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邁瑞醫療黃金時代落幕,迎接這家公司的又會是什么。
記者丨王杰仁
實習生丨陳欣
出品丨鰲頭財經
從2018年的48元到2021年的480元,邁瑞醫療曾經10倍的股價神話直到今天依然被看作是奇跡,主營業務為醫療器械的邁瑞醫療也被看作是市場中稀缺的“器械茅”。
李西廷(持新加坡護照),邁瑞醫療創始人、董事長,2021年榮登新加坡首富,并在首富這個寶座上坐了4年。
然而,時至今日,邁瑞醫療無論是業績增長、還是市值增長方面,都踩下了“剎車”,市值離巔峰時期的6000億元暴跌超過3000億元。李西廷新加坡首富這一寶座也讓位給了立邦創始人吳清亮。
邁瑞醫療黃金時代落幕,迎接這家公司的又會是什么。
一季度營收利潤雙降
邁瑞醫療過去幾年的增長神話,在2024年踩下了“剎車”。
根據邁瑞醫療2024年年報顯示,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67.26億元,同比增長5.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6.68億元,同比增長0.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14.42億元,同比增長0.07%。
營業收入同比5個點的增幅,凈利潤幾乎沒有增長,這可以稱為邁瑞醫療近9年來最差成績單。
2016年-2023年,邁瑞醫療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均在兩位數,并且2017年-2022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均超過20%。凈利潤方面,2016年、2017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高達75.9%、61.78%,超過有40%同比增長率的有2018年、2020年,而2019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凈利潤同比增長也超過20%。從上面的數據看,邁瑞醫療經歷了一段瘋狂增長的黃金時代。
2024年,邁瑞醫療的業績原地踏步,遠低于前幾年增速。
2025年一季度,情況進一步惡化,營收和凈利潤雙降。從2025年一季報看,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2.37億元,同比下降12.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29億元,同比下降16.81%。
從2024年第三季度凈利潤首次同比下降,到第四季度下滑超40%,今年一季度已經是連續三個季度凈利潤負增長。這是個危險的信號。
對于業績下滑,邁瑞醫療主要歸結為國內業務的壓力。年報中提及,報告期內,因醫療專項債發行規模大幅減少、醫療設備更新項目使得常規招標延誤等因素,公司國內業務同比下降5.10%。不過,邁瑞醫療認為,這些影響因素在2025年有望迎來拐點。
國際業務上,邁瑞醫療稱國際市場雖然局部面臨著宏觀環境和地緣政治帶來的挑戰,但得益于公司海外高端客戶群的持續突破、本地化平臺能力建設的逐步完善等,報告期內公司國際業務增長21.28%,國際業務收入占公司整體收入的比重提升至約45%。
不過,2025年一季度,明顯看出國際市場也出現了放緩,一季度國際業務同比增長不足5%。
業績暴增,董秘傲慢懟散戶
2018年上市的邁瑞醫療曾吃到一波時代的紅利,邁瑞醫療的業務涉及呼吸機、監護儀、數字超聲、醫學影像等領域,2020年,邁瑞醫療的呼吸機、監護儀等產品成為搶手貨。根據2020年5月的相關媒體報道,截至2020年4月初,邁瑞收到來自歐洲、中東、美洲的呼吸機、監護儀等設備總訂單和意向已經超過3萬臺,訂單增長率高達十倍以上。邁瑞醫療也由此進一步打開了海外市場。
同時,伴隨著邁瑞醫療業績的雙倍數增長,公司的股價也水漲船高。邁瑞醫療的股價在2018年上市之初在48元附近,直到2021年6月飆升至480元附近,不到三年的時間翻了10倍,一度穩坐創業板市值“第一”的位置,當時邁瑞醫療可謂風光無限,大牌基金云集,成百上千的機構蜂擁調研,邁瑞醫療也成為投資者最偏愛的公司。
不過,“膨脹”的邁瑞醫療也引發了投資者關系危機事件。2019年5月的邁瑞醫療股東大會上,公司董秘李文楣當著現場30多位參會的股東,發表“你們散戶”“今天有好多股東只有100股,也來參加股東大會,不知是何居心”等歧視中小投資者的不當言論,李文楣傲慢的舉動引發了大眾熱議。
雖然李文楣后續通過發表致歉信等方式,為自己的不當言論道歉,但是在一家千億級上市公司里,李文楣也有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且當時年薪超400萬,此舉實在是讓大眾吃驚。
不過,“犯了錯”的李文楣職業生涯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其后幾年更是繼續加薪,并且繼續坐在董秘的位置。2018年,李文楣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408.53萬元,2022年、2023年、2024年連續三年的報酬都超過了700萬元,分別為723.77萬元、750.22萬元、738.76萬元。
即使在2024年,邁瑞醫療可見的業績出現停滯的大背景下,李文楣依然拿了738.76萬元的天價年薪,成為整個A股市場最貴董秘之一,若按照2024年251個工作日來計算,她每日薪資可達2.94萬元,四舍五入后約為3萬元,這一數字大幅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商譽猛增至110億
在當時,李文楣的傲慢或許有一些底氣,公司正處于蒸蒸日上的爆發期,業績持續增長,股價持續飆升,連公司董事長都成為了首富。福布斯2021新加坡富豪榜顯示,李西廷以身家230億美元成為新加坡首富,此后的2022年、2023年、2024年,李西廷繼續蟬聯新加坡富豪榜榜首。
不過,時移世異,在2025年4月最新發布的福布斯榜單中,李西廷跌至第二位,個人財富相較去年少了23億美元,降至128億美元。立時集團(Nipsea Group)的創辦人,也是“立邦”品牌創始人吳清亮以130億美元,超越李西廷成為新加坡首富。
展望邁瑞醫療未來發展,前景并不樂觀。
政策面,邁瑞醫療近些年在集采的推動下,市場份額逐步提升。而近年來整體醫療支出持續處在收縮狀態,考慮到運營成本持續上升、醫改逐步進入深水區、財政補助比例下降等,不少醫院都在樹立“過緊日子”的意識。醫院預算減少,對外部醫療器械采購的需求也會相應延后或出現明顯收縮。
并且,由于邁瑞醫療近年來進行了多項并購,例如對全球免疫原材料供應商HyTest的并購、收購惠泰醫療等,截至2024年底,邁瑞醫療的商譽高達110.93億元,占總資產比例高達19.58%,而2024年年初商譽為50.62億元,也就是說一年時間商譽就出現了翻倍。如果被收購的企業業績未能達到預期,可能出現巨額商譽減值,從而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資產質量。
度過了黃金時代的邁瑞醫療,幾乎已經無法維持此前的高增長的,如何能做到不要直線落地,或許才是其目前擺在眼前緊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