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幾年,創世界紀錄一定是“內卷”的最佳代名詞之一。
例如世界上打嗝時間最長的人、尋找尼斯湖水怪的時間最長的人、世界上最長的電視劇、人類不睡覺最長時間的紀錄、人類最長時間不洗澡紀錄、世界上解內衣最快的人……
從某種角度上看這也證明了大部分人最不缺的就是時間,于是在尋找樂子這件事兒上,會顯得格外的有熱情和動力。
作家喬治·奧威爾在《通往威根碼頭之路》中這樣描述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他們的食物主要有白面包、人造黃油、罐裝牛肉、加糖茶和土豆--這些食物都很糟糕。特別遺憾的一點是,你手里的錢越少,你就越不愿意購買健康食品”。
換個說法,當普通人在資金不充裕的情況下,實際上也更樂意于選擇好吃的食物、有趣的事物來彌補物質上的缺失。而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火熱更能佐證這一點。
根據媒體統計,在全國各地申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很大一部分可歸為“人海戰術”與“錢海戰術”兩類。
前者諸如上千人同時“冰桶挑戰”,上萬人同時洗腳、打麻將等,后者則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沙發、最大的皮鞋、最大的火鍋甚至最大的包子。
事實上對于看客而言,世界紀錄本質上是種娛樂,是種茶余飯后的樂子,挑戰者則是用自己的創意和技藝去實現一些我們想不到或做不到的事,博取關注。
這種幾乎沒有太大挑戰難度,更沒有太多實際上意義的世界紀錄,在2015年的中國全面盛開。
一、“娛樂”是第一要素
在沒有大批量綜藝之前,為數不多的娛樂節目是在春節假期播放的《吉尼斯中國之夜》,這也是喚起8090后回憶的古早綜藝。
在2006年,《吉尼斯中國之夜》和春晚相比,算是少有地能觸到荒誕、稀奇、有趣等層面的央視節目。
什么熱氣球間的高空走鋼絲、刀尖上的平衡術、頭頂戴著735顆雞蛋的帽子……當中不乏精彩刺激的場景。
表演者樂在其中,旁觀者膽戰心驚。
在B站蟲哥盤點童年最愛的競技綜藝視頻里,獲得滿屏笑聲的片段,是“世紀名場面大力士魯本撞玻璃”那一期。
魯本要挑戰的是撞玻璃的世界紀錄,原紀錄在新西蘭最高紀錄是靠人的身體撞碎了15塊玻璃,魯本信心滿滿來到了《吉尼斯中國之夜》,這一次他要挑戰17塊玻璃。
當魯本做好了熱身運動,所有鏡頭都對準魯本,觀眾們也激動萬分之時,魯本連第一塊玻璃都沒有撞開的場面直接觸動了8090后那久遠的記憶。
于是評論區舊梗新梗一起上“站起來一半又坐下去了”、“后面是救護車嘛”、“之前挑戰是夏天,這次是冬天”、“來自神秘的東方結界”。
同樣是《吉尼斯中國之夜》,中國最強小拇指提218斤重物的挑戰者龔泰宏,在小拇指沒有任何保護和處理,并且要求提起重物需離地5厘米以上的情況下,成功突破了原104.43公斤的世界紀錄。
除了線上大聲為龔泰宏喝彩之外,還有一個網友暗搓搓的表示“又是一個小時候就有著武俠夢,最后依靠自己的努力現實了的人”。
除了這些展現在《吉尼斯中國之夜》上的挑戰,那些脫離臺面的挑戰更是顛覆了大多數人的想象,同時也讓大多數人明白國外人口基數小的本質原因。
排名“十大瘋狂吉尼斯世界紀錄”第一的高空自由落體,真的是用生命在挑戰極限。
奧地利的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從39公里高處一躍而下,安全降落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在整個過程中,達到了1342公里每小時最高速度,直接超過了音速。
從理論上講,吉尼斯世界紀錄應該是驚人的,看似無法實現的。紀錄保持者應該是這個星球上異常強大的人類,并以突破物種極限為己任。
然而,隨著多年來的發展,這些世界紀錄正變得無聊與怪異。
特別是近幾年申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并沒有明顯表現出挑戰的跡象。而且很多申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越來越呈現出“娛樂至死”的傾向。
二、吉尼斯世界紀錄徹底麻了
為了創造“世界紀錄”,吉尼斯世界紀錄的風氣開始走向兩個極端。
一個是,嘗試用危及生命的方式突破極限。
例如“吞劍紀錄”在1990年被《吉尼斯世界紀錄》除去(但又在2007年加了回來);2011年,一個叫達倫·泰勒的美國男子從11米高的跳臺起跳,跳入只有30厘米深的水池中,創下了“高處跳淺水”的世界紀錄;2006年,極限運動員吉米·皮埃爾在不使用降落傘和頭盔的前提下在美國懷俄明州格蘭德塔吉度假村,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落差的懸崖滑雪,高度足足有78米。
從某種角度來說,極限運動又何嘗不是極端運動?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極端的運動方式之外,還有各種罕見涉及道德倫理的事件也曾被收錄。
比如《吉尼斯世界紀錄》曾記錄過的“全世界年齡最小的父親”。
阿爾菲(Alfie Patten),他在13歲時就和自己的15歲女友錢特利(Chantelle Steadman)迎來了他們自己的女兒,這樣的紀錄引發了不少爭議,有人擔憂會引起青少年的模仿。
第二個極端是,沒有技術考量甚至沒有具體考察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比比皆是。
2017年7月12日,何炅和謝娜分別創造了粉絲數最多的個人微博賬戶(男性、女性)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2022年5月,一只來自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22歲的獵狐犬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評為最年長的狗。
網友討論度最高的是謝娜的一億粉絲,部分網友認為雖然吉尼斯頒給她的獎不是世界紀錄,但足以證明吉尼斯口碑越來越差。
“一個敢頒,一個敢領,吉尼斯在自掉身價”。
此外更無聊的是,最長的毛衣針紀錄由來自英國的藝術家Matt Denton獲得,為展覽創作了一對4.4米的毛衣針。
在得知自己的作品獲得了世界紀錄之后,這位31歲的年輕人說:“這本來是我的一件不太受關注的荒誕作品,現在卻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足以證明吉尼斯世界紀錄,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以獲取。
同樣的這也意味著這些毫無技術含量的“特色聰明”,正在侵蝕本可以帶給我們快樂的現代文化,也在腐蝕著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權威性。
三、互聯網時代下的吉尼斯
事實上,近年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冷清,除了本身的眾多爭議以外,也有來自互聯網時代的沖擊。
在互聯網時代下,如果我們想知道世界上誰最高、最矮、最長壽、最多紋身,都會直接搜索。但在搜索引擎出現之前,唯有《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能夠提供這些資訊。
收集資訊裝訂成《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是吉尼斯盈利的方式之一。
但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原始的作用不在于此,最初比弗爵士僅僅是期望通過提供關于“世界之最”的話題資訊給到客戶,以此來協助銷售自己的健力士啤酒。
讓比佛爵士并沒有想到的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在1955年8月發行的第一版就得到熱烈的反應。不僅如此還榮登英國圣誕節銷售榜冠軍,而且還在一年內重印了4版,最后賣出了187000本。
就連第二版在美國市場也賣出了70000本。在良好的市場反饋下,比佛爵士決定要每年對《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進行更新。
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吉尼斯從博物館到開設兒童電視節目、推出《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游戲版》等改變也沒能阻止賣書的銷售量。
直到2009年開始嘗試過轉型提供顧問服務,為企業宣傳新產品,吉尼斯的主業受益才從初步的賣書轉向顧問服務。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這些服務帶來的受益就占了全公司20%的營收。
然而也是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吉尼斯開始通過世界紀錄的噱頭與品牌建立合作,這也徹底成為了吉尼斯如今發展的底色。
例如,韓國家用電器大廠LG在推出新的洗衣機時,就想要凸顯出它的安靜。但是安靜是非常難透過視覺去表現的,于是LG就找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協助。
最后,吉尼斯世界紀錄找了疊卡牌專家Brvan Bera和LG合作,在啟動的LG洗衣機上,12個小時內用撲克牌疊出48層、3.3米高的撲克牌大樓。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娛樂方式層出不窮,吉尼斯也徹底轉型后,世界紀錄已經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與其說吉尼斯世界紀錄不再流行,不如說年輕人并不需要吉尼斯世界紀錄。
參考信息:
新用戶6403vWoX:你所熟悉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靠什么賺錢?答案讓你意想不到
小李有請:最危險的7大吉尼斯世界紀錄,第一名給你9條命也不敢玩!
中華網:沒有意義的吉尼斯紀錄早該停了
虎嗅APP:吉尼斯世界紀錄為什么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