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健康險迎來開門紅。
文/每日財報 栗佳
回溯中國保險業發展歷程,健康險的表現堪稱現象級。自2009年至2024年的十五年周期中,我國健康險保費規模實現了從574億元向9774億元體量的跨越式發展,市場規模擴張近20倍,堪稱中國保險市場最具爆發力的增長極。
但在這條陡峭的增長曲線背后,行業正經歷著深刻的新舊動能轉換。2009-2020年間,商業健康險業務保持年均超過20%的復合增長率,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能。轉折點出現在2021年,該年度健康險保費增速驟降至3.35%,次年進一步放緩至2.44%,2023年雖小幅回升至4.41%,但仍未突破個位數增長區間。直至2024年,健康險行業在短暫的震蕩后重啟增長,行業增速出現修復性反彈至8.18%。
而進入到2025年,健康險迎來了“開門紅”,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國健康險保費規模達到了3782億元,同比增長4.85%,遠高于行業整體0.93%的增幅,這是健康險增速持續低迷三年后幅度最大的一次反彈;前4個月合計保費收入達4557億元,同比增長4.06%。按照這一增長趨勢,今年我國健康險全年保費收入有望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保費規模的持續回暖擴容,顯然與一眾專業健康險公司在我國商業健康險市場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密不可分。因此,深入分析各大專業健康險公司經營情況,是觀察我國商業健康險經營發展路徑極為關鍵的切入點。
目前,我國7家專業健康險公司中,除昆侖健康和和諧健康外,其余5家公司——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太保健康、復星聯合健康和瑞華健康,均已披露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經營業績數據一一“浮出水面”。
被譽為“專業健康險七子”的業績表現到底如何?有沒有享受到行業紅利?所面向市場推出的創新產品又有哪些獨特之處?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業績迎來大漲,人保健康繼續領跑
縱觀整體經營業績,已經披露業績數據的5家專業健康險公司,2024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56.46億元,同比增長14.1%;實現凈利潤總計41.5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6.63%,展現出“量利齊升”的良好發展態勢。
先來看保費數據,2024年全年保費收入超過百億元的依舊為兩家“頭部”健康險公司,人保健康以486.95億元的保費規模拔得頭籌,同比增速達7.71%;排名第二的是平安健康,達165.25億元,同比增長11.59%。
緊隨其后的則分別是復星聯合健康、太保健康和瑞華健康,去年錄得保費收入分別為52.26億元、26.36億元和16.7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6.69%、37.79%、10.15%。
從保費增長趨勢來看,太保健康表現最為強勁,其次是復星聯合健康,增速排名第二。瑞華健康和平安健康的保費增長率同樣較為穩健,均突破了兩位數增長。而相較之下,雖然人保健康保費規模“一騎絕塵”,但增速卻有些落后,保費增長率位居5家專業健康險公司最后一名。
再來看凈利潤數據,非常可喜的是,2024年這五家健康險公司全部實現盈利。其中,凈利潤超10億規模的也只有兩家,位居第一的平安健康,為19.98億元,同比增長39.14%;排名第二的人保健康達19.32億元,同比增速達29.58%。
與此同時,太保健康和復星聯合健康也實現了較好盈利,凈利潤分別達0.91億元、0.42億元,同比增速均在兩位數以上,分別高達193.55%、82.61%。而瑞華健康則是由虧轉盈,凈利潤從2023年的-1.5億元順利“翻紅”轉正達0.88億元。
時間來到2025年,這五家專業健康險公司延續了去年高增長喜人勢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五家公司合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86.45億元,同比增長12.2%;合計實現凈利潤31.1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3.79%。
具體來看,保費收入方面,人保健康繼續領跑,其一季度保費收入高達280.69億元,同比增長14.4%,是其中唯一一家保費規模超百億的專業健康險公司,與其他四家公司拉開差距。規模排名第二的是平安健康,達62.56億元,同比增長6.12%。太保健康、復星聯合健康分列其后,分別為23.75億元、16.6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13.85%、6.93%。瑞華健康則出現明顯收縮,一季度保險業務收入僅為2.79億元,同比大幅下降了23.98%。
凈利潤方面,人保健康不僅保費規模最大,其盈利水平也是一馬當先,今年一季度凈利潤達24.3億元,同比暴漲134.56%,已經超過其去年全年盈利水平。不過,平安健康與太保健康凈利潤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當期凈利潤分別為5.82億元、0.1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2.22%、-45.45%。此外,復星聯合健康和瑞華健康也均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分別為0.11億元、0.76億元。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5家專業健康險公司業績經營情況還是有些分化的,而且差距也非常明顯,呈現出“一超多強”的態勢,三家上市險企旗下的專業健康險公司業績表現依然較為可觀,尤其是人保健康,無論是保費規模還是凈利潤,都坐穩頭把交椅。另外兩家非上市的復星聯合健康和瑞華健康目前也均實現了盈利,雖然與頭部勢力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兩者在產品及渠道創新等方面,依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健康險進入“換擋”期:醫療險扛大旗,構建一站式健康生態圈
在對健康險市場歷年經營方向梳理中,我們始終聚焦一個核心認知,那就是健康險作為現代保險服務業中最具復合型特征的市場體系,其內在復雜性不僅體現在保障責任邊界的持續拓展,又折射于產品的創新迭代,更貫穿于產業鏈縱深的價值重構。面對健康險多層次、多維度的市場特征,建立分類觀察框架已成為解析行業生態的必然路徑。
首先在產品維度,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深,一些賠付更加高頻、健康管理更加積極的醫療險、護理險開始被光大用戶所接受,讓保險的保障功能更加落在實地。同時,保障責任已從傳統醫療費用補償向健康管理、長期護理、醫療康復服務等全生命周期需求延伸。
根據長壽時代研究院公布的數據,2024年我國醫療險預計增速超10%,醫療險保費在健康險保費中占比約為44%。近年來醫療險保費占比持續提升,預計2024年醫療險規模將首次超過過去健康險的第一大產品——重疾險,這標志著醫療險從重疾險手中接過接力棒,中國健康險行業正式進入醫療險主導的專業化時代。
與此同時,護理險在健康險市場也展現出強大增長力,其中增額型護理險和稅優護理險兩股勢力為2024年市場帶來重要增長點,這類產品銷售邏輯強調功能兼具,涵蓋護理保障、儲蓄(現金價值快速積累)、稅優不等優勢,增額型護理險還類似于增額終身壽險,支持減保換取現金流。
目前,五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的產品戰略調整與以上行業轉型脈絡形成高度同頻和相呼應。2024年經營數據顯示,這五家專業健康險公司保費規模居前五的產品矩陣中,醫療險以總計13款產品、283.4億元保費收入占據絕對主導地位,貢獻了近40%的總保費收入;護理險以7款產品實現總計41.28億元的保費形成第二產品梯隊;而傳統主力險種重疾險僅存4款產品,存在感顯著弱化。
而這種產品結構變遷,也折射出五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產品開發配置的深層邏輯,頭部機構正通過核心醫療險的規模效應構建競爭壁壘,其產品迭代速度、服務網絡廣度、精算定價能力直接決定市場地位。而中小型健康險公司則在護理險領域探索差異化突圍路徑,同時在老齡化加速背景下,正從傳統失能護理向康復護理、居家護理等場景延伸。
具體來看,人保健康2024年前五大產品中,兩款為互聯網醫療險,合計保費規模達86.13億元;兩款團體醫療險的保費也達81.36億元。
根據人保集團2024年報披露的數據,去年人保健康首年期交保費同比增長50.2%,實現新業務價值65.13億元,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43.6%。護理險保費同比增長56.8%,健康險專業能力持續夯實。
平安健康險以"醫療險專業化"戰略貫穿全年布局,2024年保費收入前五產品清一色為醫療險,合計保費規模達102.67億元,為公司貢獻了超六成的保費收入。
太保健康則有4款醫療險躋身前列,產品戰略凸顯"團體+長期"雙特色,其中3款團體醫療險保費規模總計達6.03億元;1款名為太保個人長期醫療保險產品,保費收入達到7.21億元。
相比之下,另外兩家中小型健康險公司復星聯合健康和瑞華健康,其產品結構多以護理險為主。其中,復星聯合健康五大主力產品中,護理險占據3席,合計保費22.59億元。瑞華健康的3款護理險,總計保費收入達13.91億元,僅“瑞華頤悅無憂終身護理保險”一款產品就取得了13.34億元的亮眼成績,給總保費貢獻了近乎八成收入。
其次,在運營維度,如今健康險業務模式正經歷從單一保險銷售向"保險+服務"生態化轉型,涵蓋健康管理平臺、TPA服務網絡、醫藥險融合等創新業態。
比如,復星聯合健康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在保險+大健康、保險+醫療的領域不斷探索,為全中國的家庭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醫療一站式服務。成立至今,復星聯合健康已經為累計超過700萬客戶提供了保險保障,其中有300萬人群已經得到了復星聯合健康的健康管理服務覆蓋,適用人群達到55萬人次。
再比如,針對非標人群,太保健康則是持續探索“險+醫”聯動模式,與華西醫院聯合打造“肺結節保障式全程管理數字化療法”,切實推動商業健康險向“帶病體”人群延伸。
平安健康則是聯合平安壽險,通過 “保險+服務” 等模式,將不同醫療養老服務權益嵌入壽險保單中,深度參與保單用戶的健康管理,幫助客戶觸達醫療養老生態圈 “到線、到店、到家、到企” 的服務,并通過自有家庭醫生持續跟進并幫助提高用戶健康狀況。
最后,在產業維度,目前健康險業務鏈條已突破傳統承保理賠閉環,向預防、診療、康復、養老等大健康產業鏈深度滲透,建立一站式健康生態系統,能夠有效提高客戶黏性,為保險業務增長賦能。
這對于那些依靠大型上市保險集團直接控股的三家專業健康險公司而言,優勢則更為突出。比如,在老年人健康管理領域,太保健康與太保壽險進行深度合作,已經構建起“預防-診療-康復”全病程管理閉環,并完成全國分支機構適老服務改造,發布適老服務規范標準。
而作為平安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的線上旗艦,以及鏈接醫療養老產業鏈中支付方與供應方的橋梁,平安健康助力集團個人及企業客戶,及時獲取集團醫療養老生態圈覆蓋的線上和線下服務資源,為全面推動平安集團“綜合金融+醫療養老”戰略落地貢獻力量。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平安健康過去12個月戰略業務付費用戶數超3100萬,超16萬名客戶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持續賦能平安集團金融主業,加強保險業務的差異化競爭優勢,助力其獲客、黏客及提升客戶價值。
此外,人保健康在業務協同方面,則是充分依托人保集團資源優勢,加快構建社保業務、互聯網業務、團客業務、業務協同、個險業務、銀保業務六條主力渠道與健康管理融合互推的“6+1”業務格局,全力實施“健康工程” ,促進“健康保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
總的來看,在產業景氣持續攀升、政策利好不斷落地的戰略機遇期,健康險市場正迎來發展新動能加速釋放的關鍵階段。而市場上專業健康險公司該如何把握時代脈搏實現跨越式發展,并通過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夯實核心壁壘,也將成為透視行業格局演變的一大看點。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