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盆洗手,還是短暫撤退?
1
云南白藥“戒股”
千億級藥企,放出一個大消息。
1月17日,云南白藥(000538.SZ)發布的投資者調研會議記錄顯示,公司已于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級市場證券投資,并計劃于2024年不再開展二級市場證券投資業務。
好家伙,直接不玩了。難道是看現在股市行情慘淡,清倉撤退?
?
雖說是一家老字號藥企,云南白藥卻一度“沉迷炒股”。
這家公司的“炒股”熱情,從2019年就已經展露。那一年,云南白藥出資5000萬美元,以基石投資者的身份投資中國抗體。
2020年,云南白藥的炒股之路來到頂峰。當年其投入超百億元資金,買入了伊利股份、騰訊控股和小米集團等股票。其當年期末交易性金融資產也達到112.29億元,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達到22.4億元——這個數字,占云南白藥該年度利潤總額的32%。
因為在炒股上收益頗豐,云南白藥也一度被視為公司界的“股神”。
盡管云南白藥炒得不亦樂乎,但在外界看來,這就是“不務正業”。對上市公司來說,如果錢多得實在不知道怎么花,可以增加分紅,也可以在二級市場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相比于炒股,這些方式,顯然對投資者更加負責。
如今,云南白藥顯然是“轉性”了。從數據上看,截至2023年9月末,云南白藥交易性金融資金余額僅為2.87億元,相比2020年末減少了近110億元。
?
感嘆云南白藥果斷的同時,外界也難免感到好奇,昔日“股神”何以突然金盆洗手?
2
“股神”虧麻了
要找到問題的答案,得先明白云南白藥為何會迷上炒股。
云南白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彝族赤腳醫生曲煥章,結合民間醫藥及馬幫行醫經驗,研制出了主治跌打損傷、內臟出血的“百寶丹”。
1955年,曲煥章的妻子繆蘭英將“百寶丹”的處方和技術貢獻給國家,更名為“云南白藥”。直到現在,云南白藥配方依然被列為國家最高保密等級——絕密級,保密期限為永久。享有這個待遇的藥品,全國只有兩個,另一個是漳州片仔癀。
?
憑借著“神藥”起家的云南白藥,在1993年登上了深交所,成為云南首家上市公司。
轉折點出現在2018年,經由混合所有制改革,新華都實業集團入主云南白藥。云南白藥的“炒股”之路,正是由新華都的掌舵者陳發樹開啟的。
陳發樹出生于福建安溪,經營木材起家,后投身資本市場,通過紫金礦業、隆基股份、中國中免、必創科技、久日新材等投資逐漸成名,被人們稱作“股神”。
?
有媒體曾統計過,僅憑借持有云南白藥、新華都、隆基股份等7只股票,陳發樹的身家就一度達到580億元。
正是熱衷資本運作的陳發樹,讓云南白藥這個老字號也迷上了炒股。但在短暫的甜頭之后,云南白藥很快就嘗到了虧損的滋味。
2021年,由于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9.29億元,云南白藥凈利潤同比下降49%,接近腰斬,這也是公司近二十年來的首度歸母凈利下滑。
?
這背后,正是投資的失利。當時,云南白藥共投資了包括小米集團、騰訊控股、伊利股份、恒瑞醫藥、通威股份等在內的9只股票。其中,投資小米集團虧損14.04億元,投資恒瑞醫藥虧損2.2億元,投資騰訊虧損1.3億元。
虧損延續到了2022年,年報顯示,2022年云南白藥又虧了近6.2億元。
投資虧損的同時,云南白藥自己的股價也遭遇了“滑鐵盧”。截至2024年1月18日收盤,云南白藥的股價是48.48元/股,相比2021年的高點已經跌去56%。
?
從市值看,當年的“中藥一哥”云南白藥只剩下871.12億。同期,片仔癀的市值是1327億,是云南白藥的1.5倍。
不僅投資沒賺到,自家大本營還失守了。相信云南白藥對“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
老字號的憂傷
熱衷炒股的同時,這幾年,云南白藥的主業卻顯露頹勢。
財報顯示,2023上半年,云南白藥工業銷售收入為74.99億元,收入占比37%,毛利率為64.26%;商業銷售收入為127.72億元,收入占比63%,毛利率僅為6.01%。也就是說,真正高利潤的工業產品占比不足4成;創收的大頭,利潤卻并不高。
此外,根據礪石商業評論的梳理,2017年-2022年,云南白藥銷售毛利率由31.19%下滑至26.32%,毛利率出現罕見的六連降。這個毛利率水平,已經在72家中藥類上市公司中排名尾部。
?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家藥企,云南白藥在研發投入上并不多。
財報顯示,2017-2020年間,云南白藥的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僅為0.35%、0.41%、0.59%和0.55%。2021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從1.81億元增長到3.31億元,但研發費用率也依舊未超過1%。
?
▲圖源:喬令
這個研發費用占比,遠低于其他藥企。藥智網曾做過統計,早在2020年,中國就至少有14家藥企研發投入超10億元,40余家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超10%。同屬中藥領域的片仔癀,研發費率也能達到1.5%左右。
隔壁日本的中藥企業更夸張。數據顯示,三大漢方藥生產企業津村、三共、鐘紡,他們的漢方藥研發費用均占每年銷售收入的10%~20%。
不重視研發帶來的后果是,以云南白藥牙膏為核心的單品,長期占據著公司凈利潤的大頭。對一家藥企來說,嚴重依賴單品,可不是一件好事。
2023年3月,云南白藥發公告稱,王明輝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等一切職務,這一度引起市場震動。
王明輝可以說是云南白藥的靈魂人物。1999年到2021年,云南白藥的總營收從2.3億元升至363.7億元,是當初的158倍。其中,王明輝功不可沒。
但隨著王明輝的離任,云南白藥是時候重新出發了。還是那句話——
沿著舊地圖,可找不到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