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茶百道上市之后,由于業績表現不佳,導致股價持續下跌,這不僅影響了自身的資本信心,也讓新茶飲企業未來的資本化之路充滿了坎坷。
“特別是當行業內的領先品牌,如奈雪的茶和茶百道,上市后股價表現不佳時,這可能表明市場正在重新評估新茶飲行業的價值和潛力。”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表示,新茶飲行業的股價下跌和市值縮水可能確實反映了資本市場對行業泡沫的擔憂,“不過是否已完全戳破了泡沫,還需要根據行業后續的發展和市場反應來綜合判斷。”
日前,茶百道發布了盈利預警,2024年上半年錄得經調整凈利潤約3.8億元至4.1億元,較2023年上半年下降不超過36.45%;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約2.2億元至2.5億元,較2023年上半年下降不超過63.03%。
對此,茶百道方面表示,考慮到消費者習慣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而改變對茶百道造成的影響,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加大對加盟商的政策支持以及向加盟商出售貨品及設備的優惠力度,以及增大了整體市場投入費用。
與此同時,茶百道方面強調,根據本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經審核之綜合管理賬目及現時可得資料所作出之初步評估,董事會認為本公司的整體財務狀況及營運仍然穩健,并對本公司的長遠增長及發展充滿信心。
據悉,今年4月,茶百道才成功地敲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即登陸H股,也就是說,這是茶百道上市之后的首份業績報告,利潤下滑幅度之大,著實讓投資者驚詫不已,但業內人士卻認為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目前來看新茶飲的價格戰并非惡性競爭。”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提到,“頭部新茶飲品牌的供應鏈已經很完整,也顯現出強大的品牌效應、規模效應和粉絲效應,當下行業正加速洗牌,預計在2025年會步入品牌格局固化階段。”
“新茶飲行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之中,卷入了太多的品牌,至今沒有出現任何絕對的龍頭企業,導致市場份額較為分散,而且在多品牌林立的情況下,價格戰就是在持續惡化,導致各個企業的生存環境趨于惡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茶飲企業很難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快消行業分析師康定平表示,新茶飲行業已經告別黃金時代,疊加不健康的標簽以及惡性的價格戰,未來行業發展不容樂觀,“新茶飲行業必須經過幾輪洗牌之后,最終剩下幾家大品牌繼續耕耘,并做好全產業鏈品質管控,才能讓行業恢復到良性發展之中。”
7月3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公布了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北京市市場監管系統食品安全大檢查結果。結果顯示,茉酸奶有20家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蜜雪冰城有9家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華萊士、田老師紅燒肉、小谷姐姐、茶百道、鮮芋仙、楊國福麻辣燙、張亮麻辣燙、醉面等發現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的門店數量分列3到10位。包括使用過期40余天的原料;更換效期標簽或根本不使用效期標簽;偷工減料,不嚴格按照配料表足量放料;不要求工作人員健康證等。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新式茶飲品牌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的原因主要還是在尋求規模拓展的連鎖經營高速發展中放松了食品安全管理和運營督導所致。
像茶百道、霸王茶姬這樣的新式茶飲品牌要實現”舌尖安全“,除了在食品生產、現場制作與售賣環節嚴格執行標準化的食品安全流程之外,還需要在門店標準化運營中加強食品安全督導,始終把事關消費者切身利益的食品安全當作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和高壓線,另外還要加強食品安全行政監督以及加大消費者自我維權的壓力,如此綜合治理才能真正作到新茶飲的“舌尖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新茶飲企業發展過程之中的伴侶,這個問題不得到徹底解決,就不會誕生真正意義上的大龍頭企業。“康定平指出,茶百道在利潤水平上表現尚佳,且毛利率的提升空間有限,同時凈利潤率的下滑趨勢也不容忽視,這可能會對投資者的信心產生一定的沖擊,“當前,奶茶市場已經日趨飽和,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類奶茶店,頭部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行業的發展空間以及奶茶企業的成長性都面臨著一定的限制。”
企查查顯示,王霄錕、劉洧宏兩人合計持股82.73%,為茶百道的實控人。截至8月22日收盤,茶百道的股價在6.33港元左右,市值不到94億港元,與上市當天17.5港元的發行價相比,已經蒸發六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