物聯合設計者”——從靶點篩選、抗體發現、成藥優化到CMC咨詢,一體化的服務體系正在提高合作項目從早研走向臨床的效率和成功率。
技術平臺的邊界,還能擴展到哪?
如今的百奧賽圖,已不止步于“單抗/雙抗小鼠平臺”,更在將其技術拓展到納米抗體(RenNano)、類TCR抗體(RenTCR-mimic)、全人TCR等新型治療領域。
特別是RenTCR-mimic小鼠,通過HLA人源化與免疫pHLA復合物,成功打通了“抗體識別胞內抗原”這一全新靶點空間,為抗體進入傳統“不可成藥”靶點提供可能。而RenTCR小鼠,則通過全人TCR庫的建立,為TCR-T、TCR銜接器、細胞治療等方向提供豐富的候選分子。
這些技術的背后,是百奧賽圖“把復雜系統問題前置解決”的能力。行業正在看到:抗體平臺不再只是“工具鼠”,而是一整套藥物發現的系統解決方案。
平臺價值的兌現,正是百奧賽圖式的“長期復利”勝利
當中國創新藥進入“深水區”,靠一個靶點或一條管線講故事已遠遠不夠。真正穿越周期的力量,往往來自于那些具備“平臺粘性”“知識產權穿透力”與“國際商業可合作性”的硬核玩家。
百奧賽圖,正是這類“長期復利邏輯”的代表。
它的成功也許不會一蹴而就,但其基于RenMice平臺的規模化抗體開發“千鼠萬抗”計劃所釋放出的原創力、技術力與轉化力,正在一步步塑造未來新藥生態中的中國力量。隨著更多合作分子進入臨床,一個問題或許將很快被行業重新提起:未來全球的新藥,是否有可能越來越多地“Made by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