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無銹缽
在創業者的圈子里,如果要找一個公認的理想主義者,羅永浩可能是大多數人口中的答案。在如今人人熟知的“帶貨主播”身份之外,很多人對這位理想主義者的最初印象,依舊停留在那個對設計有著非凡執念的產品經理。
“我感覺他(葉洪新)對產品比較偏執吧。我見過很多好的產品經理都是這樣的,包括大家認為最不擅長表達或最不喜歡表達的人,聊到自己真正熱愛的那個領域的時候都是這個樣子。”在近期和徠芬品牌創始人葉洪新對談后,羅永浩似乎找到了另一個與自己一樣“偏執”的人。
關于羅永浩,他身上那股極致的產品主義,早已經在昔日那段轟轟烈烈的歲月中為人們所熟知。相比之下,葉洪新這個名字或許并不那么“如雷貫耳”,但這并不妨礙他一手創立的徠芬,在過去的幾年里,以絕對優勢成長為小家電賽道的頂流品牌,并成為了無數年輕人心目中新一代“中國制造”的代表。
一個是從手機到AR領域的連續創業者,另一位則是小家電賽道新銳品牌的創始人,無論是從業經歷,還是行業背景來看,羅永浩與葉洪新似乎都并沒有交集,但為何能英雄相惜,推心置腹?
如果認真看完這將近1小時的深度訪談,人們或許能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盡管所屬賽道不同,但羅永浩和葉洪新的身上,其實有著非常顯著的共通點——他們都是追求極致的產品經理,也都是有著長遠理想的創業者。
科技圈最擅長的就是講故事與造勢,但比起夸張的PPT概念,羅永浩和葉洪新聊的更多的話題,是關于產品、初心和理念。
而對于葉洪新和徠芬來說,這種思考一次又一次地以“一支掃振電動牙刷的誕生故事”被反復提及。電動牙刷,這一在中國市場已并不新鮮的賽道,據不完全統計,已涌入了數百個品牌,作為新人跨界的徠芬為行業帶來了什么?又改變了什么?
1、極致產品力開創電動牙刷“標桿產品”,徠芬憑什么做到?
“有必要把一款牙刷做的這么高級嗎?”
這是徠芬掃振電動牙刷帶給羅永浩的第一印象。
作為數碼科技行業公認的“毒舌”先生,羅永浩的點評生涯貢獻過諸多讓品牌方“坐立難安”的金句。相比之下,徠芬出品的這支電動牙刷,則是為數不多讓他給出“驚艷”評價的產品。
什么樣的產品能夠擔當起如此之高的評價?
這背后,不得不提到徠芬在這一支小小牙刷上,所凝聚的極致“技術力”和“產品力”。
盡管同飛機、汽車產業的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語,但這并不意味著,一支電動牙刷的技術迭代可以被人們輕視。事實上,在極致追求和創新科技的加持下,電動牙刷一樣可以為用戶帶來全新的生活體驗。
這一點,也由徠芬在掃振電動牙刷上的“開創性”實踐所印證。
眾所周知,最科學的刷牙方法,是由全球牙科學界所公推的“巴氏刷牙法”。但受電機性能所限,巴氏刷牙法的顫動、大幅拂刷動作根本無法在傳統電動牙刷產品上完整實現。與此同時,由于電機無法感知刷頭的位置和壓力,傳統的電動牙刷只能通過各種機械限制的方法,保持系統整體的穩定性,這也讓牙刷本身顯得不夠“靈動”和“智能”。
猶如發動機之于汽車,電機性能直接決定著電動牙刷產品的核心表現。而電機研發絕對不是增加轉速、提高功率那么簡單,要做到從根本上解決電動牙刷使用過程中的諸多傳統問題,電機的結構必須要重新設計。
基于這樣的思考,徠芬自研創新了伺服系統,將應用在機械臂和無人機等高精機器上的伺服電機引入到電動牙刷上,一舉改寫傳統電動牙刷的性能極限,實現了精準的大擺幅掃振一體,打開了電動牙刷品類全新的想象空間。
同時,首次在電動牙刷上使用了兩顆霍爾傳感器,解決了傳統電動牙刷無法掃動和動力衰減這兩大問題。
可以說,正是得益于徠芬所開創的60°大擺幅掃振一體功能,衛生領域長期科普的“巴氏刷牙法”,終于不用再因麻煩而被束之高閣,而是可以伴隨徠芬掃振電動牙刷一道,成為用戶清潔口腔的日常習慣。
上述技術和行業層面的開創之外,極致的產品細節追求,和出色的制造工藝,也讓徠芬的電動牙刷產品在美學質感和使用便捷性上,堪稱行業標桿產品。
被開箱時的產品質感所驚艷到的,不止有羅老師,同樣還有電商平臺評價頁面的萬千用戶,不少人都表示,徠芬的這款產品,是他們用過最好用、也最漂亮的電動牙刷:
“遮掉logo,你會以為買到了蘋果的新產品。”
從這個角度來說,徠芬掃振電動牙刷產品的推出,不僅彰顯著徠芬極致的產品力,同樣也是品牌助推電動牙刷走向日常生活,成長為超級單品的一次積極嘗試。
2、引領品類發展,徠芬如何把電動牙刷行業“重做一遍”?
在這基礎上,另一個問題也隨之而來:
在高速吹風機領域積攢了一定的口碑后,面對琳瑯滿目、品類眾多的小家電市場,徠芬為何會選擇從電動牙刷品類切入,并展開新的故事?
這背后,正如葉洪新在訪談中所說的那樣:
“對產品的探索,尋找好的解決方案,本身就是造物者的一種追求。”
縱觀消費者的衣食住行,牙刷品類,雖然是競爭非常激烈的紅海市場,但同樣也是最亟需革新的行業。
在汽車、家電等一切產品都被高技術和互聯網重構的當下,牙刷可能是為數不多還沒有“接電接網”的品類:
一方面,絕大多數消費者還在使用手動牙刷。
中研產業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的電動牙刷普及率僅有5%。對比,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電動牙刷普及率均超過15%,甚至部分達到40%以上,二者差距明顯。
另一方面,部分入局的電動牙刷品牌也“卷錯了方向”。
對此,西南證券在研報中指出:
電動牙刷結構簡單,技術門檻較低,因此吸引各類品牌參與競爭。而正是由于由于缺乏技術壁壘,造成了同質化嚴重的現象。
從卷刷頭材質、參數,到在牙刷機身上嵌入智能屏幕,再到卷續航,充電十分鐘就能超長待機……這些細節雖然也能讓用戶感覺到差別,但歸根結底,并不是電動牙刷的“核心競爭力”。
正如手機用戶不會因為參數好、充電快就去盲目購入一樣。回到“第一性原理”,電動牙刷這一品類的發展本質上是源于用戶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品牌應該回歸消費者本質,思考如何解決消費者的“口腔焦慮”。唯有回歸用戶口腔清潔需求和使用體驗,實現省心、科學刷牙的產品,才能得到用戶的長期認可。
要實現這一目標,行業迫切的需要一位真正的變革者、引領者。
在這方面,?徠芬給出的答案,正是用中國制造的高端經驗,把電動牙刷行業“重做一遍”。
過去,一代中國品牌留給消費者的印象,更多是供應鏈層面的整合者。而徠芬所代表的新一代中國制造品牌,則是在基因層面,就具備著追求科技、創新研發的底色。
這一點,早在昔日高速吹風機市場的成功故事中,就已得到了彰顯。
不同于絕大多數中國制造品牌“先代工,再自主”的發展模式,徠芬從成立之初,就全力專注于產品技術的研發,甚至最初兩年沒有任何產品上市,直到在電機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后,這一品牌才于2021年推出自己的第一款高速吹風機產品。
今天的家電市場上,徠芬不僅是業內極少數真正可以在性能上媲美國際大牌的品牌,更是為數不多具備自研、自產電機能力的品牌。
這種對技術創新的“執念”,也在電動牙刷品類中得到了傳承。
今天,在徠芬小巧的電動牙刷機身內,所搭載的伺服系統、雙電芯鋰離子電池均為定制設計,高達66000次/分的最高振頻、440gf.cm的最高扭矩,已經大幅領先同類產品,在默認設置上也確保了用戶的使用體驗。不僅如此,針對傳統電動牙刷的壽命痛點——防水性,徠芬也以高拉伸比的硅膠圈以及專利防水結構,解決了這一難題。
長期來看,正是在創新研發端的出色實力,和敢于攻克核心部件技術難題的勇氣,構筑了徠芬領先行業的技術壁壘。
這基礎上,徠芬不但能在研發環節充分領悟消費者需求,更是在制造端,有著將用戶需求落地為產品力的領先工藝水準。
以金屬外殼的連續拉伸一體成型工藝為例,該工藝不僅能讓產品外觀更具美感,還解決了傳統電動牙刷用久了藏污納垢的問題,但由于工藝難度極大且沖壓過程過于繁瑣,目前業內僅有徠芬一家愿意并敢于開創和投入產出。
在那之外,從拉伸一體成型工藝,到納米注塑工藝、陽極氧化工藝、激光微孔工藝、刷頭無銅植毛工藝,?徠芬不是在用牙刷的標準做牙刷,而是在用旗艦級手機的制造標準,用匠心級的中國制造標準賦能電動牙刷品類,把行業重做一遍。
正如羅永浩所感慨的那樣:
“用數碼工藝去做小家電是一種‘降維打擊’,它超出了消費者的想象和認知,過去,很多消費者拿一個普通牙刷可能也感覺不到什么,但如果你真的能用蘋果手機的工藝去做一支牙刷,即使偏遲鈍一點的人也能感知到其中的不同。”
3、中國新消費的技術普惠,為什么需要更多徠芬?
而從行業角度來說,徠芬此番“重塑”電動牙刷行業,也被賦予了更多價值和意義。
“用完自動擋產品的人,就不會再想碰手動擋。”
這不僅是汽車行業的消費趨勢,同樣也是驅動諸多制造品類實現數字化、自動化改革的價值原點。
從行業角度來看,徠芬用先進技術和制造實力“降維打擊”電動牙刷行業,不是為了尋求“技術壟斷”,而是為行業驅逐“劣幣”、正本清源,以技術飛輪驅動行業發展。
掃振一體作為目前最契合巴氏刷牙法的電動牙刷模式,在徠芬打出的高端開局的引領下,目前已有幾個品牌跟隨入局,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掃振電動牙刷便可成為行業的主流品類之一,加速助推電動牙刷產業的繁榮生態。
一代中國實業家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對于海爾、華為、海信這樣的初代中國品牌來說,突破國際品牌的技術封鎖,為中國制造業立身,是他們的使命;
而對于新消費、新技術浪潮所催生的新品牌來說,如何在自主研發、滿足用戶需求的基礎上,盡可能減少用戶使用產品的一切成本,優化用戶體驗,則是當前階段,擺在羅永浩、葉洪新們面前的“必答題”。
這一點,葉洪新也有著自己的理解,正如訪談中所說的那樣:
“所有的造物者都應該有個共同的想法,就是自己制造的產品,一定要讓更多人用上。”
回首過往,正是對產品技術和品質的嚴苛要求和“技術普惠”的堅定踐行,成就了徠芬吹風機行業top1的頂流成績。
如今,秉持技術普惠的理念,徠芬同樣希望盡可能減少用戶使用產品的一切成本,并同時享受極致的使用體驗。
為此,除了在研發端全方位整合巴氏刷牙法,讓用戶節約學習成本“一鍵刷牙”;徠芬還通過對供應鏈的優化,和定價的思考,不斷優化產品價格,減少用戶的經濟成本。
從二百價位檔起的產品定價,到9.9元起的無銅植毛、軟尖絲刷頭,徠芬一直致力于通過更多人能負擔的價格和人人能用好的產品,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提升全民的口腔健康狀態。
未來,這一品牌還將在持續深耕電動牙刷行業的同時,聯合醫療行業進一步完善“技術普惠也是健康普惠”的理念,在為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的同時,持續引領行業的長期發展。
正如葉洪新對自己和徠芬的定位那樣——一個終生的“探索者”:
“到一些企業做到幾千億市值,即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企業之一了,但還在嘗試做新的東西,我也希望未來能夠在某個領域里面做出點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