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近日,“人體工學第一股”樂歌股份(300729.SZ)發布2024年半年報,增收未增利。據財報,樂歌股份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27億元,同比增長44.64%;歸母凈利為1.6億元,同比下降63.86%,扣非凈利為1.07億元,同比增長29.95%。
樂歌股份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智能家居、健康辦公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商。雖然,樂歌股份上半年增收未增利、現金流壓力隱現,往日榮光短期難現。
不過,上半年仍有亮點可以關注。一方面主營產品銷售有所回暖;另一方面,樂歌股份賦能公司跨境電商業務而延伸布局的海外倉儲物流業務,已成為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智能家居產品趨熱 現金流壓力隱現
智能家居、健康辦公行業的市場規模正持續擴大。根據IMARC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辦公家具市場規模為608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774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約4.05%。
全球升降桌市場規模持續擴容,根據Credence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升降桌全球市場規模為67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全球升降桌規模有望達到110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約為7.2%。
樂歌股份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4.27億元,同比增長44.64%;歸母凈利為1.6億元,同比下降63.86%,扣非凈利為1.07億元,同比增長29.95%。
而作為同行可比公司,捷昌驅動近發布了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85億元-1.95億元,同比增長116.46%-128.18%,扣非凈利潤1.5億元到1.6億元,相比上同比增長99.20%-112.50%。
樂歌股份稱,本次業績變動的原因主要系2023年1月出售海外倉,產生較大的非經常性損益收入,增加收益約7352萬美元(約為5.32億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樂歌股份的現金流壓力并不小。半年報顯示,樂歌股份6月底擁有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大約為19.8億元,短期借款9.2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3.05億元。
雖然公司擁有現金可以完全覆蓋一年內需要償還債務,但公司長期借款達到9.6億元。與此同時,截止到6月30日,公司應收賬款為3.67億元,應付賬款為5.25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6億元,同比下滑54.29%。
主營產品銷售回暖 海外倉業務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樂歌股份的主營業務目前分為兩塊:以線性驅動為核心的智能家居、健康智慧辦公產品,以及為公司衍生業務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創新服務綜合體項目。其中主營產品包括智能辦公升降桌、智能家居桌、電動兒童學習桌等。
數據顯示,人體工學工作站系列產品仍是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從收入構成來看,營收占比以人體工學工作站為主,上半年實現收入13.3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55.07%。
實際上,過去幾年樂歌股份面臨著主營產品“賣不動”的隱憂。2021-2023年半年報顯示,其線性驅動升降系統產品上半年銷售套數分別為61.34萬套、68.6萬套、62.19萬套,銷售金額分別為7.9億元、9.2億元、9.24億元,增長放緩。
而今年上半年,線性驅動升降系統產品實現銷售數量達到78.38萬套,銷售金額10.2億元,同比增長10.42%。
但人體工學系列產品的毛利率創近七年中報最低,同比減少1.33個百分點,至40.17%,該類產品其毛利率最高時曾達50%。
帶動樂歌股份營收整體增長的,則是倉儲物流服務。半年報顯示,海外倉業務已經成為樂歌“第二增長曲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倉業務毛利率也連續攀升。2023年毛利率12.69%,比2022年提高9.3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毛利率達到15%,比去年全年提高2.31個百分點。
海外倉出售、政府補助,非經常性損益金額較多
據悉,樂歌在公共海外倉業務上的進一步探索也取得了成功。公共海外倉業務快速發展,實現收入8.51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提升至35.07%。
據了解,公共海外倉業務,它是海外銷售的衍生業務,通過向客戶提供物流快遞、倉儲等服務獲得收入。
今年上半年,樂歌股份自主品牌的收入占比(不含海外倉)已達到68.93%,貨物的銷售會涉及跨境物流,為保障運輸,早在之前樂歌股份就在海外購買、租賃倉庫,在為自身產品提供自用支持的同時,還會服務于外部第三方客戶。
具體來講,在海外倉的模式下,商品會被提前運輸至目的地倉庫,頭程配送時間被節省,同時退換貨可以在目的地進行,這使得跨境電商幾乎等同于本地化的電商服務,相較于傳統物流具有一定的優勢和便利性。
根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電商滲透率在2019-2020年有明顯拐點,線上購物滲透率在加速提升。
另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測算,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規模為3.6萬億元,2024年我國跨境電商物流市場規模約為4.0萬億元,同比增長11.1%。
另一方面,美國工業倉庫近幾年租金成本提高,這使得樂歌股份開始優化布局海外倉庫,滾動出售原有小面積倉庫,并購買土地建立新的大面積倉庫。
2023年,樂歌基于“小倉換大倉”戰略,進行了5次海外倉買賣及土地交割。今年以來,樂歌股份已新增自營海外倉5個。半年報顯示,樂歌在全球擁有17個自營海外倉,面積48.21萬平方米。
也正是這個策略,使得其近幾年因處置倉庫產生的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金額格外高,2023年中期甚至超過5億,今年上半年達到0.62億元。
除此以外,政府補助金額也是非經常性損益的一大部分,今年上半年金額達0.22億元,根據計算,今年上半年以上兩種因素產生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占凈利潤的比例達52.5%,去年上半年甚至超過80%。
可以看到,樂歌股份近幾年歸母凈利潤和扣非歸母凈利潤差距并不小,這也說明公司想要重現2020年的榮光短期內很難。
總的來說,樂歌股份的半年報呈現了一幅喜憂參半的畫面。半年報中也揭示了一些積極因素,同時也有不容忽視的挑戰和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