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的熱風,正在向每一個人呼嘯而來。
歷史的指針撥回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在《在乎者即贏家》(Who Cares Win)報告中首次提出ESG的概念。它是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縮寫——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社會因素(Social)及治理因素(Governance),代表著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
用更直白一點的話來說,一家真正優秀的企業,不僅要能賺錢,更應該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要素。
1
一道“必答題”
ESG理念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8世紀早期的倫理投資。
彼時的衛理公會號召其信徒,不要讓他們的企業傷害他們的鄰居。例如,他們不允許自己的信徒經營一些化工、制革類企業,因為這樣的企業可能會給周圍環境和社區帶來污染。
到了1992年,聯合國提出《21世紀議程》,這是世界范圍首次關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開端。2004年,聯合國與多家大型金融機構正式構建了ESG理論框架。
?
ESG的風很快也吹到了中國。2006年,深交所發布《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將該理念引入中國市場。隨后的2007年。陽光發展(000671)發布了我國第一份ESG報告。
研究機構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7月,450家A股上市的中央國有企業中,有347家披露了ESG/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率高達80%。與此同時,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都先后發布自己的ESG報告。
?
最新的消息是,2024年4月12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正式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引導和規范上市公司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報告》,進一步與國際標準接軌。
對中國企業來說,ESG已然是一道“必答題”。
面對這樣一道題,4月26日,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發布了2023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筆者留意到,這已經是邁瑞醫療的第六份可持續發展報告(2018-2020的報告稱為社會責任報告)。作為行業領先者,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探索也比較早。
翻閱這份報告,里邊詳細披露了公司2023年度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領域的實踐及成就。
最直觀的表現是,2023年邁瑞醫療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獲得多個榮譽。例如,集團MSCI ESG評級躍升至AA級、榮獲EcoVadis 2023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銀牌、位列“中國ESG上市公司先鋒 100 榜單”前十名等。
?
在產業鏈協同方面,2023年,邁瑞醫療以集成供應鏈系統為核心,搭建覆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和風險管理體系,實現業務鏈端到端協同高效管理。此外,公司接受來自政府監管機構、外部審核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共計132個,審核通過率為 1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100%覆蓋所有的最終產品生產基地。
在綠色發展方面,邁瑞醫療深圳光明生產廠在鍋爐冷凝水回用與洗瓶水回用方面取得技術突破,年節約新鮮用水可達54,450m3。邁瑞醫療承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到2030年,碳排放強度比2021年基準降低25%。2023年碳排放強度較2022年下降8.51%。
在鄉村振興領域,碭山邁瑞醫療科技產業園部分廠房已竣工驗收,部分完成培訓的員工已開展生產作業。同時,由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個人出資10億元建設的碭山中學新校區正式開建……
看著這份報告,筆者不禁陷入沉思:邁瑞醫療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到底是如何煉成的?
2
“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
答案可以從行動中尋找。
筆者看了一下,在2023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中,邁瑞醫療的ESG議題多達22項,涵蓋產品質量與安全、公司治理、員工培訓與發展、創新智慧醫療、綠色運營、鄉村振興、普惠醫療等多個領域。
對大眾而言,業務領域的話題我們可能不太了解,但貫穿這份報告的一個核心詞匯,我們并不陌生——社會責任。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這場地震造成甘肅、青海地區百余人傷亡。
天災無情人有情,12月19日,邁瑞醫療第一時間組織應急醫療設備保障小組攜帶多臺移動DR設備奔赴災區現場,協助當地醫療機構開展傷員救治工作。
同時,邁瑞醫療緊急聯合公益組織,向災區捐贈價值300萬元的醫療設備。捐贈設備包含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器等多款產品,及時為災區醫療救援提供設備保障。
?
筆者留意到,這不是邁瑞醫療第一次支援災區。
時間回到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彼時,邁瑞醫療便籌集資金超過470萬元,表達了對玉樹地震災民的關懷和祝福。
這也不是邁瑞醫療第一次趕赴受災一線。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邁瑞鄭州服務團隊開啟24小時值守,聯合河南境內所有服務合作方,全力保障醫院設備平穩運行。在安陽,邁瑞服務小隊冒雨淌水,歷時近2小時走到醫院,及時解決重癥ICU設備問題。
?
更驚險的是新冠疫情期間。2020年1月疫情初起之時,邁瑞團隊就主動與醫療機構聯系,安排了200多名工程師對湖北全省超過2萬臺設備進行巡查,同時也做好應急調配物資的工作,讓邁瑞設備優先保障湖北地區的調配。
還記得那年的大年初二,邁瑞緊急召集1400多名員工回到工作崗位,并第一時間完成急需設備交付,與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同步交付關鍵設備超3000臺,并累計向湖北定點救治醫療機構捐贈總額3300萬余元的醫療設備。截至2020年5月中旬,邁瑞累計向全國交付超過10萬臺醫療設備,為抗疫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
醫療普及領域,2007-2009年,邁瑞醫療向甘肅、吉林、安徽、廣東等省鄉鎮衛生院捐贈價值2259萬元的醫療器械。在新疆,邁瑞的設備一路延伸到祖國最西端的喀什,遍及自治區各地州市醫療機構;在西藏,邁瑞便攜式超聲幫助多支專家團隊為當地兒童進行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在西北地區,邁瑞多次與甘、青、寧當地的衛生局合作,開辦超聲系統使用學習班,提高基層醫生超聲診斷技術。
邁瑞醫療還把義舉帶到了國外。多年來,邁瑞醫療在全球各地積極聯合多個非盈利醫療機構,捐贈醫療設備、提供醫療培訓、支持健康義診,提供跨越國界的醫療援助。
?
邁瑞醫療的足跡,往往出現在最需要的地方。
3
科技“扶危助困”
往深處看,邁瑞醫療的公益之路,有著更濃厚的科技底色。
邁瑞醫療成立于1991年,一直致力于臨床醫療設備的研發和制造,產品涵蓋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領域。
可以說,過去三十年,是邁瑞醫療從小做大的三十年,也是中國醫療器械崛起的三十年!
此前,權威醫療器械第三方網站Medical Design and Outsourcing發布了全球醫療器械公司100強榜單。憑借2022財年營收數據,邁瑞醫療躋身行業前30。
在2023年Newsweek(美國新聞周刊)評選的全球TOP 100家醫院中,邁瑞醫療已覆蓋80家。中國智造,已經在和國際一線醫療器械企業同臺競技。
早在2000年,邁瑞醫療就開啟了國際化進程。時至今日,邁瑞醫療在北美、歐洲、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設立了62家境外子公司和5大海外研發中心,建立了覆蓋全球的研發、營銷及服務網絡,國際業務收入突破135億元。
這些成就背后,離不開邁瑞醫療深厚的“內功”。財報顯示,過去數年,邁瑞醫療均拿出當年營收的10%左右投入研發工作。截至2023年末,邁瑞醫療共計申請專利10090件,其中發明專利7222件;共計授權專利476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226件。
?
也正因此,邁瑞醫療在做公益的過程中,格外重視科技的力量。
例如2020年6月,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個人向中科大捐贈1.068億元人民幣,并成立“李西廷基金”,重點用于物理學院建設以及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到中科大高端科技項目等。值得一提的是,這筆捐款是中科大創校以來獲得的金額最大的個人單筆捐贈。
再如,在安徽碭山縣,李西廷和邁瑞醫療通過建造科技產業園,引入醫療器械產業集群,助力當地產業升級。此外,李西廷還個人捐資10億元為碭山中學建設新校區。
?
這些年來,邁瑞醫療還不遺余力地推廣公共電除顫計劃、捐贈AED設備、開展急救培訓課程,以提高全民急救意識和技能。
截至2023年底,邁瑞醫療向合作伙伴捐贈AED設備超過1000臺,其AED設備已在中國成功救治共計218名公共場所心臟驟停患者。此外,僅2021年至2023年,邁瑞醫療直接或間接推動累計160萬人次參與急救培訓。
?
邁瑞醫療深刻明白,物質上的扶持終究是短期的,根源上的扶持,在于扶智。也正因此,邁瑞醫療大力投入教育和醫療普及,始終懷著“用科技關懷生命”的初心。
“理工”的氣質,“人文”的情懷。邁瑞醫療以這種獨特的方式,詮釋了什么叫“科技式公益”。
4
尾聲
“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
1969年7月21日,成功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說出了這句話。
?
在太空探索上,人類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公益的探索也是如此。從1.0時代的官方主導、社會支持模式,到2.0時代的民間公益,再到3.0時代的互聯網公益;從希望工程到個人募捐再到網絡互助,中國公益一直在往前走。如今的ESG風潮,也正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回看過往的公益歷程,更多停留在“捐助”的層面,捐錢捐物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沒有觸及本質。邁瑞醫療的公益實踐,則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
健康扶貧,邁瑞醫療不僅捐贈頂尖醫療設備,還開展義診和培訓,讓國際領先的醫療設備和技術惠及貧困人口和地區。
教育支持,邁瑞醫療不僅捐贈希望小學,還捐助頂級科研院校,發力高端人才培養和高新技術研發。
鄉村振興,邁瑞醫療不僅捐錢捐物,更引入科技產業園,通過做大產業促進當地經濟轉型,從根上脫貧……
對一家企業來說,這可能是一小步,但對中國公益事業來說,這已經是跨時代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