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做賠不起的生意
文 | 鄧林
作為一名連續創業者,已經跨入“50+”年齡的巨蟹男李斌,還在堅持做自己。
這讓他飽受爭議。在社交平臺上,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一堆質疑這位蔚來汽車創始人以及他們所做的模式的言論,當然支持者他的人也不在少數——他們被嘲笑稱做“魏忠賢”——所以我們經??梢钥吹絻煞饺嗽诨ヂ摼W上不停地“論戰”。
實際上,在當下的中國商業環境中,這樣的場面其實并不多見——一邊倒其實是常態。
這多少也是和李斌目前所處的行業有關。智能電動車是公認最卷的行業之一,李斌一度被作為新勢力的創新代表,但依然難逃進入競爭的“絞肉機”。
12月21日,第八屆NIO Day暨蔚來公司十周年慶在廣州地標海心沙舉辦。
李斌親自主持了本次活動,開場之后溫順低調的巨蟹男,少見地在公開場合真情流露:
“感謝每一位向朋友推蔚來的朋友,謝謝你們辛苦解釋蔚來的與眾不同之處?!?/p>
說到動情處,李斌哽咽了。
1、不做賠不起的生意
一個不符合認知的現象是,媒體和公眾對李斌的質疑與投資人對他的堅定支持,在今天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到目前為止,不管蔚來如何強調自己是一家“用戶企業”,在大眾的認知里,創立于2014年的蔚來仍然是一家汽車公司,和小鵬、理想等同行沒有本質區別。
傳統意義上,對于一家汽車公司而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造車、賣車。
但李斌帶領蔚來做的事情遠遠不止于此:
繼續發展生活方式品牌NIO Life;發布自有手機品牌NIO Phone;陸續推出第二品牌樂道和第三品牌螢火蟲;在線下空間“牛屋”NIO House和換電站的部署上持續增加投入......
伴隨著蔚來的虧損現狀,包括NIo Life、NIO Phone、NIO House在內的諸多“蔚來特色”都被批評為“不務正業”,持續遭受著輿論的質疑,就連被公認為蔚來靈魂的“換電模式”也面臨不少反對的聲音。
值得注意的是,李斌過往的經歷表明,他并非一個不知道及時止損的人。
易車網上市前那幾年,李斌就曾走過一段彎路,踩過幾個“坑”,但他每次都知錯就改,及時從坑里爬了出來。
比如,他曾在易車模仿美國AAA的會員制模式,但很快發現中美兩國的汽車消費場景不同,損失千萬元后,他果斷叫停了會員制項目“易車會”。
又比如,他曾買斷17家日報的汽車版面并帶領易車進軍雜志及電臺領域。
2009年,時任易車CFO的張序安在海外路演時發現,海外投資者對易車的跨媒體多元業務模式并不感興趣,李斌這時也認識到自己進入電臺、紙媒等傳統媒體領域的嘗試是一次錯誤的布局,互聯網的發展才是最快的。
已經在錯誤方向上投入3年之久的他果斷停止了報紙業務,且不得不在上市前將非互聯網業務分拆,公司因此減少了4成收入,同時裁減了約400名員工。
李斌說,他從來不做賠不起的生意。
他認為,這次“修正方向”的經歷及時挽救了易車,但也讓自己的信用受損。
畢竟,當初很多人都是因為他提出的“跨媒體業務模式”的愿景而加入公司,但最后他又沒能貫徹當初許諾的模式。出于這份歉疚,事后,他反省說,易車上市時反而是他內心的低谷期。
事實上,類似經營易車期間這種“及時扳正方向盤”的事,在李斌的成長經歷中也發生過不止一次。
小學升初中的考試前夕,李斌得了肺炎,昏迷了三天三夜。當時家人都勸大病未愈的他放棄考試,但年少的他還是堅決帶病參加了考試并順利升入初中。
初中升高中時,在他的中考分數超過高中分數線四十多分的情況下,長期在外工作的父親仍建議他入讀中專,因為當時的中專是“很吃香”的選擇。但李斌自己的想法是:希望能夠念高中,以后上大學。
為此,他不惜以絕食明志,家人這才想辦法修改了他的志愿。
升入當地的重點中學太湖中學后,擅長理科的李斌又因色弱在分科時被迫選擇了文科,期間甚至產生了自暴自棄的想法,直到臨近高考時才決定盡力一搏。
有一天,李斌的外公來學??此?,他主動向外公提出“在學校附近租一個房間用于學習”的要求,因為學校里的住宿環境實在太差了,“有臭蟲咬人,晚上也沒法兒好好睡覺,更沒法兒好好學習”。
憑借平日里的好底子,再加上這兩個月的刻苦努力,李斌考取了當年太湖縣的文科狀元,被北京大學的社會學系錄取。
大學入學沒多久,李斌又患上了甲肝。后來回憶那次的住院經歷時,他說,他在醫院的那一個多月里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想了很多很多,也是在那時萌生了以后要創業的想法。
為此,他在大學期間輔修了法律和計算機,并成為北大第一個考取計算機系統分析師證書的文科生。在他日后的創業過程中,法律和計算機方面的知識也都派上了用場。
從以上經歷可以看出,作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的山區留守兒童,李斌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重要關口都表現出了卓越的自主能力,敏銳的他似乎總是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這份敏銳在后來使他成為“出行教父”的創業經歷與投資布局中也有顯著體現。
這些與李斌的事業和個人成長有關的往事也令我們了解到,投資人們對李斌持續而堅定的的信任都是其來有自。
2、選擇相信人性中好的一面
那么,如今這些被廣大網友斥為“燒錢”、但李斌堅持帶領蔚來團隊執行貫徹的舉措背后的底層邏輯是什么?蔚來選擇的真的是一條走不通的路嗎?
誰都無法絕對準確地預測未來。
但我們可以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刻回到蔚來的原點去看一看。
來路決定了去處。原點中蘊含的內容之豐富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甚至,有關未來的啟示也可能藏蘊其間。
在今年9月的一次“圍爐夜話”直播中,李斌再次談及當年易車和他個人遭遇的危機,坦言是那次經歷使他深刻理解了人性的復雜。
但他同時肯定俞敏洪所言“人性是中性的”這一觀點,兩人一致認為覺得對于創業者而言,“選擇相信人性中好的一面”這一點至關重要。
在這場長達兩小時的對談中,李斌不止一次地談起“人”:人性、人與人的關系、智能時代人們的情感需求......這很符合我們印象中那個總是將“用戶企業”掛在嘴邊的李斌的形象。
直播剛開始時,李斌和俞敏洪談起了在農村出生、成長的經歷對他們各自的人生帶來的影響。
作為對俞敏洪的表述的補充,李斌強調了“從農村到城市”的經歷帶給他的“共情能力”,即對人的理解力。
這多少解釋了李斌身上透露出的一以貫之的強烈人文特質。
此外,2017年,剛創立蔚來不久的李斌在做客《波士堂》時還曾提到社會學的專業背景對他思維方式的影響。
他認為,當今的汽車行業里并不缺少技術人才,關鍵在于如何思考行業在這個時代發生的變化并做出應對。除了產品與技術方面的考量,他尤為關注的是“電動汽車+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用戶體驗、用戶關系的變化可能性,是“人內心的真正需求”。
因此,“人文”不僅是李斌這個人的底色,也是蔚來這家公司在科技創新之外的另一重要底色。
那些選擇對蔚來“下注”的投資者和用戶們,不僅認可蔚來在產品與技術方面的成就,也認可蔚來蘊含在底層邏輯和長遠布局中的人文性。
梳理蔚來這十年的發展歷程及相關資料時,有兩點是令我們感到驚喜的:
其一,蔚來在創立之初便設定的與“用戶企業”有關的愿景,充滿了遠見卓識和“非同凡想”的魅力;
其二,除了近期樂道和螢火蟲這兩個支線品牌的出現,蔚來這十年里走的幾乎每一步,都忠實地遵循了蔚來成立之初就確定下來的愿景與規劃。
李斌早在蔚來成立之前的2012年,就在易車網做過一個主題為“你為什么不買電動汽車”的用戶調查,參與調查的人數超過六萬名。
易車時代的李斌
調查結果和李斌最初的猜想有些出入,也正是這些“出入”構成了蔚來的原點,也就是李斌創立蔚來的初心。
這些“出入”是什么呢?
調查之前,李斌以為大眾不買電車的原因主要與電池的安全性、續航能力相關。
然而,調查結果顯示,“充電不方便”才是人們最大的顧慮,畢竟,很多人的家里都裝不了充電樁。
排在第二、第三的原因依次是“電池價格高”和“維修保養不方便”,第四才是“電池的安全性問題”。
這份調查結果解釋了蔚來成立之后的幾乎所有舉措,包括廣受認可的部分和暫時還沒受到認可的部分,尤其是那些與“用戶服務、用戶體驗”相關的備受爭議的部分。
比如:“可充可換可升級”的NIO Power即蔚來能源服務體系;打破傳統的4S店經銷模式,繞過經銷商直接觸達用戶的D2C直營模式。就連NIO Phone的出現也是為了加強手機和汽車的交互效果。
對此,李斌是這么說的:“我們不是要把手機變成主業,而是為了讓車變得更好用,讓用戶體驗更好?!?/p>
3、解決未來的焦慮
2018年蔚來在美國上市之際,李斌發表過一封致投資人的公開信。
信中,他這樣寫道:
“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提供無憂服務,更重要的是與用戶一起塑造愉快的生活方式,我們的目標是將NIO發展成一個以汽車為起點并與用戶一起成長的社區。通過我們的NIO移動應用程序,成千上萬的人連接在一起、互相分享?!?/p>
這封發表于六年多前的信,融合了科技的魅力和人文的質感,從企業經營者的角度,表現出了對人類生活的整體觀照和具體關切。
在李斌的表述中,以“真誠、關愛、遠見、行動”作為企業價值觀的蔚來,儼然是一個面向未來的社區品牌,而不僅僅是一個汽車品牌,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出發,他發展出了一套有溫度的、看起來沒那么快能收到回報的戰略。
盡管這套戰略在商業世界的可行性仍在經受驗證。
但戰略中對時代精神的感知、對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在心靈與情感層面的需求,所作出的回應,實在令人忍不住嘴角上揚。
顯然,通過蔚來,李斌不僅想要在這個技術不斷進步的時代重新定義汽車,他還想重新定義人類的生活方式。
“那些瘋狂到以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變世界。”傳記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在《史蒂夫·喬布斯傳》的扉頁引用了這句由喬布斯在1997年為蘋果公司想出來的廣告語。
寫作《埃隆·馬斯克傳》時,艾薩克森再次在扉頁引用了喬布斯的這句名言。
事實上,如今正在汽車行業如火如荼地發生著的重大變革,在許多層面都令人想起過去二三十年里,智能手機的出現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變革。
在智能手機引起的變革中,“智能”是毋庸置疑的關鍵詞。
這無疑意味著,人類的生活將再次朝著智能化的方向邁進一大步。
既如此,那么,與高度智能化的時代相伴隨的種種社會問題,是否也會日趨嚴重呢?
在一切都變得越來越便捷的同時,我們也使自己置身于一個前所未有的孤獨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連接變得難以發生,對人類的創造力至關重要的專注力也變得愈加破碎。
讀沃爾特·艾薩克森的《喬布斯傳》時,澎湃和遺憾的感覺,同時在我們內心發生。
澎湃在于喬布斯帶領蘋果公司給人類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整個人類世界帶來的實質性改變,遺憾則在于喬布斯這樣一位罕見的具備改變世界的力量的人的早逝。
畢竟,世界從不完美,而這也正是變革者的價值所在。
李斌為蔚來設定的目標和使命中包含智能時代的另一種可能性:
他不僅準備通過新能源汽車幫助人們向更智能化的生活邁進,與此同時,他還為高度智能化的生活中蘊含的隱憂提供了一份解決方案,一份具有人文性的方案。
從“人”的角度來看,蔚來圍繞汽車采取的種種致力于溝通用戶的線上生活與線下生活的舉措,也許并不僅僅是“燒錢”。
時間將證明這些開創性舉措是否具備真正的價值。
如今已經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那些令蔚來與眾不同的地方正是蔚來的爭議所在。
在影響商業世界的諸多因素中,蔚來著力于的“人心”這一因素恰恰是最復雜、最不可控的。
李斌的人文底色既賦予了蔚來“遠見卓識、非同凡想”的魅力,也使得蔚來不得不陷于“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持續打架”的棘手處境。
而且,在人類歷史上,新事物的出現總是充滿爭議的,正如俞敏洪們站在朋友立場對李斌的調侃,“太過超前就會成為先烈”。
李斌和蔚來的“用戶企業”理想無疑是超前的,但是否超前到了大眾尚不能接受的程度,這也是個未知數。
這種情況下,李斌在公共場合發表的那些出于篤定而顯得鋒芒畢露的言論,難免為他招致更多非議。
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來到了公認的“淘汰賽”階段。眼下,一向高瞻遠矚的蔚來面臨的最緊要問題,就是能否持續在場。
畢竟,只有先“活下來”,才能在未來實現并證明“遠見”——時間是蔚來的對手,但也可能成為蔚來最好的朋友。
投資人口中的“聰明人”李斌當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前不久,李斌在蔚來十周年之際發布了一封以“保持初心,專注行動|Rooted in Vision,Focused on Action”為主題的內部信,信中強調,蔚來不會也不能改變作為用戶企業“以人為本”的初心,同時號召大家加強自上而下的體系能力建設并提升經營效率,為了愿景的實現而持續努力。
正如李斌所言,蔚來的用戶就是蔚來最好的代言人。那些選擇了蔚來的人,也是認可蔚來對未來的愿景的人。
剛結束不久的NIO Day 2024以“同行Together & Further”為主題,活動現場處處可見蔚來用戶參與共創的痕跡,全國多個城市的蔚來分會場遠距離一起參與。
當晚的慶典氛圍在李克勤的《紅日》歌聲中達到高潮,寒冷冬夜里,火熱的歌詞仿佛唱出了李斌要帶領蔚來與用戶們堅定同行的心聲:
一生之中彎彎曲曲我也要走過
從何時有你有你伴我給我熱烈地拍和
像紅日之火 燃點真的我
結伴行 千山也定能踏過
十年只是一個開始。某種程度上,蔚來的未來,也是用戶的未來。那會是怎樣的未來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