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商網MS
撰文:劉媛媛
近日,盾安環境(002011,SZ)因與格力電器(000651,SZ)關于獨立董事的候選人的問題,引發市場關注。
每日商業報道(www.bizvcw.com)了解到,就此前獨立董事候選人,盾安環境于6月11日發布公告,提出了新的獨董候選人名單:三位新的獨董候選人包括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會計信息化系副主任宋順林,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動力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劉金平,浙江六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李靜。
截至6月13日收盤,盾安環境股價下跌1.47%,當日報收為9.99元/股。看來,上述消息對股價影響甚微。
更換獨董候選人
此前,6月3日,盾安環境曾公告董事會換屆事宜,當時提名了劉姝威、王曉華、邢子文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而備案審核材料顯示,3人均為盾安環境控股股東格力電器的獨立董事。
對此,深交所于6月7日向盾安環境發去關注函,要求盾安環境說明公司董事會提名的三名獨立董事是否符合《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規則》第二條“本規則所稱獨立董事是指不在上市公司擔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職務,并與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東不存在可能妨礙其進行獨立客觀判斷的關系的董事”、第六條“獨立董事必須具有獨立性。獨立董事應當獨立履行職責,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其他與上市公司存在利害關系的單位或個人的影響”。
6月11日,盾安環境在回復中稱:公司此前提名的獨董候選人未在盾安環境任職,且與盾安環境的控股股東格力電器的關系僅為擔任其獨立董事,上述人選在擔任格力電器獨立董事的過程中恪守獨立性原則,不受格力電器或其他方的影響,符合《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規則》第二條和第六條的規定。
這一回應引起不同各方討論,據《華夏日報》采訪的證券行業人士認為,盾安環境此前的獨董候選名單并不違規—— “獨董法律上并不受格力控制”。不過,據透鏡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則認為該名單違規:獨立董事要代表大股東以外的、在公司董事會中沒有話語權的中小股東及其他利益相干人來監督公司管理層和董事會的運作,“這樣的獨董還怎么‘獨立’得起來呢?跟大股東提名的一般董事有何區別?”
雖有各種爭議,盾安環境仍在回應深交所關注函中表示,鑒于公司董事會提名的原第八屆獨立董事候選人劉姝威、王曉華、邢子文已擔任公司控股股東格力電器的獨立董事,上述人選與《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1號——主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第3.5.4條規定存在不符之處,公司董事會決定取消對上述人選的提名,同時新提名宋順林、劉金平、李靜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獨立董事候選人。
格力收購效應漸顯
在深交所的關注函當中,還提到了盾安環境預計2022年度將與格力電器及其下屬公司發生關聯交易 31億元(1-5月已發生6.36 億元),較上一年度實際發生額增長77.24%。
對此,盾安環境在6月11日的回復中稱,其與格力電器屬于制冷空調行業的上下游企業,已有多年合作歷史。格力電器對公司控制權的收購,短期內將對該行業上下游供應格局產生較大影響,“目前公司家用空調制冷配件的個別客戶銷售額同比2021年已出現較明顯下滑。”而為實現既定戰略和經營目標,盾安環境還稱,除了將進一步提升格力電器等重點客戶的銷售份額,2022年格力電器還對其新增了制冷設備、換熱器、熱管理配件的采購計劃。并且公司對格力電器及其下屬公司的相關配件、設備、租金等關聯采購金額也隨之增加。
另外,此前,盾安環境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格力電器為鞏固控制權地位,正籌劃協議受讓盾安控股持有的盾安環境9.71%股份,可能觸發全面要約收購義務。格力電器、盾安控股與紫金礦業等相關方進一步協商之后未獲成功。
據證券日報網對股份收購的評論:對格力電器來說,入主并增強盾安環境的控股地位,是繼海立股份、銀隆新能源(現格力鈦)等之后,多元化之路的又一重大投資。盾安環境在空調制冷元器件業務上有一定技術積累和生產制造能力,通過股份收購,格力電器有望進一步提高空調中游核心零部件的競爭力和供應鏈的穩定性,并可完善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產業布局。
信達證券近日發布的盾安環境相關研報表示,新增關聯交易或有效平滑公司因美的轉移訂單所帶來的業績波動。從長期來看,格力訂單轉移或為公司制冷零部件業務帶來結構性改善,格力在商用中央空調、高端民用空調業務方面的產業優勢可以為盾安帶來更多商用、高端閥件發展空間,訂單穩定性也將提高。
格力總裁董明珠5月31日在2021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穩增長是巨大挑戰,材料成本上升也帶來壓力,格力迎難而上。新能源等業務更強,使格力韌性更足。而盾安環境即涉及她所提到的新能源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