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5月12日訊(記者 李卓玲)在吉利、蔚來等車企內部調整頻頻背后,廣汽集團內部改革也仍在持續。
5月12日,藍鯨汽車從廣汽集團內部人士處了解到,廣汽集團推動產品本部與研究院重組為“大研發體系”的調整已于上月完成。“原來的廣汽研究院分成整車開發院、平臺技術院和造型設計院,加上產品本部,共同構成大研發體系。調整4月份就完成了,4月1號開始試行,有個過渡期,7月1號正式實施。”
據悉,廣汽此次調整主要是希望在組織架構層面匹配IPD流程變革。據前述廣汽內部人士透露,調整后,整車開發院、平臺技術院、造型設計院,以及產品本部都是一級部門,歸集團管,“并非把原來的研究院并入產品本部。”
在負責人方面,有消息稱,整車、平臺、造型三院將分別由廣汽豐田副總經理孫大興、廣汽研究院副院長梁偉強、廣汽集團造型設計院負責人張帆負責管理。前述內部人士稱,該說法并不準確,“孫大興之前曾擔任過廣豐副總,但是調到研究院很多年了。”
而對于產品本部,其向藍鯨汽車透露,臨時負責人為張雄。據廣汽方面去年12月發布的消息顯示,張雄彼時的職位為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再往前追溯,張雄2007年從清華大學畢業后就加入廣汽研究院,成為其中一名工程師,曾深度參與了廣汽在新能源領域的攻關。
除了提拔內部人才,據了解,為加快改革,廣汽集團正推行中層以上領導干部“競聘上崗”公開選拔機制。此前,廣汽發布了五個崗位對全社會的公開招聘,包括CMO首席營銷官,還有四個企業一把手。據廣汽今年3月底發布的一則招聘公告顯示,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的崗位包括廣汽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汽資本有限公司總經理,華望汽車技術(廣州)有限公司總經理,以及廣州廣汽匯理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
對于目前CMO人選,藍鯨汽車詢問了廣汽系多名人士,均被告知目前還沒有收到消息或不太清楚進展。
不過,有廣汽系公司知情人士對藍鯨汽車表示,內部近期各個領域都有在頻繁組織一些外部人員面試的,“現在已經形成了內外部公開有競聘的渠道、機制,目的還是為了選拔有能力的人。”
“應該說廣汽集團從去年年底,特別是從廣州車展開始,就開始一系列的改革,改革進行到現在接近半年的時間。”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不久前在2025上海車展上受訪時稱,總體改革的目標,首先是集團從戰略管控向經營管控轉變;其次是自主品牌本身的一體化運營;第三個為全面對產品開發的流程進行再造,包括引入IPD。“接下來還有分配體制和干部人事體制的改革。”
持續推進改革背后,面對市場競爭加劇,廣汽集團也面臨一定的挑戰。據廣汽最新財報顯示,其一季度實現營收約196.5億元,同比下滑7.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32億元,同比由盈轉虧。對此,其在財報中解釋,主要是報告期汽車銷量同比下滑以及汽車市場競爭加劇促銷投入加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