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稅重壓倒逼國產替代的背景下,華夏科創半導體 ETF成為投資者分享半導體行業長期紅利的 “香餑餑”。
文/每日財報 楊悅
在全球科技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半導體產業已然成為大國博弈的戰略制高點。由于美國關稅政策的異動,半導體行業處于風口浪尖。
有消息稱,美國特朗普政府稱可能最快本周公布針對半導體加征關稅,市場預估稅率可能高達25%-100%,并且新規則不排除以晶圓制造地作為源產地加征關稅。這一舉措無疑是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又一次 “極限施壓”,但同時也為國產半導體的崛起創造了機遇。
在關稅反制的大背景下,美國核心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廠商,如應用材料等公司的產品在國內的銷售將受到顯著影響,國內廠商為降低供應鏈風險,采購國產設備材料的意愿勢必大幅提升,國產替代進程將迎來新一輪加速,國產化也成為半導體產業鏈中極具潛力的長期投資主線。
目前,市場上有不少半導體指數基金,如國證芯片指數、中證全指半導體指數、科創芯片指數等,均有相應的場內及場外基金供投資者選擇。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藍海中,華夏基金作為指數產品的龍頭公司,持續引領產品創新,推出了業內唯一一只跟蹤科創半導體材料設備指數的科創半導體ETF(588170)。
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國產替代主戰場 成長空間大
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在半導體產業鏈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是產業鏈上游的核心基石。光刻機被譽為半導體設備的 “皇冠明珠”,其技術水平直接決定了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上限;而半導體材料則貫穿整個半導體制造流程,高純度的材料是生產高質量半導體產品的必要條件。
當前,在半導體領域被 “卡脖子” 的技術中,材料和設備相關技術占比超過半數,這使得半導體材料和設備成為國產替代技術攻關的核心戰場。
從數據來看,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已取得一定進展。根據全球半導體觀察及SEMI數據,中國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比例從2021年的21%提升至2023年的35%。中國在去膠、清洗、刻蝕設備方面國產化率較高,近幾年在CMP、熱處理、薄膜沉積上國產化突破明顯,而在量測、涂膠顯影、光刻、離子注入等設備上仍較為薄弱。
半導體材料國產化同樣面臨挑戰,華金證券引用觀研天下數據表明,目前我國 12 英寸硅片國產化率僅為 10%,光刻膠國產化率 10%,電子氣體國產化率 15% 。
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領域是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中國產化率最低的關鍵領域。這意味著在提升國產化率方面,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也為科創半導體 ETF (588170)帶來了巨大的投資機遇。
“半導體 Plus”ETF:聚焦硬核科技,實力超群
更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科創半導體ETF(588170)簡直是“半導體Plus”ETF。
從個股來看,該ETF標的指數科創半導體材料設備指數的前十大成分股分別為華海清科、中微公司、滬硅產業、拓荊科技、芯源微、中科飛測、安集科技、華峰測控、天岳先進和富創精密,均為半導體設備和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
從申萬三級行業分類來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科創半導體材料設備指數中的半導體設備行業占比高達46.14%、半導體材料行業占比達18.66%,兩者合計權重超60%,顯著高于同期的國證芯片和中證全指半導體指數,后兩個指數的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數字芯片設計、集成電路制造等領域,半導體設備占比均不超過20%。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半導體材料設備指數自帶科創屬性,投資者無需滿足 50 萬資金門檻,即可一鍵布局科創板半導體龍頭企業;同時,其成分股享受20% 漲跌幅限制的制度優勢,在市場行情啟動時具備更強的彈性表現。此外,隨著 “科八條” 等科創板專項政策持續落地,包括研發支持、融資便利等多重政策紅利,將為指數成分股的長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進一步放大投資價值。
因此從走勢來看,科創半導體材料設備指數業績銳度較高,尤其是在階段性牛市中,漲幅一騎絕塵。
Wind數據顯示,自基日(2019-12-31)至2025年4月30日收盤,科創半導體材料設備指數累計漲幅為41.19%,顯著跑贏同期科創50(1.24%)、創業板指(8.81%)以及滬深300(-7.62%)。
華夏基金的科創半導體ETF (588170)上市僅一個多月,流通規模已達2.32億元(截至4月30日),充分體現了市場對其的高度認可。
從估值來看,當下也是投資者入局的好時機。截至4月30日,科創半導體材料設備指數的估值適中,市盈率TTM僅為123.48,處于歷史52.5%分位,估值水平較為合理,具備較高的投資性價比。
行業景氣回升,估值合理,投資正當時
展望后市,半導體行業的景氣度持續回升,再加上國產化進程加速,這兩個大趨勢,將成為半導體設備、材料板塊估值提升的催化劑。
2024年的聚光燈大部分都打在人工智能產業上,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各環節的進展被大眾感知的程度相比之前有所減弱,但從產業鏈的各個角度還是能夠實際感受到產業的進展。2024Q1-Q3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達到376.6億美元,同比增加54%。
隨著下游存貨的去化以及上游成本的松動,終端產品迭代提速帶來需求觸底回升,疊加AI對算力芯片的需求日益旺盛,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呈現持續復蘇態勢。
根據天風證券的統計,今年一季度A股半導體板塊凈利潤同比增長15.1%,其中,設備和封測同比增幅領跑,分別為33.4%和24%。從業績表現看,半導體板塊一季度營收1281億元(同比+0.2%),凈利潤79億元(同比+15.1%),盈利修復趨勢明確。
從基金持倉以及收益來看,今年一季度半導體板塊跑贏主要指數,基金持倉穩居全市場第一。
在5月7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主席認為A股市場“科技敘事”邏輯越來越清晰,集聚效應日益明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巨大潛力也將伴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越來越顯現,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將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源頭活水。
多家券商也是看好相關科技板塊的投資機會。中信證券研報認為,中美關稅博弈將進一步加速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和材料的國產替代與自主可控進程,建議重點關注AI投資主線下先進制程、先進封裝相關環節的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和半導體材料。國聯證券研報稱,國際形勢多變,半導體產業鏈區域化逐漸凸顯,國內半導體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建議關注國產替代相關產業鏈。
對于看好半導體設備、材料領域長期發展的投資者而言,華夏科創半導體 ETF (588170)無疑是一個優質的投資標的。無論是選擇直接買入,還是將手中現有的半導體 ETF 產品升級為高配版科創半導體 ETF (588170),都有望更好地把握國產替代主線帶來的紅利,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浪潮中收獲可觀的投資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