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財險可能將迎來“將帥”雙雙待補位的局面。
文/每日財報 栗佳
近段時間以來,不少保險公司接連上演“走馬換將”戲碼。據《每日財報》不完全統計,進入三季度以來,涉及保險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臨時負責人等核心高管的變更就多達20人次。
在此輪人事變動中,既有涉及到頭部大型上市保險公司,也有不少中小型保險公司。其中,中小險企的人事更迭更加頻繁,“將帥”更換邏輯也各有不同,備受市場關注。
細分行業來看,相較于壽險市場一眾中小險企高管人事更換的波瀾不驚,近期財險業“一二把手”卻迎來一波又一波更迭潮,似乎沒有畫下休止符之勢。
10月10日,北部灣財險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董事、董事長秦敏的辭職報告。秦敏因工作調動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董事會戰略與投資決策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會提名薪酬委員會委員等職務,該辭任自報告正式送達董事會之日起生效。也就是說,辭職后,秦敏將不再擔任北部灣財險內部任何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總經理王建偉的任職資格也將于今年年底到期,如今距離其任職到期僅剩兩月有余,這意味著北部灣財險可能將迎來“將帥”雙雙待補位的局面。
秦敏卸任后“一把手”待補位 “二把手”王建偉任職屆滿
根據履歷,秦敏是于2021年6月以擬任董事長的身份進入北部灣財險的,僅過了三個月,其董事長任職資格正式于當年9月7日獲得監管核準。如此算來,直至此次工作原因辭任,秦敏在北部灣財險度過了三年時光。
據悉,現年55歲的秦敏,并非出身于保險業,而是擁有極為豐富的金融市場管理體系及國有企業管理工作經驗。在早年畢業于廣西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專業,獲得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之后,秦敏于1993年7月開始在北海實業開發有限公司供職;三年后,1996年8月他開始轉換職業賽道,進入到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任職,先后經歷財務處科員、副主任科員,人事教育處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等職;隨后調任至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金融辦工作,2003年8月至2014年2月,先后擔任金融辦公室主任科員,金融辦資本市場處主任科員,金融辦證券期貨處副處長、處長,金融辦銀行處處長、金融辦銀行保險處處長等職。
隨后,從2014年3月份起,秦敏先后出任過廣西賀州市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正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桂東電力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國海證券董事,廣西七色珠光材料董事,廣西廣投能源黨委副書記,以及廣西永盛石油化工董事長等多個高層管理職務。
從秦敏過往擔任高管的公司背景來看,大多都為地方政府企業,且與廣西投資集團有關。其中,正潤集團、廣西廣投能源的控股股東為廣西能源集團,其同樣還間接通過廣西能源股份來持有廣西永盛石油化工14%股權,而廣西能源集團背后大股東實為廣西投資集團。同樣的,國海證券背后所站著的第一大股東也為廣西投資集團。
根據最新股權結構,廣西投資集團旗下子公司廣西金融投資集團即為北部灣財險的并列第一大股東,與廣東鴻發投資集團各持股20%;緊隨其后的則為廣西交投,持股比例19%。此外,持股比例超5%的還有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廣西長江天成投資集團、廣西平鋁集團,以及廣西機場管理集團,分別持股12.67%、10%、6%和5%。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秦敏曾在北部灣財險控股股東方多個子公司中都擔任過董事、黨委書記、總裁等多個核心管理崗位。換言之,2021年6月秦敏“空降”至北部灣財險,可以看做是該公司大股東方對旗下控股公司的一次較為尋常的人事調整。
不過,結合當時正值北部灣財險在5年持續盈利后陷入業績再度虧損這一重要背景來看,秦敏赴任該公司“一把手”,更頗有臨危受命之意,寄希望于其能夠引導北部灣財險提振業績,重回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除董事長秦敏外,北部灣財險彼時還對其他諸多高管成員做了一系列調整,尤其是對“二把手”進行了重要更換。當時,在來自股東方所提出的“要堅持市場化原則,推進機構人事改革”的建議下,北部灣財險就曾向市場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企業高管市場化選聘,而通過兩個月的公開招聘,曾在華安保險任副總裁的王建偉被最終指定為北部灣財險總經理。
根據彼時的公告,2022年1月6日,陳山辭去北部灣財險總經理、首席投資官職務,改由王建偉“接棒”,出任臨時負責人,其總經理任職資格于2022年6月21日正式獲批轉正,任期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在此之后,王建偉還先后在2022年10月、2023年5月獲批擔任北部灣財險首席風險官、合規負責人要職。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70后”的王建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從學院派轉型到保險行業實戰派的財險“老將”,今年剛滿53歲,畢業于湖南大學金融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其早年畢業后就一直留校在金融保險系任教,隨后則進入到華安財險工作多年,曾先后擔任過華安財險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山西分公司臨時負責人、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福建分公司總經理、浙江分公司總經理,副總裁等諸多要職。
目前,秦敏董事長3年任期屆滿,董事會將選舉新的執董,而作為北部灣財險的社招總經理,王建偉的任期也即將屆滿,接下來是否會續約?短期內,該公司“一把手”待補位,“二把手”是否又存在著變數,值得我們期待。
保費規模增長可觀 但難解盈利不穩難題
作為一家成立于2013年為首家總部設于廣西且業務深耕在“兩廣”及西部地區的全國性法人保險機構,北部灣財險可以算得上是一顆耀眼的新星。其背后依仗的一眾股東基本都是地地道道的廣西本地公司,且股東涵蓋了金融、交通、鋼鐵、港航、汽車、房地產等多個行業。而在股東們的持續助力下,北部灣財險注冊資本從成立之初的僅有6億元一度猛增至2014年的15億元,并延續至今。其擴張步伐也相當迅速,目前有廣西、廣東、深圳、貴州、四川這5家省級分公司。
然而,近些年來,該公司經營業績卻呈現出較大的不穩定性和波動性,經歷了從迅猛增長到陷入虧損,再到實現盈利的劇烈震蕩過程,就如同坐上過山車一般起伏不定。
追溯北部灣財險自成立以來這11年的業績,保費規模實現一步步穩步增長,從2013年的3.27億增長至2023年末的37.3億元,但是在這期間的2020年-2022年的三年里,該公司因償付能力下行的原因,保費收入卻沒能再維持高增長模式,而是努力維持在36億元上下水平,直到2023年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其保費規模終于跨上新臺階,取得了37.3億元,同比增長3.6%的好成績。
凈利潤方面,自剛成立后的前三年里,北部灣財險一直是虧損的,凈利潤分別為-1.71億元、-1.73億元、-0.97億元。2016年開啟了連續長達5年的賺錢盈利時間,2016-2020年,分別實現凈利潤0.45億元、0.8億元、1億元、0.05億元、1.06億元,五年時間共計盈利約3.36億元。
但好景不長,2021年、2022年,北部灣財險再次陷入虧損,凈利潤分別為-1.59億元、-0.99億元。2023年得益于賠付率的下降,該公司成功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0.46億元,而要知道,正是在這一年,北部灣財險當年的??綜合成本率為99.66%,同比大幅壓降了6.5個百分點,實現了承保盈利,而且承保盈利水平還優于行業中位值。其中,車險綜合成本率降至97.7%,這在業內同樣也屬于非常優秀的水準。
步入到全新的2024年,盡管公司加大了對車險業務的拓展力度,但由于非車險業務的下降,導致今年上半年其整體保險業務收入出現了滑坡,僅為19.68億元,同比下滑4.74%。這一點在簽單保費方面有所體現,截至今年6月末,北部灣財險實現簽單保費規模19.2億元,同比下降6.71%。其中,車險簽單保費9.22億元,同比增長14.11%;其他非車險前五大險種的簽單保費規模為9.33億元,同比下降19.43%。
投資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北部灣財險投資資產賬面價值為32.9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78%。進一步來看,在這些投資資產中,北部灣財險主要投資邏輯重點放在了保險資產管理產品上,當期賬面價值高達10.76億元,占比總賬面價值的32.65%;其次則是金融債券和權益投資,分別為8.81億元、5.51億元,同期占比分別為26.73%、16.72%。
不過,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像許許多多中小保險公司一樣,北部灣財險在負債端的成本相對較高,迫使其通過信用下沉和投資權益類資產來追求更高收益。然而,高收益往往伴隨高風險,這些投資選擇蘊含了較大的不確定性。
于是,在受近一年來權益市場震蕩波動的影響下,以上北部灣財險所持有的投資資產收益出現了一定下行,上半年投資收益率為1.79%,同比下降了13個基點;綜合投資收益率更是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210個基點至僅有的0.7%。
此外,在綜合費用率同比壓降1.15個百分點和綜合賠付率同比增長2.16個百分點相互作用下,使得今年上半年北部灣財險綜合成本率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01個百分點,至101.79%。
在投資收益不佳和綜合成本率居高不下的雙重壓力下,北部灣財險盈利端承受了一定壓力,上半年僅實現凈利潤 0.1億元。
超三分之一股權被質押?突遭65萬高額罰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高管人事動蕩和經營業績壓力徒增下,北部灣財險的股權質押拍賣,以及近期因內控問題而被監管處罰等事項,同樣也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今年以來,作為該公司第五大股東的廣西長江天成投資集團,就曾在3月份、5月份和9月份,分三次將所持有的北部灣財險14595萬股的股權(占其所持股權的97%),拿到阿里拍賣平臺上進行公開拍賣,而前兩次拍賣則均以流拍而告終。直到剛剛過去的9月份,廣西一家國有企業---廣西國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2.028705億元起拍價拿下了這部分股權。
根據股權穿透,廣西國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由廣西國宏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而該公司背后最終實控人則為廣西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際上,北部灣財險實際控制人同樣也是廣西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也就是說,目前廣西國資對北部灣財險的控制力度和話語權在不斷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北部灣財險目前有超三分之一股權處于質押狀態。除剛剛提到的廣西長江天成投資集團所持1.5億股全部處于質押狀態外,還有第二大股東廣東鴻發投資集團所持3億股,占比20%,以及第六大股東廣西平鋁集團所持9000萬股,占比6%,均處于質押狀態。三家股東合計質押股權5.4億股,占全部15億股股份的36%。
對于質押股權的情況,北部灣財險曾表示,因廣東鴻發投資質押股權比例超過50%,公司已根據監管要求限制其相關表決權,督促股東遵守承諾盡快解押或壓降質押比例。
除了股權問題外,就在近期北部灣財險又因內控問題遭到監管部門嚴厲處罰,而再次被推至輿論風口。
在董事長秦敏辭任一天后,10月12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最新消息,北部灣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因“財務數據不真實”和“未嚴格執行經備案的保險條款和費率”兩項違規行為,被深圳監管局處以65萬元的罰款。
與此同時,該處罰還涉及到分公司五名管理人員蔡啟凡、吳海輝、王俊鵬、葛鋒和黃劍鋒,共計罰沒24萬元。
可見,以上種種難題,對于當下的北部灣財險現任高管團隊而言,身上的重擔難言輕松,而接下來將由誰挑起新一任掌門人“大梁”?其又能否帶領北部灣財險改善業績,重回往日高增時光,仍值得我們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