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75歲的陶華碧,“現身”直播間那一刻,筆者的腦海,瞬間被一個問題縈繞:國民辣醬老干媽,有多久沒有出現在你家餐桌?你可記得上一次買老干媽,是何年何月?
老干媽,不香了!
老干媽最近有點煩!在經歷了“逗鵝冤”事件、漲價風波、原材料替換……等一系列插曲后,人們赫然發現,曾經好評如潮的老干媽,如今卻屢遭吐槽,而老干媽甚至還沒來得及反思,就被殘酷的現實大潑一盆冷水。
制圖:貝殼財經
不日發布的2022貴州民營企業100強榜單出爐,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以42.01億元的營收,排名第11,相較2021年,直接大跌了5個名次,這也是自2017年以來,創造了連續五年入圍TOP 10紀錄的老干媽首次跌出前十開外。
業績壓力當下,75歲的陶華碧也被當成工具人,以視頻輪播形式亮相老干媽官方直播間,雖然陶華碧在直播間“現身”,不乏夸贊的聲間,但仍有網友對原料發出質疑,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近1萬,但是實際的GMV并不盡如人意。
據灰海豚數據顯示,2022年7、8、9三個月,老干媽Tik Tok平臺官方旗艦店直播GMV共計80萬元,這個成績顯然有些上不了臺面,10月以來,辛吉飛因成為全網揭秘“科技與狠活”第一人爆火網絡,在添加劑幾成全民公敵之際,老干媽也趁勢多次開播,稱自己的所有產品都沒有科技狠活,還別說,真還刺激了一波銷量,10月6日的一場直播愣是創造了20萬的GMV,但好景不長,老干媽直播間很快恢復到最高僅5萬元GMV的水平。
制圖:@十萬個品牌故事
從“??怂箍萍肌逼鋵嵕湍芸闯?,老干媽并不是一家因循守舊的傳統企業,實際上縱觀老干媽近些年的多起出圈事件,都能充分說明,那個曾聲稱不營銷不做廣告的老干媽,早已經(da)變(lian)了。
2018年10月,一件印有老干媽陶華碧頭像的國民女神字樣衛衣悄然登上了2019春夏紐約時裝周,引發不少國內外媒體的關注,更間接催生了海外的老干媽銷售熱潮。
圖:天貓
2019年9月,老干媽推出了一支土搖MV廣告片,老干媽以漂亮的年輕態呈現,加之“擰開干媽,看穿一切”等洗腦的魔性歌詞和土嗨的舞蹈,曾引發不小的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傳播的目的達到了。
圖:截自老干媽廣告視頻
2020年3月,老干媽又推出了“教你談戀愛”情人節限定款,在這一系列中,瓶蓋上隨機印著各式土味情話,諸如“愛情就是老干媽,打開它容易,但別一頓吃完”、“吃辣是一輩子的事,愛你也是”、“你的味道,帶著口罩我都知道”,一經推出,就引發不小的爭議,但毫無疑問,老干媽又火了一把。
……
所以,那些說老干媽不懂時尚、不會營銷、不懂年輕人的大可以閉嘴了,那問題來了,既然 老干媽并不“老”,那為何撬不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錢包了呢?
老干媽失寵的真相!
從原材料替換風波到漲價事件,從土味廣告到硬剛企鵝,一度有國民辣醬之稱的老干媽,如今正一步步走進了圍城里。
2016~2018,老干媽實現營收45.5億元、44.47億元、43.28億元,下滑趨勢明顯;
2019~2020,表面上,老干媽營收開始回暖,依次為50.22億元、54.03億元,但其中有沒有線下渠道的大力支持(比如屯貨),不得而知;
2021年,老干媽營收42.01億元,已跌到不如2018年的水平線,老干媽究竟錯在哪?
像老干媽這種傳統的家族企業,一旦出現較明顯的業績波動較大,首先應該要考慮的不是外部大環境,而是內部的問題。
那我們來看看老干媽的二個兒子,大兒子李貴山一心搞房產,最終操盤不慎釀成昆明爛尾樓事件,小兒子李妙行雖然接了老干媽的班,但卻數次讓老干媽卷入負面風暴
2019年,李妙行將老干媽辣醬的重要原料貴州辣椒替換成河南辣椒,引發軒然大波,河南辣椒7元/斤,貴州辣椒12元/斤,李妙行以為采購河南辣椒能大幅提升公司利潤,卻不成想,兩種辣椒口感上有明顯差異,消費者吐槽一片,導致了大量用戶的流失。
“換椒門”事件的愈演愈烈,間接導致追隨老干媽多年的老員工們集體走人,甚至還帶走了老干媽的“保密”配方,準備另起爐灶,令老干媽直接損失1000多萬。
李妙行除了專業上的外行,管理能力也堪憂,此后不久,老干媽產能重地的廠區發生火災,1/3的老廠房都受到損失。
情急之下,陶華碧重新出山,又一次穩住了老干媽辣醬帝國的陣腳,但天上方一日,人間已七年,陶華碧也不得不感慨,世道變了:
2018年,飯爺獲C輪融資,最新估值已破5億元;
019年,成立不到年的佐大獅,獲得1.5億元融資;
年,虎邦辣醬完成A輪融資,同年銷售額突破
020年月,吉香居公布啟動IPO,劍指創業板;
月3日,三次折戟的仲景食品終于如愿登陸深交所;
月底,飯掃光斬獲來自深創投和地方產業基金的億元B輪融資;
021年,川娃子食品完成億元
年,加點滋味獲得輪融資,累計破億元;
20229月,阿香婆母公司西安太陽食品有限公司完成增資擴股,新股東中,元氣森林赫然在列;
而堅持不融資、不上市、不貸款的老干媽,在與那些爭相擁抱資本的辣醬新秀們持續PK的歷史進程中,渠道、品牌方面的優勢不復以往,不可避免地處被冷落了,而至于為何年輕人也不愛老干媽了,則還有產品創新層面的原因。
歌星林依輪的飯爺辣醬,上線2天就賣出了3萬瓶,笑星岳云鵬的網紅新店也創造了單月賣出1.6萬瓶辣醬,虎邦依靠外賣平臺混得風生水起,2021年雙十一,創造了690萬罐的銷量神話,超級網紅李子柒除了螺螄粉外,她的拌醬也是賣到脫銷……
值得一提的是,李子柒辣醬銷量超過老干媽,難道真的只是因為頂級網紅IP的原因?非也!李子柒團隊也經過了細致的調研和配方的創新,而這最重要的內功修煉,卻選擇性被媒體報道忽視了,大家買回去,最終買的是口味,這些網紅品牌,只要特色口味立住了,消費者并沒有拒絕嘗試的理由。
老干媽雖積極拓展了香辣菜、番茄辣醬甚至火鍋底料等,不過這些豐富SKU的產品最終連當綠葉都不合格,在銷量與影響力上,被豆鼓辣醬完爆得毫無存在感,這其實也凸顯了老干媽產品創新的困境,因為細分賽道早已是巨頭扎堆,想再侵占消費心智,難于登天:
比如,老干媽香辣菜的競爭對手有涪陵榨菜、飯掃光等,老干媽火鍋底料的對手有海底撈和呷哺呷哺等,專業度和口感上乃至品牌知名度上不占優的老干媽,想要破局,并不現實。
在黑貓投訴平臺,有很多關于老干媽食品安全的投訴,有過期仍在售賣的,有吃出鐵圈圈\石子\木頭等各類異物的,有發現碎玻璃的,這些高頻次的投訴也一度讓人們對這個國民辣醬品牌望而卻步。
此外,辣醬江湖本來就是百花齊放,遍嘗天下名醬,本來也是吃貨達人們的一大樂趣,就好比人們買過小米手機,不妨礙他們也想買華為和蘋果手機一樣,所以,從千人千面的消費習慣上來分析,老干媽所謂的口味“保密方”根本無法構筑成競爭力壁壘,只能算產品一大特色。
據Euromonitor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調味品市場,老干媽市場占有率只有3.6%,遠低于海天和李錦記,似乎也再次佐證了老干媽的豆鼓辣醬“一招鮮”。
400億辣醬市場,如今已涌現出5000個玩家,雖然真正吃到肉的只有頭部的十來個品牌,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中國辣醬行業報告》顯示,老干媽辣椒醬占據中國辣椒市場近20%的份額,李錦記和辣妹子緊隨其后,分別占到9.7%和9.2%。
雖然從存量規模來看,老干媽豆鼓辣醬仍然具備優勢,但甭管是老干媽還是其余網紅品牌,任誰想一家獨大,都是不切實際的,笑到最后的,會是誰?
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老干媽危險了——互聯網那些事
營收下滑12億,陶侉碧救不了老干媽——市場資訊
營收驟減12億!“老干媽”營銷敗給了科技與狠活——讀者發布
直播三個月收入百萬:老干媽帶貨只見圍觀,難解危機——新京報
圖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