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的菜,我就這么坦率”劉大媽在《緣來不晚》相親節目上的直言不諱,一度在短視頻平臺上火出了圈。
在節目上線后不久,年輕人看中老年人相親節目的數量也在不斷攀升,觀眾在評論區直呼“夠犀利”、“這種直白怎么看得讓人覺得可愛”等等。
對于此類的中老年人相親節目,可以說大部分觀眾主要是有事沒事看個樂呵。
但在看不見的言語犀利、直白,甚至是“精挑細選”的背后,展現的更多是獨居中老年人的孤獨,以及自我意識的覺醒,為自己而活。
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社會進程不可逆轉,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占總人口數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億人占13.50%。
根據相關媒體的調查報告,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無配偶的達35%,有再婚意愿的達37.6%,付諸行動的只有6.9%。如果將群體涵蓋范圍擴展到老年人群+中年人群,背后將是超過1億的中老年單身群體。
老年人口基數膨脹的同時,“黃昏散”的白發伉儷日益增多。2020 年上海靜安區法院發布涉老民事案件審判白皮書,數據顯示約三分之二的涉老離婚案件當事人年齡在60-70 周歲,多為退休不久的老人,而這一數據還在不斷攀升。
在相親過程中,與年輕人相親不同的是,相比金錢、高要求、時尚,他們更愿意直接表明目的,只為了能夠尋求到一個健康、踏實的黃昏伴侶。
一、1億中老年人的夕陽戀
如果深入了解你會發現,在中老年人相親群體中,許多深陷婚姻囹圄的老一輩人在完成傳統觀念所賦予的對下一代的教養義務后,都敢于離婚以尋求新的人生維度。
在當下,中老年人相親已經遍布各地,無處不在。
在北京菖蒲河公園,每周二和周六,這兒聚集著百多位中老年人。
這里是北京老年人的相親角,大爺大媽們為自個兒找對象的相親角。距離天安門不遠的長安街,向東走10分鐘,穿過外面熙熙攘攘的游客,就能來到這個不大出名的地方。
因為對于他們來說,
而早在2018年,老年的相親會場面的火爆程度就已經堪比春運。
一到周日,重慶市渝中區洪崖洞的“相親角”仿佛成了周末“派對”。而洪崖洞的這處“相親角”,是重慶最大的露天相親市場之一。
據了解,雖然是“相親角”,其實更多人覺得這里是一個單身中老年人士的社交平臺,就和年輕人愛開“派對”一樣,周末到這里聚會已經成了一種習慣,相親反而成了“順便的事情”。
但在中老年人相親途徑中,絕不止相親角這一個,電視相親節目早已下沉到中老年市場。
在老年人巨大的相親需求之下,今年來大量的相親平臺、相親節目開始入人眼簾,其中《緣來不晚》節目最火的一期的全網點擊量有1000多萬,節目組的官方抖音號每條短視頻點贊數大多過萬,有的點贊數甚至超過10萬。
在相親節目中的阿姨,她們坦率、直接,碰到不合理的需求馬上懟回去,毫不委屈自己。
有趣的是,有的阿姨碰到對方嫌棄自己歲數大時,便會說“老牛想吃嫩草,哪來些嫩草給你?”,不合心意的時候,阿姨也不拐彎抹角“哎呀,還伺候他,你攤巴啊,伺候你啊,你找保姆去吧”。
誠然,這與年輕人談情說愛時常見的迂回和試探不同,節目中的老人展示出直來直往的率性和不拐彎抹角的務實,讓人直呼這才是相親節目的天花板。
或許他們的話有太多的直白、不合理讓人看上去覺得無法理解,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時代。
他們起起落落,遭遇過下崗、婚姻不幸、疾病,為了孩子和家人活著,直到死亡和孤獨逼近,而當下的他們只想換一種活法,只考慮自己。
二、誰為老年人的孤獨買單?
不過,事實上我國老年人再婚的情況并不算樂觀。
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中,無配偶的達35%,其中有再婚意愿的達37.6%,真正再婚的只有6.9%;其中70%-80%再婚老年人以離婚而告終。
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80%的喪偶老人有再婚愿望,其中進行婚姻登記的不足一成,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選擇“隱婚”即不登記結婚,卻像夫妻一樣生活。
再婚情況并不樂觀的原因是老年人相親到結婚有著諸多的困難。
首先,老年人的個體特征(如年齡、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健康狀況、戶籍等)、婚姻觀念、家庭代際關系、經濟狀況、社會關系網絡等都會影響老年人對再婚的態度和決策。
其次,有研究表明,老年人再婚比例不高主要來自子女的反對,且對老年男性再婚的影響更大。子女反對的原因包括:一是不能理解和尊重老年人的生活選擇,二是出于對家庭財產分配的擔憂,三是不希望承擔繼父母的老年贍養責任。
而中國人民大學的統計數據,也表明了這一點,50%的老年人認為再婚的阻力來自傳統觀念的束縛,此外還有子女反對、財產分割等許多實際問題。
很顯然,由于中國家庭具有“去個人化”特征,當遭遇子女干涉甚至反對時,多數老年人會選擇妥協和放棄。
但如果回過頭來看,老年人相親實際上也是有跡可循。
2021年重陽節,一條 #你知道獨居老人的生活有多難# 的熱搜引發了1731.9w閱讀,3907次討論。
獨居的中老年人,最害怕孤獨,以及在急難的時候沒有人在身邊。
從日常瑣碎上說,安個燈泡換個窗簾,這樣的小事情都需要找人幫忙。嚴重一些就是老人的急性病來勢很猛,如果家中無人的時候犯病,那是非常危險的。
在中國,老年人每年跌倒2500萬次,60%的老年人意外跌倒發生在家中。
根據《中國傷害預防報告》顯示,老年人跌倒發生率為20.7%,跌倒是≥65歲人群因傷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
在Z世代經濟的當下,圍繞年輕人提供的新鮮服務層出不窮。而老人們尤其是獨居老人的生活現狀反而很少得到關注。
但生活的困難之外,老人們陪伴感的缺失,才可能是更加需要去關注和解決的。
在老年人相親節目采訪中,大爺直白說道“無聊的時候會向著魚缸嘀咕幾聲,要不一天一句話在屋里都沒有”。
此外,在近年來,獨居老人發病不能動彈、猝死家中等新聞屢屢發生。全國老齡辦披露,2020年空巢老人達到1.18億,預計至2030年空巢老人將超過2億。
這意味著未來將會有更多孤獨的老年人選擇相親,尋找黃昏伴侶。在誰會為老年人的孤獨買單的問題上,很顯然是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