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旭升集團致力于成為新能源輕量化領域領跑者。公司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工藝升級,通過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汽車輕量化解決方案,從而帶動單車價值提升,進一步提升綜合競爭能力。
近日,旭升集團(603305)發布關于獲得高新技術企業重新認定的公告。根據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發布的通知,公司被認定為寧波市2024年度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編號為GR202433101477。
這次認定是旭升集團原證書有效期滿后的重新認定,也是對公司技術研發和自主創新方面的肯定,體現了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市場綜合競爭實力。
領跑輕量化領域,布局三大核心工藝
輕量化創新是制造業的未來,也是汽車行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根據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的研究,汽車重量每下降100公斤,百公里油耗可下降0.4L,電耗下降0.6千瓦時;碳排放大約可以減少1公斤。鋁合金材料由于具備輕量化、易成型、高強度、耐腐蝕、價格低等多重比較優勢,是汽車輕量化的首選材料。
作為汽車精密鋁合金零部件龍頭企業之一,旭升集團持續深化對鋁合金基礎材料的研發力度,其自主研發的鋁合金原材料已遠超國內標準。
據介紹,國內一般材料的抗拉強度在260Mpa至300Mpa之間,旭升集團的材料可達到370Mpa;國內一般材料的屈服強度在220Mpa至240Mpa之間,旭升集團的材料可達到340Mpa。這項技術讓汽車轉向部件承壓能力得到極大提升,相關材料和設計水平均有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從工藝角度,旭升集團也是目前行業內少有的同時掌握壓鑄、鍛造、擠壓三大鋁合金成型工藝的企業,并具備量產能力以及集成化生產的能力,能夠針對不同客戶需求提供一站式輕量化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壓鑄業務在同行業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2024年,旭升集團持續獲得國內知名新能源主機廠混動電驅、電控系統等多個平臺車型項目定點,同時也斬獲全球知名新能源主機廠新款車型多合一電控系統、車身結構件類項目定點。憑借三十余年壓鑄模具獨立自主開發以及工藝技術積累,旭升集團已打造出一支在材料研究、模具開發、工藝創新、結構仿真、質量策劃等具備專業能力技術團隊。
鍛造業務已躋身行業世界一流水平。2024年,旭升集團首次得到了德國寶馬鍛件業務的項目定點。公司擁有國際頂尖的水平連續鑄造設備和熱模鍛設備,在材料開發、產品同步設計、棒料全自動水平連續鑄造、綜合臺架測試等方面,均具備獨立自主設計開發能力及鑄鍛機加全流程工藝。其中,熱管理系統、懸架系統核心鍛造件經過多年持續不斷地強化材料、核心工藝設計優化,持續獲得國內外知名主機廠項目的定點開發。
擠壓業務在材料開發與核心工藝技術上已達同行業領先水平。2024年,旭升集團陸續獲得了多個知名主機廠電池盒、車身、電機殼體等鋁擠壓系列產品新項目定點開發。公司亦在持續跟進相關主機廠的新需求。
深化創新合作,夯實全球人才團隊
旭升集團的目標是成為新能源輕量化領域領跑者,可以針對不同類型客戶、不同產品的輕量化應用場景進行定制化產品開發。
在引領行業技術進步方面,公司曾作為第一起草單位參與了《壓鑄模零件第19部分:定位元件》(GB/T4678.19-2017)國家標準的制定。公司亦曾憑借“新能源汽車鋁合金減速器箱體”產品獲得了工信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共同頒布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稱號。
在研發方面,公司積極采用數字化賦能,建設新型智能制造企業。2023年,公司被國家發改委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入選國家工信部“2023年5G工廠名錄”,并被浙江省經信廳選為“省級未來工廠試點企業”。
在人才方面,旭升集團經過多年運營,已打造了一支專業、熱忱、執著的管理團隊,在銷售、研發、生產方面均積累豐富的經驗認知。2021年,公司獲批設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2023年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同時,公司亦通過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培養和引進高級專業人才等方式,持續推進技術和產品創新。
2024年9月,旭升集團與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建立“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寧波旭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輕合金材料與制品聯合研究中心”。
據悉,聯合研究中心將依托上海交通大學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學科優勢,結合旭升集團在輕合金材料制造與應用方面的產業需求,共同開展科研開發、人才培養和技術交流,加快鎂、鋁合金技術的發展。
過去一年,為應對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國際化及多事業部并行發展的策略,旭升集團對于組織結構、績效考核及人才建設做了優化和調整。
公司通過分析與整理組織結構,梳理組織形態與分級分層,優化部分崗位,提高管理效率;全面推進績效管理考核改革,優化績效考核指標和模式,以期調動全員的積極性與工作指向性,為公司發展與前進提供內驅力。
此外,旭升集團開始培育與建立跨國人才團隊,在墨西哥組建了以當地人才為基礎的運營與管理初期團隊,在國內通過引進相關具有國際管理經驗的人才,搭建出海團隊,為公司長期高質量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