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沖港交所 健康之路真的“健康”?
文/每日財報 呂明俠
近日,互聯網醫療企業健康之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健康之路”)再次向港交所遞交IPO文件,以建銀國際為獨家保薦人。健康之路于6月24日獲中國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擬發行不超過約1.09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此前,公司曾于2023年6月13日、12月29日兩次遞表港交所。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數字健康醫療服務市場規模由2017年的110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600億元,期間復合增長率為52.8%;預計2025年將增至3148億元,自2021年起的復合增長率可達51.3%,到2030年或進一步增長至1萬億元以上。
雖然憑借數字醫療的東風,健康之路的經營規模得以快速增長,但是公司的利潤水平波動較大,毛利率出現下滑且對主要客戶的依賴程度較高。
且隨著更多玩家加入,健康之路面臨一個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健康之路的綜合實力有待進一步驗證。
百度的雙重身份
早期健康之路受到了不少資本青睞。IPO前,健康之路一共完成了4輪融資,其中2014年A輪融資時,百度斥資6000萬美元通過旗下百度(香港)投資了健康之路,百度一躍成為健康之路第二大股東。截至2023年6月末,百度持有健康之路12.46%股份。
此后,健康之路又收獲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上海界佳、上饒國資、美尊仁和等。據2023年7月最后一輪融資計劃,健康之路估值約4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除了股東的身份外,也是客戶。
2020-2022年,百度為公司貢獻收入0.36億元、0.51億元,0.25億元,分別占當期全部營業收入的19.4%、11.7%、4.4%,采購的服務均為科普內容解決方案。不過,健康之路來自百度的收益占比逐年降低。
同時,健康之路與百度網訊簽訂了“體檢線上預約服務合作協議”、“醫療資訊線上預約服務合作協議”,百度網訊同意通過在百度線上搜尋平臺上接入健康之路服務,展示及推廣公司體檢線上預約服務及醫療資訊線上預約服務。健康之路須向百度網訊支付傭金或技術服務費。
另外,健康之路還向百度網訊購買百度云服務等。報告期內,健康之路支付百度云服務的金額分別為250萬元、120萬元、120萬元及8萬元。
造血能力羸弱
從時間線來看,醫護網完全可以稱為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的先驅者,健康之路最早成立于2001年,名為人人健康。作為福建省地方政府的公共便民服務項目的一部分,彼時的健康之路推出了醫療服務線上預約掛號平臺“醫護網”。
自2001年起,健康之路為個人用戶提供數字健康醫療服務,但服務C端用戶并沒有為其業績帶來太大的突破。
2015年,健康之路啟動B端業務,進軍數字健康企業服務市場,主要是為企業及機構提供IT解決方案及數字營銷方案。
截至2024年7月底,健康之路平臺上的注冊個人用戶數量已增加至1.96億人,注冊醫生數量增加至87.93萬人,與平臺連接的醫院數量也增加至1.17萬家。
但依舊難改公司營收增速放緩、業績接連虧損的事實。
2021年-2024年H1,健康之路營收分別為4.31億元、5.69億元、12.44億元以及6.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94%、118.7%、14.5%。
相對應地,報告期內,健康之路分別產生凈虧損1.55億元、2.56億元、3.14億元及5727.5萬元,前三個完整年度合計凈虧損7.25億元,報告期內合計凈虧損7.8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之路并非實實在在的虧損經營,其賬面虧損數據大多為此前融資中產生的可贖回負債賬面值變動,剔除這一影響,公司經調整凈利潤仍然表現平平。調整后分別為49萬元、2392萬元、3941萬元、1484萬元。
除業績隱憂外,公司盈利水平亦呈下降趨勢,整體毛利率分別為40.2%、43.2%、32.0%和30.0%,同期,凈利潤率分別為0.1%、4.2%、3.2%和2.4%。
如何“突破自我”?
從行業視角來看,健康之路面臨的挑戰也不少。健康之路上半年6個億的營收規模難以具有競爭性。以京東健康為例,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83億元人民幣,幾乎是健康之路的40倍還多。圍繞主業做減法的平安好醫生,上半年的營收也有20.9億元,是健康之路的3倍還多。
當前,互聯網醫療賽道競爭日趨激烈,眾多參與者都希望憑借更具有優勢的解決方案占據市場,并為了提升企業影響力,實施“燒錢”戰略大舉營銷,而健康之路也未能避免。
期內,健康之路的銷售開支分別達到1.26億元、1.47億元、2.12億元及0.99億元,三年內翻倍增長。2021年至2023年,公司銷售開支中,廣告及營銷開支的金額分別為1.05億元、1.31億元及1.87億元,占銷售開支比例超過八成。
雖然乘上了數字醫療的東風,增長較快,但遠不及本身具備較強電商基因的京東健康及阿里健康的銷售規模,健康之路的醫藥電商業務還要走一段很長的成長之路。
因此,健康之路如何守住“陣地”?面對眾多巨頭的“圍追堵截”,資本市場是否對健康之路也擁有十足的信心,《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