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時代新物語,做一家有態度的新媒體!
文|白澤全文共計|3138字
“寵物食品,世界看中國,中國看山東,山東看青島”,在寵物行業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句話。
大家都知道山東是寵物食品制造大省,并且是寵物食品上市公司最多的地方。有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28日,山東省寵物食品生產企業數量全國第一,是排名第二的河北省的近兩倍。
然而,回溯往昔,前些年承包寵物食品的并非山東,而是隔壁的河北。
遺憾的是,個別企業的失信行為,如“使用劣質原料”、“違規操作”等,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更讓整個河北寵物食品產業鏈蒙上了陰影,行業風評因此遭受重創。但是河北在寵物食品領域多年的沉淀,不該因這些個別企業而付之東流,河北也不該成為眾多寵物主們避之不及的雷區。
從寵物食品到寵物經濟,
一個產業“鏈”出了一個集群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地資源興一地業。河北省,特別是邢臺市南和區,擁有肥沃的土質和豐富的水資源,農業發達,是全國優質小麥產區和畜禽飼料加工基地。這為寵物食品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使得寵物食品行業在原材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次,河北省地處華北地區,交通便利,物流發達,有助于寵物食品及用品的快速運輸和分銷。
邢臺市南和區,其寵物產業的發展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90年代,當時全區已有眾多畜禽飼料企業。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利潤空間的壓縮,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企業敏銳地捕捉到市場變化,率先轉型投入寵物食品生產,這一舉措隨后引發了行業的廣泛效仿。
如今,南和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寵物食品產業基地,被譽為“中國寵物食品之鄉”。在當地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圍繞寵物食品產業鏈上下游,南和區已構建起以寵物食品為主導,涵蓋寵物用品、食品用品上下游配套產業、寵物繁育產業及寵物服務業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相關數據顯示,南和區有寵物相關經營主體1.1萬余家,規模寵物食品企業47家,貓砂企業44家,用品企業150家,上下游鏈條企業95家。2023年南和區寵物食品產業集群實現營收172億元。從寵物食品到寵物經濟,一個產業“鏈”出了一個集群。
寵物糧市場亂象曝光,
南和區成輿論焦點
在河北寵物食品行業剛興起時,產品普遍被定位為低端寵物糧,主要以價格優勢占據市場份額,并依托供應鏈和成本優勢,迅速將產品推向市場,并占據了大半份額。然而,這種定位也導致了部分企業在追求利潤的過程中,忽視了產品質量和安全性。
由于市場定位低端,價格成為企業競爭的主要手段。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業開始使用劣質原料,甚至出現了以次充好、虛假標注等惡劣行為。也因此,河北生產的寵物糧出現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也就有了所謂的“河北糧”稱呼。
然而,需要明確的是,“河北糧”指的是邢臺南和縣里那些小型寵物食品生產作坊或黑工廠做出來的食品,并不代指所有的河北企業生產出來的食品。
在今年3月15日“消費者權益日”,南和再次成為焦點。央廣網“中國之聲”報道了寵物糧市場的種種問題,特別是針對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作為全國最大寵物糧生產基地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包括使用劣質原料、虛假標注等行為。
這些事件被曝光后,迅速引發了消費者和行業內部的廣泛關注,使河北寵物糧產業成為輿論的焦點。
針對此情況,河北省農業農村廳于3月15日晚7時緊急召集全省寵物飼料工作視頻調度會議,并立即對涉事企業展開調查。次日,官方正式回應,對問題企業進行了查封,并采集樣品進行檢測。
同時,決定在全省范圍內啟動寵物飼料專項整治行動,其中邢臺市南和區由省市兩級聯合檢查,其他市則先進行自查,再由省級層面進行定期抽查。3月17日,發布了《關于保障產品質量規范生產經營的倡議書》,強調將構建完善的監督機制和協會成員誠信體系,以強化全面監管。
盡管官方采取了迅速而有力的措施,但這一系列事件仍對河北寵物糧產業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部分寵物博主和自媒體借此機會大肆渲染,甚至發布視頻呼吁消費者避免購買河北生產的寵糧,導致對河北地區進行了一刀切的負面評價。在輿論的影響下,地域產業攻擊風潮愈演愈烈,河北生產的寵糧被部分消費者視為低價劣質寵物食品的代名詞,甚至被貼上了“毒糧”的標簽。
“河北糧”標簽背后:
寵物糧市場亂象與地域偏見”
盡管這些問題大多出自小作坊或黑工廠,仍給消費者留下了“河北糧”是劣質糧的深刻印象。很多消費者一聽到產地是河北的,就直接拒絕。
也有一些業內人士指出來所謂的”河北糧“最大的問題就是價格的問題,比如消費者只愿意花10元的價格,卻想要25元的品質,所以一些商家便弄虛作假。畢竟行業內卷,誰能多節省一點錢,誰的競爭機會就大,由此也就產生了惡性競爭,也就容易出現產品問題。這種情況不單單是出現在河北。
事實上,無論是之前的事件還是315曝光的問題,都只是個別企業的行為。這些問題之所以會卷入公眾輿論的漩渦,主要還是河北省內該行業的集中度高,而并非地域本身的問題。
個別企業的失信行為,卻導致整個產業帶都遭受了抵觸和誤解。這對于那些始終堅守品質、誠信經營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
在315事件曝光后,河北的一些領軍企業比如華興、榮喜等出來自證,積極展示自身的合規性與產品質量,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清白。也有一些小品牌開啟直播,主播們在攝像頭前親自食用相關產品,以此來證明自家產品的安全性。
在輿論的壓力下,也有一些企業不堪重負,選擇遷移至其他地區以避免負面影響。而另一些留在當地的企業,為了重建消費者信任,不得不增加額外的生產流程,比如在河北生產的產品需要轉運到其他地區進行再次處理或檢測。然而,這些額外的成本最終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一方面造成資源的浪費,一方面增加了經濟負擔。
在寵吾代的私享會上,有多位業內人士曾表示自己去考察過河北的很多工廠,設備很先進,管理很嚴格,衛生也非常干凈。所以拋開刻板印象,河北也是有很多比較好的工廠。
在監督與抨擊中成長,
共筑信任基石
當然,也不能否認,河北的某些工廠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批評與指正應當是推動其進步的力量,而非一棍子將其打死。地方產業,發展快速,良莠不齊,有監督和抨擊才能更健康的發展、壯大。
在母嬰、化妝品等其他行業的發展初期,也曾存在過類似的不良現象。但隨著行業的逐漸成熟和規范,這些亂象最終會受到來自政府、行業協會、消費者以及媒體等多方力量的制約和打擊。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寵物食品行業也將經歷這樣的發展階段,并逐步走向規范和成熟。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不管是小作坊還是大廠,在整個行業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大家應該形成集體意識,抱團去捍衛和維護好整個產業的地域的標簽。
畢竟如果信任崩塌的話,再建立會非常的困難。在母嬰行業,2004年的阜陽“大頭娃娃”事件以及2008年的震驚中外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國產品牌信譽遭受重創,歷經12年的艱辛努力,才逐步挽回消費者的信任。
近些年來,國產寵糧品牌發展勢頭強勁,在產品品質、創新能力和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對于消費者而言,我們應保持客觀與理性,避免一概而論地否定所有企業。如果盲目地“一棍子打死”,不僅可能誤傷那些真正致力于提供優質產品的企業,還可能加劇“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對國產品牌的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推動一個產業鏈的發展絕非易事,因此,產業鏈上的各企業必須珍惜自己的羽毛。隨著寵物行業的高速發展和消費者喂養理念的持續轉變,寵物食品的品質要求也日益提升,在此背景下,企業必須強化自身實力,以應對市場的高標準和消費者的新期待。那些不想著好好做產品,只想投機取巧的企業必然會被市場淘汰。
對于政府而言,切實履行監管職責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區域的產業對當地的就業、經濟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信息高速流通的互聯網時代中,即便是小小的風波也可能迅速放大,一人一口唾沫就足以對整個產業鏈造成深重的打擊。試想一下,一個產業鏈又能經得起幾次輿論的沖擊呢?
注: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