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文斯??? 編輯丨張桔
當月銷或接近1000萬只labubu的泡泡瑪特在港股引領新消費風潮一浪高過一浪時,多年的港股龍頭騰訊控股也在悄然間一步步實現王者歸來。?
7月24日,騰訊控股股價盤中一度達到560港元,創近4年來新高,市值重新回到5萬億港元。這一表現的背后源于資本的集體看好:一方面是其二季度蟬聯國內公募基金頭號重倉股,1039只基金持倉市值達591.56億元;另一方面是海外資本對該股大舉加倉。
某種程度上,騰訊控股穩健的基本面為市場資金注入底氣,游戲業務持續貢獻利潤,國際市場收入連創新高;AI布局更在穩步前行,在廣告、微信、游戲等領域加速落地。機構認為AI正重構公司生態護城河,更有機構給出710港元目標價位。?
蟬聯國內公募頭號重倉股
海外資本亦堅定加倉
近期披露結束的公募基金二季報顯示,騰訊控股繼今年一季度首次成為國內公募頭號重倉股后,在二季度繼續成為公募最愛。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共有1039只基金重倉持有騰訊控股,持倉市值高達591.56億元,占整體流通股的比例約為1.41%。?
除了國內公募外,海外資本在今年上半年也在不斷加倉該股。
日前,美國資本集團旗下多只旗艦基金披露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的持倉信息,截至2025年6月底,其中的EUPAC基金持有該股1843.36萬股,持股市值為11.81億美元,二季度基金增持騰訊控股幅度達62.62%。無獨有偶,二季度,該集團旗下另一只旗艦基金New World Fund也在增持騰訊控股等中國股票。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持有騰訊控股2202.69萬股,增持比例約為34.37%。?
基本面穩固
AI正在重構騰訊控股生態護城河
拆分來看,“互聯互通”作為騰訊控股的基本盤依然穩定,其為公司貢獻的穩定流量使其能直面“蘋果稅”,堅定地與蘋果公司掰手腕。?
此外,騰訊控股的游戲業務,仍是貢獻公司穩定利潤的印鈔機。公司財報顯示,其在總收入中保持三成左右的穩定占比,該項業務在2024年四季度以及全年都創下歷史新高,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15%,2024年全年同比增長9%。今年一季度,騰訊控股網絡游戲業務收入達595億元,其中國際市場游戲收入166億元同比增長23%,連續三個季度刷新歷史高點。?
今年以來,騰訊控股在AI方面動作頻頻,持續加碼投入。2024年,騰訊控股年度資本支出107億美元,相當于同期大約12%的收入,資本支出用途包括購買GPU。今年第一季度,騰訊控股資本開支274.8億元,同比增長91%,資本開支用于IT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等。尤其,騰訊控股旗下坐擁自研的混元大模型,年初C端應用騰訊元寶還接入了DeepSeek。今年2月,騰訊元寶登上蘋果App Store免費榜第二名。?
AI的升級也帶來了公司營銷服務的增長,騰訊控股財報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騰訊控股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0%。公司稱,該業務增長得益于廣告平臺AI升級和微信交易生態系統優化等。對此,馬化騰也表示,AI能力已經對效果廣告與長青游戲等業務產生了實質性貢獻。在AI戰略投入階段,現有高質量收入帶來的經營杠桿,將有助于消化AI相關投入產生的額外成本。?
對此,第一上海證券研究報告表示,AI重構騰訊控股生態護城河。該機構認為,騰訊控股在AI能力的持續投入與平臺級協同策略已初見成效,廣告、游戲與微信AI等核心場景均在構建新型增長動能。考慮 AI在廣告收入提效、游戲內容生產降本、社交平臺重構中的多重加速效應,預計核心業務利潤率將穩步改善。?
報告中提到,比如騰訊控股廣告在AI賦能下逐步由“工具集合”向“工作流平臺”演進,廣告AI工具如“妙問”“妙思”“妙播”覆蓋素材生成、投放配置、數據反饋與視頻內容創意環節,提升中小商家效率與規模投放能力。當前CTR與推薦算法精準度明顯提升,但尚處于“插件型工具”階段,未來重點在于AI與廣告平臺的一體化協同升級。相較于Meta Advantage+與字節UBMax等國際、國內競爭對手,騰訊控股具備強社交流量及生態協同優勢,廣告業務有望在AI驅動下重構護城河。?
再比如微信AI以“智能體+語義調度”為核心路徑,試圖打通小程序、搜一搜、視頻號、支付等觸點,打造原生AI閉環體驗。該戰略強調普惠智能,不是再做一個產品,而是重構平臺能力。盡管目前仍面臨調度權限、智能執行等瓶頸,微信AI在“入口控制權”與服務場景覆蓋上優勢顯著,長期具備成為C端主流AI 交互系統的潛力。?
騰訊元寶初期憑借 DeepSeek模型接入快速獲取用戶,但在模型更新與算力限流下,用戶活躍度出現波動,產品缺乏強粘性場景,尚未成為“日常必用”應用。元寶已開始通過輕量嵌入微信生態增強協同,并嘗試接入騰訊文檔、騰訊會議等B端產品,未來其仍有機會成為“入口+數據+能力調度”的三位一體平臺。
同時,騰訊控股在游戲AI方向持續推進平臺化工具建設,混元游戲視覺平臺、3D-DiT建模系統、VISVISE開發系統等覆蓋角色設計、劇情生成、素材管理等核心流程,顯著提升產能效率。AI角色如《和平精英》中的“吉莉”實現自然對話與戰術互動,構建“類真人隊友”體驗。AI原生游戲《哈皮》開啟內容共創型輕社交互動新形態。?
整體看,AI正在幫助騰訊控股構建高頻內容迭代與用戶共創的超級數字空間。 ??
回購金額持續攀升?
機構目標價最高看到710元
今年第一季度,騰訊控股營收1800.22億元,同比增長13%,經營利潤693.2億元,同比增長18%。該季度騰訊控股毛利率為56%,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
圖1:2020年—2025年一季度騰訊控股的扣非后凈利潤情況
騰訊控股將于8月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據7月瑞銀發布的研究報告預測,騰訊收入按年增長11%至1560億元,經調整凈利潤增長4%至600億元;其中國內及國際游戲收入預料增長15%及21%,主要來自王者榮耀、和平精英、PUBG及使命召喚等游戲的穩健表現。第二季度廣告業務收入預計增長17%,FBS(金融與企業)收入增長預期加快至7%。?
在AI提供更顯著收入貢獻前,公司的核心業務及微信小程序商店仍將繼續提供明確的盈利增長前景。中期來看AI變現潛力巨大,瑞銀認為現價尚未完全反映AI代理及宏觀改善潛力,其估值仍具吸引力。瑞銀微調騰訊控股2025年至2027年盈利預測,維持目標價710港元及“買入”評級,重申為首選股?
美銀證券也維持騰訊控股現金流折現法推算的目標價631港元,重申“買入”評級,主要考量其優質的基本面、貨幣化程度不足資產的長期增長潛力,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上升空間。?
在Wind投資評級(截至7月24日一致預測180天),對于騰訊控股而言,57家機構都是買入和增持評級。?
圖2:騰訊控股Wind投資評級變化
此外,持續回購也是市場看好騰訊控股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騰訊控股共計回購8888.40萬股,回購金額為400.43億港元,從回購金額來看位居港股第一,是港股名副其實的回購王,遠超第二名匯豐控股的回購金額203.33億港元。?
回溯其回購歷史,騰訊控股的回購規模呈現顯著增長態勢,2021年約26億港元,2022年攀升至338億港元,2023年進一步增至490億港元,2024年更是大幅躍升至1120億港元。在該公司2024年年報中,公司宣布2025年計劃至少回購價值800億港元股份。按照目前回購進度,該公司在2025年度還有400億港元回購額度。?
(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