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0日晚,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對話》欄目播出了一期罕見的長達1小時的內容。
作為中央電視臺長盛不衰的談話類節目,《對話》在業界口碑一直不錯。節目通過主持人和嘉賓以及現場觀眾的充分對話與交流,直逼熱點新聞人物的真實思想和經歷,也誕生過很多名場面。
這一次,《對話》請來的是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對談這位神秘、低調的企業家,讓人們首次了解到這位首富不為人知的一面。
1
“流量如水、善惡在人”
今年以來,農夫山泉和鐘睒睒都曾陷入網絡風暴之中。
例如在網絡上,有人指責農夫山泉旗下“東方樹葉”茶飲料品牌包裝上的建筑為“日本”建筑物;有人還造謠“東方樹葉”是在替日本人對中國搞“文化掠奪”。
對此,今年6月份,國家網信辦出手整治了一批抹黑攻擊農夫山泉的賬號,還了農夫山泉清白。
?
在這個過程中,造謠和惡意解讀鐘睒睒和農夫山泉成為了巨大的流量錨點。
針對這個情況,在最新的這期《對話》欄目中,鐘睒睒談到了自己對流量的看法:
“像水一樣,李冰父子在都江堰因勢利導,那李冰父子的心中是什么?我要讓這個水行善?!?/p>
借用都江堰李冰父子治水的典故,鐘睒睒認為,流量本身是沒有屬性的,關鍵在用流量的人?!叭绻@個流量讓有一些帶有私人目的,或者為了獲取金錢,用科技手段利用人性的弱點,故意做流量勢能,進行大規模的無序的網絡的,那種水龍一樣的,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有它的破壞性。”
?
在鐘睒睒看來,面對這種帶有“惡意”的流量,法律要迅速地、有時間地采取行動,降低危害。
不得不說,鐘睒睒這個比喻還是很貼切的。邏輯很好理解,就像最近大熱的AI一樣,技術沒有善惡,本質上是人類在決定人工智能的好壞。
2
“做了十七年的農民”
談到鐘睒睒,人們最直觀的印象可能就是農夫山泉的老總,一個賣水賣成中國首富的人。
“2024新財富500創富榜”顯示,鐘睒睒以4562.7億元持股市值,第四度蟬聯榜首。
網絡上,有人把他和美國的首富埃隆·馬斯克作比較:美國的首富人家是造火箭的,中國的首富是賣水的,所以就比較“水”。
面對這點,鐘睒睒毫不避諱,“我覺得這句話也很中肯”。他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美國的首富埃隆·馬斯克,我看過他的傳記,我認為是一個天才型的企業家,同時我們兩個人的對比有非常大的不一樣,我想我25歲在干什么?我讀了四年小學,做了十七年的農民,就這么點經歷?!?/p>
?
他少年、青年時代下田務過農,也做過泥匠、瓦匠、木匠等營生。后來在《浙江日報》做記者,報道的領域也是“三農”。
他說,我就是賣水的,我就是比較“水”,因為我如果不“水”,那這個“水”就不成為水。在他看來,由于經歷不同,兩個人的社會評價不好對比,但同樣是首富,這個社會責任是可以比較的,因為財富本身它是有社會責任的。
在《對話》現場,鐘睒睒也對主持人談到自己對社會回報的理解:
“同樣是回報,它有很多不一樣的方式。埃隆·馬斯克走的那條路就是創造科技的邊界,但我的經歷就是個農民,我的經歷更多的我會去想農民?!?/p>
3
“農民是守契約的一群人”
提到農民,鐘睒睒有很多感慨。
一個是在贛南種臍橙。節目現場鐘睒睒回憶,2007年贛州安遠橙子豐收,5角錢1斤,有一個縣長當時請他去,問他能不能搞一個榨汁廠?
經過鐘睒睒實地考察,他發現這里的橙子確實非常好。但往后數年,農夫山泉先后經歷工廠選址錯誤、臍橙育種錯誤、產線引進錯誤等一系列挫折。
后來,農夫山泉相關技術人員全部搬到贛州,和果農一起出沒在田間地頭或者實驗室。終于在2014年,他們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紐荷爾臍橙檸檬苦素的問題,刷新了工業化橙汁的新鮮度標準。
?
十幾年的努力之下,農夫山泉在贛南扎根,推動了當地臍橙產業的升級,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增收。鐘睒睒感慨:
“農民是愿意跟你共患難的。但是共患難以后是不是我們能夠共富貴,也就是你是不是產業起來了以后,你遇到了豐年你開始壓價,遇到了欠年你又開始抬價。這個農民是不高興。所以你產業政策一定要價格保證,一定要有契約,實際上農民是守契約的一群人?!?/p>
正因此,保障是農夫山泉在贛州解決的第一個問題。不僅僅是兜底果農的病害損失,每年農夫山泉都會與合作農戶簽訂合同,承諾以高于市場平均的價格來收購果實,保證銷路。
其實不止在贛南,筆者了解到,在新疆伊犁,鐘睒睒也遭遇過很多挫折。但憑借著可靠和堅持,農夫山泉的蘋果種植在當地成功打開了局面。節目現場的一位新疆果農岳海軍表示,在農夫山泉的帶動下,他管理的果園去年賺到了將近二十萬。
?
自古以來,農民不僅要看天吃飯,連收成后的“定價自主權”都不在自己手里。但鐘睒睒和農夫山泉的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改變。
據了解,農夫山泉的農業板塊至今虧損,但鐘睒睒稱之為“戰略性虧損”,并將繼續幫助更多的農民。
4
結語
整期《對話》看下來,作為一個企業家,鐘睒睒對農民的情懷很深,對社會責任有著自己的理解。
鐘睒睒說,農民是需要關心的群體,我們欠農民的太多。怎樣才能把農業做好?鐘睒睒的回答是:敬畏農業。從頭開始學習農業的規律,提升農業技術,有了好的農產品,才能有好的商品。
在筆者看來,出身農夫、深耕農業、回報農民,這是鐘睒睒的堅守。尊重產業,讓優質的產品帶給科技人員和農民收益,這是農業的初心,也是一個“農民”企業家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