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芯片企業英偉達公司宣布將3月20日設為首個“量子日”,以加強與伙伴合作,推進量子計算技術發展。
1月17日,A股量子科技板塊異動拉升,格爾軟件、國民技術、中國海防、中興通訊、艾融軟件、科華數據等成分股紛紛迎來上漲。
消息面上,美國芯片企業英偉達公司宣布將3月20日設為首個“量子日”,以加強與伙伴合作,推進量子計算技術發展。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將在“量子日”與多家重量級量子技術企業高管對話,探討量子技術的當下與未來。
什么是量子計算技術?
量子計算技術是一種基于量子力學原理和數學方法來進行計算和處理信息的技術。
量子計算技術依賴于量子力學原理,特別是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等現象。也是由于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的存在,量子計算機能夠同時處理多個計算任務,從而在某些特定問題上顯著提升計算能力。
近年來,隨著量子計算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創新,量子計算機的性能不斷提升,并逐漸走向實際應用,量子計算技術已滲透多個領域。
在藥物研發領域,量子計算可以模擬藥物分子與靶標蛋白的相互作用,快速篩選出具有潛在活性的化合物,縮短藥物研發周期;在催化劑開發領域,量子計算機可以精確計算催化劑與反應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預測催化劑的活性,優化催化劑的幾何結構;在生物分子模擬領域,量子計算機可以模擬生物分子的量子行為,如蛋白質折疊、DNA復制等,為生命科學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在金融領域,量子計算能夠處理大量的數據并快速解決復雜的金融模型,幫助金融機構優化投資組合、降低風險;在人工智能領域,量子計算可以極大地加速機器學習算法的訓練和執行,提高算法的準確性和效率。
目前處于第二階段
2025年是聯合國宣布的量子科學與技術國際年。
對于我國來說,以第一個量子計算研究小組成立為標志,2003年是中國開始發展量子計算技術的元年。
至今,中國量子計算已走過20多年歷程,實現了從0到1的巨大跨越、蓬勃發展。2024年1月6日,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標志著中國進入算力可用時代。
目前,中國的量子算力已應用于計算流體動力學、金融、生物醫藥等多個重要領域。此外,中國還誕生了多個量子計算公司,如啟科量子、圖靈量子等,這些公司在量子計算硬件、軟件算法、云平臺及應用服務等方面開展研究,推動了中國量子計算產業的快速發展。
據介紹,量子計算發展大致可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第二步是研制專用量子模擬機,第三步是在量子糾錯的輔助下研制可編程通用量子計算機。
“我們剛剛進入第二階段。”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教授姚星燦稱,科學家們正致力于構建專用量子模擬機,期望在未來3年到5年內能夠解決一些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關鍵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量子計算依舊處于早期發展和產業化初期階段,距離商業化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產學研各界長期共同努力。
中國企業已在路上
目前,A股量子科技板塊概念股有74只,分布在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等領域。有機構稱,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沖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從目前國內科技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來看,未來,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今日唯一實現漲停的格爾軟件是中國商用密碼領域的骨干企業,面對量子計算快速發展可能威脅現役密碼體制安全的背景,積極在抗量子密碼領域進行布局。其發布的全量子一體化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解決方案,集成了量子隨機數、量子密鑰分發等先進量子密碼技術,并融合抗量子密碼技術,為業務系統提供抗量子計算攻擊的安全屏障。
中國海防在量子科技方面的布局相當廣泛且深入。其中,量子探測技術是中國海防研究的重點之一,公司依托中船重工和中國科大的量子探測聯合實驗室,積極開展量子探測技術的研發工作,為后續的產業化應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在量子通信技術方面,中國海防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研發實力。公司設立了量子通信技術研究項目,進行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致力于保障信息傳輸的安全。同時,中國海防還計劃進一步研制軍用量子通信設備,并謀劃量子通信軍用網絡建設。
中興通訊在量子科技領域的布局主要體現在量子安全可信云的構建以及量子加密傳送方案上。據悉,中興通訊致力于構建量子安全可信云,以支持“東數西算”工程的安全性。通過自主創新,中興通訊將量子科技和傳統ICT有機結合,提供量子安全服務系統、量子可信云等技術和應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