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璽的一位粉絲脫粉回踩,原因是自己努力了3年都沒有考進體制內,自己的偶像卻先自己一步,甚至沒有參加面試便進入了公示名單。
明明進入體制內的明星那么多,但大家都劍指偏鋒,將所有的錯歸于易烊千璽、羅一舟、胡先煦這三位新青年的身上,背后爭議重重,事實勝于雄辯,至今沒有任何回復的國家話劇院與體制內新人本人均未回應,輿情仍在發酵。
這衍生出一個有趣的詞:小鎮做題家,用來比喻再普通不過的、一直很努力、成績不錯卻仍被碾壓的自己,自喻的同時也有諷刺三位新青年的意味,但明星進編,真的和我們息息相關嗎?
01.進編爭議始末!
此次事件最大的爭議點有三個:國家話劇院面試過程究竟該不該公開?易烊千璽是否為非在職人員、能否開公司?高中是否被違規錄取?
更令人感到不公的是,國家話劇院在3月10日還表示演員崗需要通過筆試,但僅隔7天便開口,讓廣大網友認為這是“為了某人而改的規定”。
公平公正公開的面試規則是大家最后的底線,但更令讓小鎮做題家們破防的,是月入百萬的當紅明星和自己搶起了鐵飯碗,甚至在日程繁忙、兼顧學業的同時,說進就進了體制內。
有數據顯示 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其中考研報考人數達到457萬,2021年報考教師編的人數超過了1100萬,其中江西省中小學教師招聘共招募崗位11111個,報考人數高達10.2W+,平均招錄比 9.2:1,競爭異常激烈。
編劇汪海林發表過對此事的看法:
相比于醫生、教師等行業,演員進編總是伴隨著巨大爭議,但實際上“明星考編”的目的可不只是為了拿一份“保底收入”,所有應屆生擠破頭搶的名額在他們眼里,只是一份給自己貼金的“標簽”,不過一旦與話劇院或文工團簽約,便意味著自己要承擔編制內工作被群眾和網友無時無刻監督的壓力。
2021年下旬,劉昊然考入中國煤礦文工團擁有了事業編,王源也進入了體制內,當時的一眾媒體及網友紛紛表示祝賀,同時給劉昊然冠上了“體制內男友”的稱號,王源更是登上《環球人物》,成為首位00后專欄作家。
事實上,我國的演藝事業一直處在蒸蒸日上的狀態,“悄悄”考了個編的明星也不在少數,具體如下圖:
在娛樂圈還有另外一群來來往往的人,女團SNH陳逸菲便因考上國家單位編制人員不用交付違約費用離職,目前已經考入法院。藍盈瑩因發展空間小毅然辭職離開人藝,選擇其他的道路。
當然也有把這份鐵飯碗看的很重的,寧靜最《乘風破浪的姐姐2》中便透露,自己是有單位的人,目前是國家一級演員,而當年剛進廠一個月只有195塊錢,目前漲到了3500塊錢,雖然不多,但讓她很有安全感。
老戲骨楊昆在一次直播中爆料,演員在體制內的,退休之后工資超過1.5w,而她這種體制外的,沒有單位給交社保,只能自己交社保,一個月工資就2500塊錢。
藝人們的片酬十分高價,更有網友算出易烊千璽如今日入208萬,按照文工團現在的工資,一月給到3000-3500元左右,每月正常繳納社保,如果演員需要接活是直接與文工團、話劇院進行簽約,當然也要付給話劇院一定的費用,因為演員是出自他們單位。
而這個工資在我國的文藝編制事業中很常見,現京劇演員的工資也就是3000~4000元,但是這個工資是保底的工資,還有許多國家一級演員享受著國務院的特殊津貼,而一些小有名氣的演員會被邀請去綜藝節目,一場節目的錄制費用遠超幾個月的工資。
所以這也更加確信,日入百萬的藝人進編,并不是為了過日子,而是為了給自己加點金,吃上一口國家飯,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實力的確不容小覷,而此次事件的爭議點不在于“明星為什么要搶普通人飯碗”,而是“明星進編制的方式是否存在問題”。
02.各取所需的單位與藝人
有句老生常談的話:城里的人想走出城,城外的人想走進城。
如今很多演員簽約的影視公司均為民營企業,片酬過高常常被人詬病,因此有人建議恢復當年的電影制片廠模式,演員和編劇、導演、攝影、美工、燈光等都拿固定的工資,就像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那樣。
但低收入帶來的弊端更多,很多演員因工資低導致不好好鉆研角色,編劇導演胡編亂造,爛片多到令人倒喝彩,為此很多演員開始走穴,這極大影響了本單位的工作,也限制了演員的發展,因而那個時期,影視圈的人才流失非常嚴重。
但現在的編制不同,譬如范偉、靳東、羅晉、這些演員都在體制內,但他們并沒有少參與影視劇拍攝,也就是他們和當年體制內的演員不同,他們的創作沒有被局限,也不用外出走穴,更可以磨練自己的演技。
我國的演藝事業已經發展40年有余,逐漸從國有制向市場化探索,憑借互聯網平臺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轉型升級,演藝產業布局逐漸完善。
根據觀研報告網數據顯示,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演藝行業市場總收入大幅跌落44.6%為318億元,但隨著疫情有效控制以及刺激市場消費需求的政策出臺,2021年演藝行業市場規模上行,總收入將達528億元,同比增長66.2%。
這完全得益于人們對精神消費的需求增大,但近年來演員們的身價暴漲,行業亂象叢生,演員不止是一個職業,更是娛樂公司賺錢的利器。
浙江衛視主持人李偉曾曝光過部分藝人的天價出場費,他稱章子怡出場半小時至少要九位數,而這還不包括衣服、珠寶、鞋子、住宿等等費用,還有的明星商演APP的數據顯示,楊冪、熱巴、鄧超等人的出場費都是2百萬。
除此之外,明星們對自己的衣食住行有著一定的標準,譬如楊冪對自己的一趟商演要求是這樣的:6名助手,出行工具要最好的一等艙、一等座,演出車輛2輛以上,五星級酒店套房2間,單間5個,藝人用餐標準2000元一天,隨行人員800元,另外化妝也要5000元,一些特殊要求還沒有包含在內。
但演藝圈,真的是旱的旱死,澇旳澇死。跑了幾年龍套還停留在70元一天的群眾演員們,為自己的夢想來回奔波,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龍套中的王者——王寶強。
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橫店群眾演員注冊人數累計已突破10萬人。他們擠進來,有的是大名鼎鼎的校花,有的是立志從草根做起的陪跑者,但在橫店,他們成了最普通的角色。
而在這些人中,90%沒有高中畢業,只有初中文憑,沒有最基礎的文化素養,被挑中與否完全靠運氣。
但其實真正在娛樂圈能長久混下去的,都有著高學歷的加持,譬如復旦大學碩士畢業的張大大、北大碩士馬麗、高考621分的理科學霸陳都靈、美國伯克利博士學位王力宏、離高考還有三個月就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撒貝寧......有了高學歷的濾鏡,他們的人設并沒有那么容易崩塌。
這便又繞回了起點,明星考編制,為的也是給自己一個更高的臺階,然而人紅是非多,過分優秀似乎也成了件錯事。
而鐵飯碗雖在改革開放后受到沖擊,但由于高福利,高穩定,高幸福感這“三高”,它仍是大部分人追求的目標,而國家話劇院挑中新時代的冉冉新星,還是自帶流量,收入囊中遠比收一個素人要來的成本低、風險小。
因此編制和明星這兩個籠統的概念交互糅雜在一起串了味兒,深挖背后的本質會發現,這與我們普通人生活無異,不一樣的是單位和藝人在這場考試中可以各取所需,同時帶動整個演藝界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
橫店10萬群演現狀:校花泛濫,90%初中文化,一天收入僅70元
2021年我國演藝行業發展現狀 良好政策大環境推動市場規模上行——
觀研天下
靳東、羅晉、劉昊然,在其他明星紛紛獨立時,他們卻走進體制內——
阿壩如水蓮子
“不差錢”的明星,為何也看上了“編制”?—— 快樂旅行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