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過去一個月,A股仿佛走過了一個世紀。
國慶之前,上證指數半年沒完成的任務,三天就完成了。市場不斷刷新歷史,交易所一度被股民擠到系統“宕機”。甚至有股民建議:取消國慶假期,繼續交易。
國慶后第一天,很多新股民感受到了股市的殘酷和刺激。猛漲猛跌之下,有人早上沖鋒買入,到下午已經虧損不少。他們不禁沮喪:牛市剛開始就結束了?
國慶后第N天,經歷大起大落之后,A股市場已經逐漸趨于穩定,股民們的心態也逐漸穩定,形勢往“慢牛”方向發展。
?
這個趨勢和我們此前的判斷是一致的:上層要長牛、慢牛,不要瘋牛和蠻牛。
邏輯很簡單,試想一下,一個是十天內狂拉到5000點,然后迅速暴跌回3000點;一個是用一年時間,從3000點慢慢漲到5000點。你覺得哪種路線更能提振大家的信心?
再從市場支撐來看,幾股力量都在把這輪行情朝“長牛”“慢牛”上引導。
第一,政策。以9月24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為起點,利好政策是一個接著一個,一波接著一波。央行、證監會、發改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住建部……這些中央部委,似乎隨時都準備著大招和子彈,擇時出擊。
第二,情緒。股諺有云:一根陽線改變心情,兩根陽線改變觀點,三根陽線改變信仰。此前連續的大漲,讓股民們的信仰得到了徹底的改變。就連那些新手,也開始蠢蠢欲動。有券商反饋,行情啟動以來僅僅兩周,新開戶量已接近往年一年新開戶量水平,而且新開戶中近七成是90后和00后。從上到下,大家都太需要一場牛市了。
第三,資金。牛市的形成,歸根結底還是需要流動性的注入。這輪大漲的源頭,可以追溯到9月19日凌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50bp。
要知道歷史上,除非遇到重大經濟危機,美聯儲在開啟新降息周期時,很少大幅降息50個基點。
根據美聯儲的預測,今年底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將達到4.4%,到2025年將降至3.4%,到2026年預計將降至2.9%。
?
這意味著,一場全球范圍的“降息周期”正在加速到來。在這樣的行情下,大水(資金)將流往何處?毫無疑問,樓市和股市無疑是重要的選擇。
盡管牛市當前,我們給出的建議依然是:用閑錢炒股。
什么是閑錢?就是專門用來投資的錢。這筆錢,你只用來投資,哪怕翻了10倍,你也能守住;哪怕虧個精光,你也無傷大雅。
至于那種杠桿加滿賭上一家老小幸福的,千萬不要梭哈,虧損是大概率的,你把握不住。
那有閑錢的,想要參與一下的,沒經驗又想求穩的,該怎么辦?
在這個領域,很多券商都有布局。例如東方財富設有基金投顧等相關主題專區,提供每日股市復盤,還有盤中實時觀點輸出,捕捉熱點風向。
?
再如中信證券,他們推出的“直接杠桿指數化”(DLI)服務,按照市場現有編制發布的指數,以部分ETF為基礎資產,推出了為客戶一鍵建立杠桿指數化投資的交易工具。
?
這些券商各有千秋,如果說東方財富互聯網基因獨特,中信證券頗有創新意識,廣發證券則是更接地氣的全能型“多面手”。
例如廣發證券的投顧問診服務,有專業持牌投顧實時在線,快速響應投資者的各種疑慮。想要深度分析,他們還有“精準問”服務,專家投顧提供全面診斷和深入分析。
?
去年6月,廣發證券發布了為年輕人打造的場內投資平臺-廣發元始股App,通過極簡風格系統,實現了一鍵生成股單、股單廣場、“Z投顧天團”、年輕化投顧聊天室等一系列行業顛覆性創新,旨在幫助年輕人完成人生中第一筆場內投資。
?
此外,在廣發易淘金App和元始股App上,都設有專門的ETF板塊,從市場資訊、基金選擇到投資課堂,里邊有完整專業的服務。
?
與傳統的開放式基金相比,ETF以其省錢、省心、省時、省事、省力等特點,受到市場的廣泛歡迎。ETF的投資邏輯非常簡單,就是跟蹤指數的表現,不需要對個股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斷,也不需要擔心基金經理的操作水平和風格,只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指數就可以了,對新手非常友好。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球ETF行業的資產規模已超過11萬億美元。在A股,股票型ETF最新規模為2.88萬億元,相較于此輪行情啟動前的規模增加近8000億元。
我們常說,人生發財靠康波,所謂的康波,其實就是時代的紅利。
回看過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紅利。60后的恢復高考、70后的房地產、80后的互聯網、90后的比特幣……
如今,屬于00后的牛市來了!誰能抓住這波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