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F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已有106家上市公司宣布將在2025年1月份落地分紅計劃,累計分紅總金額超過1473億元。
臨近春節,上市公司紛紛向投資者派發“大紅包”。
近日,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五糧液等多家上市公司陸續宣布,即將落實此前披露的年中分紅方案。上述三家企業本輪計劃分紅金額分別約為356億元、135億元、100億元。
iF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已有106家上市公司宣布將在2025年1月份落地分紅計劃,累計分紅總金額超過1473億元。上市公司正在積極響應監管的號召,力求在“春節前分紅,讓大家歡歡喜喜過年”。
近1500億分紅落地
1月14日晚間,中國銀行(601988.SH)發布公告稱,截至1月22日收盤后,公司全體A股股東都將收到本次分紅,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12元。同時,持股期限超過1年的股東,其現金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根據測算,中國銀行本輪計劃分紅約355.62億元。
緊隨其后,交通銀行(601328.SH)、五糧液(000858.SZ)、長江電力(600900.SH)等多家公司也發布了2024年中期分紅派息實施公告。這三家企業本輪計劃分紅金額分別為135.16億元、99.99億元、51.38億元。
去年3月,中國證監會曾呼吁,鼓勵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紅。特別鼓勵春節前分紅,讓大家歡歡喜喜去過年。2025年春節前,上市公司積極監管號召,向廣大股東派發“春節紅包”。
iF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已有106家上市公司宣布將在2025年1月份實施分紅,累計分紅總金額超過1473億元。其中,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五糧液三家公司的分紅金額最高,分別為492.52億元、355.62億元、99.99億元。
根據以上數據,分紅金額較高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險、白酒等行業,顯然這些行業更為慷慨。
可以預見的是,這份年節“大紅包”的金額還將進一步膨脹。根據中國證監會數據,截至1月14日,計劃實施春節前特別分紅的滬深兩市上市公司共310家,擬分紅金額達到3431.9億元。
分紅意愿顯著增強
覽富財經網注意到,已有不少上市公司擬定了相關制度,希望將“春節紅包”常態化運作。貴州茅臺(600519.SH)此前發布的《2024年至2026年現金分紅回報規劃》提出,2024年至2026年公司每年度分配的現金紅利總額不低于當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的75%,每年度的現金分紅分兩次(年度和中期分紅)實施。
2024年,隨著新“國九條”和分紅新規的落地,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意愿顯著提升,分紅的穩定性、持續性、可預期性明顯加強。
2024年全年共有3965家上市公司實施現金分紅,分紅總金額達到2.39萬億元。其中,超100家上市公司實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分紅,近千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年中分紅或三季度分紅預案,分紅頻次也有所提高。
以滬市為例,截至2024年12月31日,滬市披露2024年中期分紅的公司共有487家,較2023年同期增長359%。
分析人士表示,上述成績不僅體現了資本市場改革的成效,也反映了上市公司對股東回報的重視和資本市場環境的持續優化。同時,上市公司通過高質量分紅來增強投資者信心,提升了公司市值,進而推動股市整體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