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睿昂基因宣稱,此次事件對公司的規范運作和日常運營不會產生不利影響,但真實境況不會那么樂觀。
文/每日財報 匯水
睿昂基因這次遇到的麻煩有點大。
12月5日,“腫瘤檢測龍頭”睿昂基因發布公告稱,熊慧、熊鈞,因涉嫌詐騙罪被已被批捕,并移交檢察機關,相關事項尚待進一步調查。
來源:公司公告
另一公告中,睿昂基因三名涉案高管均辭職,其中熊鈞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職務,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何俊彥先生、薛愉瑋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來源:公司公告
睿昂基因當前正遭遇多重難題。公司業績不斷下滑,資金鏈吃緊,技術研發的難度與成本持續上升。此次公司四名核心高管被抓的被抓,辭職的辭職,這使得公司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并且,公司原有計劃的項目推進抑或受到影響。
二級市場方面,股價表現持續低迷。自2021年5月上市后股價漲至高點133.67元/股后,開啟一路震蕩下行,截至12月11日收盤,股價報21.28元/股,市值已不足12億元,2024年年初至今股價已下跌超過40%。
睿昂基因是一家怎樣的公司?為何會遭遇當前的困境?它的未來發展又會如何?值得關注。
或被“卷入”阿斯利康騙保案
資料顯示,睿昂基因成立于2012年2月,前身為上海睿昂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021年5月17日在上海證交所上市,專注于腫瘤分子診斷試劑的研究與開發,主要產品為分子診斷試劑產品和相關科研及檢測服務。
睿昂基因董事長兼總經理熊慧畢業于復旦大學微生物學專業,曾成功開發國內首個應用于臨床的基于一代測序平臺的HBV耐藥突變檢測試劑盒,后創立源奇生物、睿昂有限公司,負責公司整體運營。
副總經理熊鈞,是熊慧的弟弟。根據最新報告期數據及公告顯示,熊慧直接持有18.22%的股份,是第一大股東。熊鈞先生通過相關投資企業間接持有公司4.00%的股份,兩人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達22.22%。
外界普遍認為,兩人被捕或涉嫌近期收獲眾多關注的阿斯利康騙保案有關。
阿斯利康是一家知名跨國藥企,旗下研發的藥物泰瑞沙被公認為治療特定型肺癌的良藥。2022年2月10日,深圳市醫保局發文:根據舉報線索,核查發現阿斯利康工作人員涉嫌欺詐騙保。
來源:深圳市醫保局官網
與此次騙保事件相關的是睿昂基因旗下孫公司武漢思泰德,由全資子公司上海思泰得于2018年收購得來。其為阿斯利康提供的EGFR-T790M液體活檢。根據當時的醫保政策,患者需要滿足“EGFR T790M陽性(或突變型)”條件才能報銷該藥物。
在部分判決書中,武漢思泰得實驗室被指存在大量檢測報告與醫保中心報備結果不一致的情形。盡管該實驗室并未被直接指控為篡改或編造基因檢測報告,但其被阿斯利康的醫藥代表視為官方合作伙伴,允許患者在此免費接受基因檢測。
來源:裁判文書網
其實,睿昂基因與阿斯利康的合作一直在深化。
根據《招股書》,2020年,阿斯利康位列睿昂基因前五大客戶名單,為后者貢獻了1106.46萬元收入,雙方合作內容為EGFR-T790M液體活檢服務,而該服務正好是用于檢測與泰瑞沙治療相關的靶向基因突變情況。
來源:招股書
2023年年報顯示,睿昂基因除了向阿斯利康提供T790M液體活檢服務,公司還在肺癌三代耐藥C-MET檢測(ddPCR)方面也將借鑒T790M模式與阿斯利康開展深度合作。
來源:2023年報
2024年10月30日晚,阿斯利康(AstraZeneca)在官網宣布,公司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主席及中國總裁王磊正在中國配合調查。并且,多位與騙保案相關的企業高管也被報道正在接受監管機構的調查。
但截至目前,無論是睿昂基因還是政府官方并未公開透露熊慧姐弟是否與阿斯利康騙保相關,也并未公開睿昂基因在其中的作用。最終的結果只能繼續等待官方的報道了。
業績持續下滑
近幾年來,睿昂基因業績出現較大變化。
自2012年成立到2021年登陸科創板的這10年里,睿昂基因通過自研、合作、收購等多種方式,使其業務范圍逐漸由PCR領域拓展到基因芯片、免疫診斷以及第三方醫學檢驗等領域。
2019年睿昂基因業績終于迎來爆發。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6億元,同比增長13.83%,歸母凈利潤為3595萬元、同比漲幅超過140%。
進入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為睿昂基因帶來新的業務機遇。旗下子公司思泰德承接了大量新冠病毒檢測業務,推動公司業績實現連續三年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睿昂基因營業收入分別為2.85億、2.91億、4.24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71.35萬、4733.26萬、4047.36萬。
然而,這種情況隨著新冠檢測業務的急劇縮減,睿昂基因業績出現了大幅下挫,營收、凈利潤雙雙下降。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再度下滑至2.58億,同比下跌39.14%,歸母凈利潤則大幅縮減至793.1萬元,更是同比下跌了80.41%。
數據來源:同花順
2024年睿昂基因業績再度出現惡化。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1.90億元,同比下降4.62%;歸母凈利潤572.73萬元,同比大幅下降69.58%。
其中,第三季度睿昂基因營業收入5483.92萬元,同比下降23.04%;凈利潤為-349.45萬元,同比降幅高達234.74%。凈利潤的大幅下降以及單季度業績的下滑,增加了公司未來的不確定性。
來源:公司三季報
關于業績變化的原因,睿昂基因在三季報中解釋為,公司第三季度受突發事件的影響當季度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23.04%,9月單月營業收入已經基本恢復至突發事前水平,但前三季度較去年同期仍下降4.62%。
今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同比均超過10%,且受醫療行業不景氣影響,應收賬款信用減值損失較去年同期上升384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29.03%。導致公司凈利潤下降較多。
現金流方面,睿昂基因前三季度的凈現金流為-2453.22萬元,其中,經營性現金流3259.96萬元,投資性現金流-3683.48萬元,融資性現金流-1976.61萬元。
公司經營效率方面也出現了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睿昂基因總資產周轉天數高達1466天,與上年同期持平,但遠高于2022年同期的974天,資產利用效率較低。同期存貨周轉天數從2022年的130.3天上升至331.9天,反映出公司在庫存管理方面存在問題,可能導致資金占用增加。
發展“困局”待破解
盡管睿昂基因方面宣稱,此次事件對公司的規范運作和日常運營不會產生不利影響,但情況恐怕沒有這么樂觀。
2023年,具有多年銷售經驗的何俊彥、薛愉瑋加入睿昂基因的高管團隊,職務均為副總經理。隨后睿昂基因開始推進戰略布局,曾制定了2024年“四大戰役”。其中兩項都與銷售方面工作相關。
分別是“代理商體系搭建:借助代理商加速入院,把公司的產品推廣至基層醫院”、“銷售管理能力提升:聘請咨詢公司為管理團隊開展相應的培訓,并對銷售體系進行改革,細化了銷售人員的職責,提升了銷售人員的專業能力”。
如今,隨著何俊彥、薛愉瑋辭職副總經理,上述工作結果會受到何種影響尚待觀察。
此外,睿昂基因在研發投入方面略顯不足。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僅為0.47億,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個百分點。同花順數據顯示,行業平均水平為1.08億元,睿昂基因的研發投入處于較低水平。
研發投入不足可能導致睿昂基因在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方面落后于競爭對手,影響其市場地位和盈利能力。
熊慧在腫瘤檢測方面的能力無可否認,然而她此次被抓后,勢必也會對睿昂基因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她主要負責的項目和產品推進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
8月30日,睿昂基因宣布終止了自2022年就在推進的4.5億元可轉債發行計劃,而原本這些融資是用來建設分子診斷試劑產業化項目,以及分子診斷試劑研發中心項目。
來源:公司公告
此外,基因檢測行業競爭日益激烈,面對諸如華大基因等強大競爭對手在研發投入、市場份額、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的優勢,睿昂基因承受著巨大壓力,其市場份額也面臨被蠶食的風險。與此同時,行業內產品價格持續下滑,而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斷攀升,嚴重的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
在談及全年業績目標和產品目標能否按計劃完成,睿昂基因董秘曾表示,目前無法評估,請投資人關注后續公告。
睿昂基因的事件無疑是一個深刻的警示,強烈地提醒著所有行業參與者,無論處于何種發展階段,誠信與合規始終是企業穩健發展的基石。
未來睿昂基因能否繼續守住其市場份額,以及未來發展迎來重大突破。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