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資界關鍵決策支持工具與服務的領先提供商MSCI Inc.(NYSE: MSCI)今日正式公布《MSCI 2025年度市場分類評審》結果。
本年度評審的核心要點包括MSCI:
就保加利亞可能由“獨立市場”升級至“前沿市場”地位展開進一步咨詢
繼續監測韓國股市準入性改善舉措的實施與市場接納情況,以確定這些措施是否復制了全面運作的離岸外匯市場的成果,如發達市場的離岸外匯市場
提供希臘市場分類的最新情況
繼續監測孟加拉國股票市場的準入性
MSCI指數研發主管Raman Aylur Subramanian表示,“MSCI致力于確保我們的市場分類能動態反映全球市場準入性與可投資性的演變。2025年,我們既觀察到各市場的積極進展,也注意到持續存在的挑戰,凸顯基于規則的透明框架對指導我們的分類評估至關重要。我們的年度評審機制將持續作為與市場參與者對話的重要平臺,推動全球資本市場透明度的提升。”
有關《MSCI 2025年市場分類評審》的更多信息,包括《2025年MSCI全球市場準入性評審》結果,請訪問www.msci.com/market-classification。
就保加利亞股市可能被重新歸類為“前沿市場”地位展開進一步咨詢
MSCI將維持保加利亞股市的“獨立市場”分類,并延長其可能升級至“前沿市場”地位的評估,最終決定將于《MSCI 2026年市場分類評審》中公布。
國際機構投資者指出,市場流動性不足、信息披露不充分以及交易與結算基礎設施欠完善,是影響該市場投資準入的主要障礙。
此外,保加利亞加入歐元區的時機以及采用歐元的時間表,被視為決定其是否重新分類的關鍵考量因素,從而避免潛在的操作性風險。
MSCI將繼續就此議題征詢市場意見,反饋截止期為2026年3月31日,最終決定將在《MSCI 2026年市場分類評審》中公布。
韓國市場準入性
2008年至2014年間,MSCI就韓國股市可能從“新興市場”升級至“發達市場”地位一事,持續征詢全球市場參與者的意見。市場參與者指出,韓元在離岸外匯市場的有限可兌換性,是阻礙其升級為“發達市場”的主要障礙。當時凸顯的其他關鍵準入問題還包括:身份認證體系僵化導致實物資產轉移及場外交易程序繁瑣;以及由于限制使用交易所數據創造金融產品而導致投資工具供應不足。
韓國監管機構近期已實施多項旨在提升股市準入性的改革措施。
外匯市場:適用于“發達市場”各類全球投資者的完善投資流程需要具備以下特征的外匯市場——貨幣完全可兌換、無資本管制、擁有不受限制且具有深度流動性的在岸與離岸市場(以確保狹窄買賣價差和最佳執行效果)。尤為關鍵的是,市場流動性需足以支持大額時效性交易,特別是在指數調整導致交易量激增期間。發達外匯市場還應具備全球投資者廣泛參與、實時價格透明、高效可靠的結算系統以及豐富的對沖工具。然而,韓國目前有限的改革措施(如延長交易時間)尚未遵循任何“發達市場”的現行實踐,其能否培育出完全成熟的外匯市場仍有待觀察。
韓國經濟與財政部于2023年宣布外匯市場改革方案后,已陸續實施多項措施:包括自2024年1月起允許注冊外國機構(RFI)進入在岸銀行間外匯市場,并于下半年延長交易時間。然而投資者認為,鑒于發達市場通常具備貨幣完全可兌換性及活躍無約束的離岸/在岸外匯市場,當前仍需審慎評估這些改革是否充分。MSCI將繼續積極征求市場參與者的反饋意見,以評估韓國外匯改革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與“發達市場”中其他高交易量貨幣的執行實踐進行對比。法人機構識別碼(LEI):作為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2023年改善外資準入改革的一部分,投資者注冊證書(IRC)已被法人機構識別碼(LEI)取代;同時放寬了外資機構使用綜合賬戶的報告要求,并擴大了境外投資者場外(OTC)交易事后報告的范圍。這些措施已于2023年12月底生效。但注冊流程中的操作難題仍然存在。此外,由于綜合賬戶和場外交易機制尚未被廣泛采用,相關改革措施的影響仍較為有限。
投資工具可及性:國際投資者日益依賴ETF、期貨、期權、互換及結構性產品等多樣化工具,以實施市場風險敞口管理、對沖策略及資產證券化等全球投資操作,這些工具對資本的全球高效配置至關重要。盡管韓國市場監管機構已與部分市場參與者合作推出特定投資工具,但投資者仍期待建立一個與投資者需求以及全球發達市場接軌的開放環境,確保能夠不受限制地自由獲取各類衍生品及其他工具。
此外,韓國于2023年11月重啟的全面賣空禁令已于2025年3月31日正式解除。該國此前曾在2020年3月實施全域賣空禁令,并于2021年5月部分放寬。此次解禁同步配套了監管與技術升級措施,以強化對非法賣空等不公平交易行為的監控。盡管市場活躍度已有所恢復,但投資者仍對合規操作負擔及監管政策突變風險存有顧慮。MSCI表示將持續跟蹤進展,長期評估市場穩定性與監管框架的一致性。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潛在市場分類調整的咨詢程序要求滿足三個條件:所有現存問題已得到解決、改革措施已全面落地實施,且市場參與者獲得充分時間全面評估改革成效。
希臘市場分類現狀
經過希臘市場監管機構的持續改善與變革,并由市場參與者的實踐和驗證,《2025年市場準入性評審》確認了希臘市場在清算結算、證券借貸及賣空機制等關鍵領域的改進成效。希臘市場在對接歐洲“發達市場”準入標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且已滿足“發達市場”的經濟發展指標要求。
根據《MSCI市場分類框架》之"規模與流動性要求"實施改進后,引入了一項持續性規則,要求至少有五家公司在一段持續時期內達到“發達市場”標準指數的標準,才能向上重新分類。然而在編寫《MSCI 2025年市場分類評審》時,希臘市場尚未達到此項新規的“規模與流動性”持續性標準。
不過,就指數構建和維護而言,MSCI將被歸類為“發達市場”的歐洲國家視為一個整體。這一做法反映了歐洲股市的高度一體化特征,包括統一的市場基礎設施、協調的監管框架以及跨境投資便利性。同時,這也契合了全球機構投資者日益將歐洲發達市場視為統一投資領域的視角。基于此框架,MSCI正就以下事項征詢市場意見:在評估希臘等歐洲市場可能升級至“發達市場”地位的咨詢過程中,是否應適用標準“規模與流動性要求”中的持續性規則。
孟加拉國的市場準入性
孟加拉國股市已取消除兩只證券外的全部最低限價機制。此外,市場參與者反饋稱,此前在岸外匯市場的流動性不足問題已得到解決。
市場參與者格外強調,除非全面取消最低限價機制,否則投資準入障礙將持續存在。有鑒于此,MSCI將繼續沿用2023年2月推出的特殊處理方案。該方案暫緩指數成分股評審調整及公司事件實施,旨在減少孟加拉國相關指數的潛在變動頻率,從而緩解市場對指數可復制性的擔憂。
MSCI持續歡迎市場各方就孟加拉國市場準入性問題提交反饋意見,若后續出現重大改革進展,或將啟動新一輪市場參與者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