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踢走孫東旭,留下董宇輝
“錢沒了可以再掙,工作沒了可以再找,朋友沒了可以再交,愛情沒了可以再遇,你生來就一無所有,何懼從頭再來。”
這是董宇輝在直播間說過的話,現在看來格外感慨。
最近董宇輝和東方甄選的事,發酵程度已經超過了媒體的應對能力。兩分鐘一個新情況,寫的速度都快跟不上事態發展了。
?
導火索是專場小作文的作者之爭。12月6日,東方甄選官方賬號評論稱,每一篇專場小作文都是:
“主播在鏡頭前,背后是文案創作團隊、拍攝團隊、剪輯團隊的小伙伴們協作”。
?
此番表態惹得董宇輝的“粉絲們”不滿:
明明此前俞敏洪親自說過,小作文都是宇輝寫的,小編這么說,不是背刺宇輝嗎?
12月13日,東方甄選市值一天蒸發掉40億港元。第二天,董事長俞敏洪和CEO孫東旭神情凝重地出現在鏡頭面前,各自認錯、道歉。
到12月16日,最近一周鬧得沸沸揚揚的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終于接近尾聲。東方小孫(孫東旭)被免去東方甄選CEO職位,董宇輝和俞敏洪也一起做了一場直播。
?
吃瓜群眾們好像看了一場權謀劇——皇帝為了武將,把宰相干掉了。什么情況?
我們來復盤一下事情的全過程,如果“小編”真的是小編,在東方甄選官方賬號發表不當言論后,只需5分鐘,作為CEO的孫東旭完全有能力知曉事件并立即刪帖,這是作為一個現代企業的基本要求!
然后把負面影響控制在最小,并開除所有涉事員工,除非他根本“不想”這么干。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正是孫東旭的布局——預判到未來的東方甄選的故事和增長不可再續,這時候挑起內部的矛盾外部化對他而言有利。
一方面如果東方小孫下課了,那么接下來再大筆減持啥的名正言順。
“哥我真的想和你一直干下去,奈何網友不允許。我先在外面自己闖一下,看看能不能搞個事(套現)以后說不定兄弟們有其他的落腳處。”
以俞的性格絕對也是不加為難,網友也恨不得他早點撤,于是順理多拿點現金,現在正是全中國最缺現金的時候,機會遍地都是。
否則你實在無法想象一個搞電商的公司,危機應對能力這么差——事情鬧大了,免職孫東旭,又把董宇輝,叫回來一塊直播,搞得所有人都很尷尬。
02
東方甄選一直想要第二個董宇輝
俞敏洪的這步棋,不能說差,只能說他沒得選。
踢走孫東旭,留下董宇輝,意味著老俞的腦子還是很清醒的——
他搞的模式往大了說是知識加帶貨概念的結合,往小了說,就是董宇輝。
東方甄選主要靠抖音來賣貨,董宇輝個人抖音粉絲已經突破2000萬,尤其是小作文事件發酵以后,更是7天粉絲怒漲500萬,成為大贏家。
?
而東方甄選的粉絲大概2600萬左右,僅從這個數字粗略地看,董宇輝個人的流量可能就占到了70%左右。
?
你能想象一個銷售員的業績占了全公司70%是什么概念嗎?這就是東方甄選的現狀。
現在的董宇輝幾乎是全網最熱帶貨主播,而且還是輿論全面倒向他的,上次這樣的人是刀郎。
羅永浩說五個億的董宇輝一大堆人想挖。
他走了,這份影響力不會留在東方甄選,更不可能留在俞敏洪這,只會被帶走。
所以,和董宇輝做切割,就是砸東方甄選的招牌。無論老俞覺得孫有多么好用,都必須壯士斷腕,踢走小孫,留下小董。
?
但這是俞敏洪想要的嗎?
絕對不是!
俞敏洪想要的東方甄選應該是一個平臺,而非深度綁定“帶貨明星”IP的流量公司。
早在俞敏洪創業初期,他就請了一個老師,這位老師成為了北京城教GRE數學邏輯最好的老師。然而,沒過多久,這位老師認為俞敏洪什么課都能講,唯獨自己這門課講不好,所以新東方離不開他,因此他要求加薪。
俞敏洪問他應該拿多少工資才合適,老師回答至少四分之一的收入應該歸他。俞敏洪果斷拒絕了,但這位老師堅持要求加薪,最后甚至拒絕去上課,把學生們晾在教室里。
俞敏洪不得不退還了差不多一半的學費給學生們。而自此之后,俞敏洪就學會了不能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每門課都配2-3名老師,GRE數學邏輯這門課則配了5位老師。這也形成了新東方的管理風格,對出名的老師給予行業高薪,但也忌憚甚至防范和打壓。
然而因為各種因素,加上董宇輝自身的實力與魅力,讓他,早已經不是一名普通員工了。他的價值和影響力,遠遠高于大多數人的想象——已經成為一個超級IP。
更關鍵的是俞敏洪沒有辦法,也沒有資源再造一個“董宇輝”。這就是瘋狂小楊哥說的:
“臺詞常有,梅蘭芳只有一個。”
?
東方甄選和俞敏洪本人想要再來幾個張宇輝、劉宇輝,那很難做到。這也難怪為啥東方小孫走得那么干脆、決絕。
因為如此境遇下,老板和公司是沒得更好的選擇。
03
東方甄選和俞敏洪,還有沒有機會?
透過現象看本質,董宇輝小作文和孫東旭下課背后本質上是俞敏洪的平臺化思維、供應鏈思維,和獨角獸流量明星的矛盾。
俞敏洪是商人,是老板,他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平臺,讓多個主播來為他服務。他不希望某一個獨角獸流量明星來獨占整個平臺,這樣子對他來講風險比較大,并且一旦這種流量明星離開的話,對他的平臺來講是致命的打擊。
所以孫東旭就是看清楚了這一點,早就在給自己謀劃退路了。
在2023年2月,他以每股55.6115港元高位的價格賣出了193萬股,套現了1.07億港元的現金。
第二天,他再次以56.9451港元的均價售出了193萬股,再次獲得了1.1億港元的現金。
?
在短短的兩天內,孫東旭獲得了超過2億港元的現金。
直到12月16日,一切矛盾總爆發,東方小孫終于全身而退,堪稱東方甄選一級退堂鼓表演藝術家。
?
那么俞敏洪和東方甄選的問題到底出在哪?竊以為主要在商業模式上。新東方一開始主打的是情懷,可是本質上是一個依附于大平臺的零售公司。好比是“抖音”大賣場中的那么幾間商鋪。
零售業的核心是成本和效率,而,掌握成本和效率的核心是渠道。事實上從頭到尾東方甄選就沒有真正意義上自己的渠道,一個百貨公司連自己的核心賣場物業都沒有,那天房東“抖音”覺得你交的“租金”價值不行了,差不多也是倒閉的那天了。
事實上,如今與巔峰時期相比,東方甄選的各項數據已有回落。例如在進入2023年后,就有數據顯示,東方甄選主號“東方甄選”直播間的GMV持續下滑。
?
另一方面,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一直以內容電商為主線的抖音就開始發力“人找貨”的貨架電商。面對新開辟的戰場,抖音顯然會向其更多的傾灌流量,而對于抖音商城的重視和加碼多少就會影響到內容電商。
這個情況,俞敏洪和東方甄選能不能翻身呢?其實還是有機會的——
摒棄做零售店的思維,去做供應鏈;摒棄賺快錢的思維,去挖掘長期價值。
前期的內容直播商業模式,憑借主播聲量、嘉賓流量以及自營商品品牌口碑,讓東方甄選已經度過了引流階段。
?
接下來就是要找到一個董宇輝們與東方甄選平臺的平衡點,把董宇輝這些人的流量價值和平臺深度綁定。
這是一種經營“私域流量”的套路,簡而言之就是把那些認定、認可“東方甄選”的忠實用戶變成單飛的底氣。
說白了就是把“流量鏈”和“供應鏈”整合起來。以農產品帶貨為例,就是,讓農業這個產業鏈里上的每個人都受益,農民、工廠、快遞,都能掙點錢。
通過平臺的參與,能讓整個過程效率更高、品質更好、農殘更少、消費者得到更優惠的價格。
這才是俞敏洪和東方甄選真正應該做的事。
然而這很難,尤其是選擇了董宇輝,放棄孫東旭后變得更難。這也說明俞敏洪正在妥協。
一想到過去新東方投資的在線教育幾乎無一例外的失敗了,對于他的判斷能力實在不敢恭維。
真正決定大佬和大佬差距的不是酒量,而是戰略選擇!
然而正如董宇輝所說:“前路漫漫亦燦燦,往事堪堪亦瀾瀾?!边^去的事情已經不能換回,未來的事物還來得及。
但愿東方甄選能挺過難關,找到自己的轉型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