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會計花三天才能完成的月度報表,現在只需四小時”。7月7日,杭州精算家發布財稅智能體“深藍財鯨”,以單日處理百萬級賬套的能力震動業界——效率較人工提升20倍,人力成本驟降91%。
就在“深藍財鯨”掀起行業波瀾的第二天,創業黑馬與精算家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一邊是財稅AI領域的技術顛覆者,一邊是中小企業服務市場的生態構建者,兩家企業的聯手恰逢金稅四期“以數治稅”政策全面深化的關鍵節點。
優勢互補 技術新銳與生態龍頭的戰略握手
精算家的“深藍財鯨”絕非普通工具,而是一個能思考的財稅大腦。它突破了大模型僅限于問答的局限,進化成能真正干活的“數字員工”。
其技術內核建立在兩大支柱上:自主研發的多智能體協作框架實現復雜任務分解,基于強化學習的決策引擎模擬專家思維路徑。當傳統財務軟件還在處理標準化流程時,“深藍財鯨”已能精準學習企業歷史財稅數據,掌握做賬習慣,甚至自動處理“超標50元的住宿費拆分”等細節問題。更關鍵的是,它具備動態適應能力,可實時跟蹤財稅政策變化,根據企業具體業務場景進行動態策略優化,實現“千企千面”的個性化服務。
支撐這一突破性產品的,是精算家堪稱豪華的技術團隊。核心成員來自阿里巴巴達摩院、華為中央研究院等技術大廠,人均手握20多項發明專利。這支隊伍兼具學術前沿洞察與工業級落地能力,成為精算家最堅固的技術護城河。
而創業黑馬則是截然不同的優勢——深不見底的企業服務生態。作為國內領先的企業加速、產業加速平臺,創業黑馬已形成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加速服務體系。十余年間,積累了超15萬中小企業客戶資源。公司通過“模型+服務”整體方案,瞄準萬億級企業服務市場。公司自研天啟科創大模型,服務于企業科創類申報服務;擁有政企通道資源,通過與華為云深度合作,創業黑馬將政企大模型嵌入HW黑馬天啟訓推一體機,向地方政府批量推廣。同時布局算力基礎設施,在多地與政府合作建設智算中心;搭建的AI培訓體系則形成強力引流入口,計劃培育百萬級AI工程師隊伍。
當精算家的“深藍財鯨”接入創業黑馬的生態網絡,技術產品化路徑瞬間打通。創業黑馬遍布40個城市的70余個產業加速器成為渠道節點,其政務大模型和政府資源可幫助對接財稅數智化政策紅利,培訓體系則可批量培養能駕馭智能財稅系統的復合型人才。
萬億藍海 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的市場革命
財稅數智化絕非小眾市場,而是數以億計中小微企業剛需催生的千億賽道。根據最新數據,2025年全國市場主體已突破1.9億戶,其中99%為中小企業(含個體戶與合作社)。中小企業平均壽命2.5年,存續期內最低企服支出2萬元/戶,僅報稅一項已突破3000億市場。
傳統財稅服務行業長期面臨對接復雜、效率低下、同質化競爭三大痛點。人工智能技術滲透雖為該行業帶來一定升級,但市場上許多大模型應用仍停留在“問答機器人”層面(如智能客服),未能形成真實的智能生產力,也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三大痛點,財稅智能化需求迫切。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顯示,到2028年國內財稅AIBM生態服務市場規模將達3907.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4.9%。精算家的“深藍財鯨”目前已服務客戶超3萬家,且用戶規模正呈指數級增長,以當前增速測算年底或將突破300萬家,吞下全國10%財稅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政策東風已然吹起。金稅四期“以數治稅”對企業財稅合規性提出更高要求,稅務監管日益精細化。2023年底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明確要求“深入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創業黑馬作為工信部指導下的服務平臺,正積極參與首批30個試點城市建設,預計可獲得較大市場份額。
這一背景下,雙方合作將產生高度協同效應。創業黑馬的政府渠道可將“深藍財鯨”嵌入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套餐,提高產品滲透率。而隨著服務企業數量激增,“深藍財鯨”獲得的訓練數據將呈指數級增長,持續強化模型精度,形成越用越聰明的良性循環。
不出意外,“深藍財鯨”的出現將為財稅服務市場帶來一場深度洗牌,靠“人力堆業務”的公司會消失,掌握AI武器的玩家將定義新規則。精算家遇上創業黑馬在100余城市構建的中小企業服務網絡,兩家企業的合作模式可能被快速復制到法律、人力等專業服務領域,更大的發展空間將被漸次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