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劍南春又開始搞起了排名營銷。據《正經社》信源顯示,線上線下,幾乎到處都能看到其打出的“劍南春,
近期,劍南春又開始搞起了排名營銷。據《正經社》信源顯示,線上線下,幾乎到處都能看到其打出的“劍南春,中國名酒,銷售前三”、“618期間白酒行業天貓平臺官方旗艦店交易指數第一名”等廣告語。乍一看,竟然有種劍南春已稱霸白酒市場的感覺。但對白酒行業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國內白酒市場,劍南春絕對算不上第一梯隊玩家。這不禁讓人好奇,打出這樣的廣告語,劍南春是否是在打腫臉充胖子?
高端產品未在市場上濺起多大水花
據《正經社》分析,就當下處境來看,劍南春從產品矩陣到營收結構都十分尷尬。劍南春雖然喜歡在各種場合爭銷量,拿得出手的卻只有水晶劍這一個大單品。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劍南春整體銷售額超200億元,水晶劍大單品突破150億元。2020年劍南春全系列產品的銷售額為150億元,水晶劍銷售額近130億元,占比超80%。雖然水晶劍這個大單品能夠撐住企業目前的業務線,但也很容易讓劍南春在400元的價格帶上被卡死。
為了搶占高端市場,提高企業的品牌形象,今年1月14日,劍南春在官網宣布劍南春老酒正式上市,但并未在市場濺起多大水花。正經社分析師注意到,在劍南春天貓旗艦店上,劍南春老酒標價1019元/瓶,折后價為818元/瓶,銷售量不到200件。此外,劍南春的千元價格帶高端產品,如東方紅銷量系列也不理想。旗艦店數據顯示,劍南春52度東方紅500ml濃香型白酒標價為1999元/瓶,折后價為1399元/瓶,銷量卻僅有兩位數。
專家:喬天明事件會影響劍南春未來戰略決策
其實,高端化受阻背后,是劍南春失落的八年。今年3月24日,“樂山中院”微信公眾號發布《喬天明行賄、私分國有資產案一審宣判》,標志著劍南春董事長喬天明私分國有資產罪名成立,也將劍南春推上了風口浪尖。事實上,2015年喬天明就已因前述問題接受紀委調查,2017年喬天明因身體原因取保候審,2018年9月才被提起公訴。時隔4年多才塵埃落地,此時的喬天明已經74歲高齡。
“喬天明事件會影響整個劍南春未來戰略決策。”白酒專家肖竹青分析認為,目前,劍南春的股權結構仍存隱患。市場傳言不斷,不穩定因素會動搖上下游供應鏈對劍南春的信心和發展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