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訊全媒體
原標題:“精準布局顯“穩健”本色,智能建造助力“雙碳”目標,碧桂園行穩致遠、穿越周期”
疾風之下,方知勁草。于房地產而言,2021年算得上較為嚴峻的一年,應對下行周期,3月30日,碧桂園在業績會上便以“勁草”形象給出了一份自己的答卷。
據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碧桂園實現總收入為 5230.6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毛利為927.8 億元,凈利潤為 409.8 億元,公司股東應占核心凈利潤為269.3 億元。整體來看,不斷增長的營收表現也再一次體現了碧桂園行遠致穩,不懼下行周期壓力。
(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現場圖)
?
作為全國土儲布局最為廣泛的企業,碧桂園在2021年,進一步完善了貨量結構的調整,布局經濟、人口吸附能力更強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新獲取土地中,85%的土儲聚焦五大都市圈,江蘇、廣東、浙江的投資額超過50%,加上河南、上海、安徽的投資,合計超過70%。
滬上精準布局,彰顯“穩健”本色
事實上,深耕優質區域的戰略,在2021年于碧桂園得到全面貫徹。2021年6月25日,上海的一場土拍徹底打破了市場對碧桂園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在這場歷時6天的集中供地中,碧桂園最終以95億元在上海競得三宗矚目地塊,與金地、中建位列拿地數量榜第一,其中新江灣社區的地塊更是從一眾實力房企中虎口奪食,“0差價”收入囊中,規模體量與資金實力之外,碧桂園在投資端蓄力已久的專業性開始被重新審視。
要知道,在雙集中供地模式下,價高者得的規則發生改變,房企拿地主要分兩步:先打分入圍,再猜中位數。在這樣的拍賣規則下,如果將碧桂園的豐收歸于資金支撐和運氣加持,顯然不夠全面,新規則也考驗著各家對城市和市場的理解,競拍過程中兩次戰略性放棄和兩次0差價勝出均顯示出其投資策略的果斷和預判的精準。
足以見得,碧桂園通過各項制度規范投資標準、風險管控等大投資體系,通過強有力的過程管理措施,為安全獲取高質量項目保駕護航,而此次重拳出擊將為碧桂園在上海的明天打開新的窗口。
很多人覺得,碧桂園在上海是“突然發力”,其實不然,所有的突然,都是積淀已久。歷經近七年的滬上深耕,碧桂園見證了上海城市的快速裂變與高質量發展,也開發了遍及上海多區域的共34個項目。
2015年4月,自嘉定徐行項目起,碧桂園與上海的故事開始書寫,堅持民生地產的理念的碧桂園持續改善環郊人居品質。2016年起,碧桂園迅速在寶山、青浦、臨港、南匯重點布局。因上海的遠郊和市中心配套基礎設施存在結構性差異,上海的城市建設也試圖往遠郊傾斜,2020年上海市“十四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南匯五個新城打造成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從“城區”到“城市”,一字之變,可以看到碧桂園在上海最先立足的環郊所蘊藏的發展后勁。
期間,碧桂園從環郊向核心地段推進的戰略布局也在持續探索中得以落定。2017年,碧桂園拿下上海內環內楊浦東外灘一商辦地;2019年閔行玖璽項目,三開三罄,成為彼時的“網紅樓盤”;在上海“2035規劃”中提到“以虹橋、川沙、寶山、閔行4個主城片區為支撐的主城區,承載上海全球城市的核心功能”,而碧桂園2021年一舉拍下的三幅地正含蓋了虹橋、寶山、閔行三個片區。
反過頭來看,碧桂園在上海的每次出手,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基于全面研判下的運籌帷幄,通過各項制度規范投資標準,借助強有力的風險管控、過程管理,為安全獲取高質量項目保駕護航。
推行智能建造,響應“雙碳”規劃
在良好流動性的支持下,碧桂園緊跟國家政策方向,重點布局高科技地產生態鏈,智能建造等新業務取得階段性成果,與地產主業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
截至2022年2月底,碧桂園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已有21款建筑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服務覆蓋25個省份(直轄市、自治區)超350個項目;累計交付超750臺,累計應用施工面積超700萬平米。
自從2020年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以來,綠色低碳就成為兩會的高頻詞。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就“雙碳”提出了多項具體任務。
碧桂園智能建造新業務的發展,也積極響應了國家“雙碳”規劃,助力可持續發展。博智林研發的建筑機器人通過高質量、穩定的施工,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提高了作業效率,大幅度減少了施工的返工率;通過科學的材料算量系統,減少建筑材料的浪費,降低工業污染排放及碳排放。
事實上,碧桂園在上海的“一心三灣”項目——楊浦區的上海碧桂園中心、嘉定區南翔鎮的柏悅翔灣(備案名“柏悅名邸”)、寶山區淞南鎮的柏悅江灣(備案名“灣桂馨苑”)、閔行區華漕鎮的柏悅前灣(備案名“斐麗名邸”),也是碧桂園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美好例證。
作為碧桂園在上海商辦的首發之作,碧桂園中心項目屹立上海內環內,隸屬楊浦區東外灘板塊——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由4棟花園獨棟辦公樓和2棟5A甲級辦公樓組成。項目從設計到運營遵循綠色低碳,以人為本的理念,筑造生態節能的智慧總部,并榮膺國際LEED金級認證、中國綠色建筑三星認證,入選上海市建設工程白玉蘭獎,成功躋身綠色環保建筑示范行列。
(上海楊浦碧桂園中心實景圖)
?
三個年內即將于上海面市的柏悅灣系產品也踐行綠色環保理念。以碧桂園位于嘉定南翔的柏悅翔灣為例,其中七棟住宅樓宇已申請為超低能耗建筑,將從主動節能、被動節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三個方面實現更低能耗、更高舒適性。此外,柏悅翔灣的南地塊后續擬投入使用博智林建筑機器人,以提升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信息化程度,提高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勞動生產率,并達到更高的環保素質。
?
(博智林膩子打磨機器人在施工中)
而除超低能耗建筑之外,柏悅灣系產品均采用裝配式建造、BIM協同平臺等產業化、綠色化、科技化建造方式。由此可見,碧桂園正通過產業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手段提升生產效率,推動能耗、碳排雙控,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在“兵家必爭之地”的上海,碧桂園深耕七年來邁著堅實且穩健的步伐,表現出與上海城市共同發展的堅定信心,而在多元業務拓展、建造體系創新及戰略性布局、精細化管控方面也擔任起集團內“先行者”的角色。
公司管理層在發布會上表示,未來將更加聚焦于以大都市圈為首的一二線和強三四線城市,未來碧桂園在這些城市發展中將擔任怎樣的角色?或許從碧桂園在上海的深耕軌跡中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