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3年營收、凈利雙雙大漲之后,組件龍頭晶科能源(688223.SH)今年一季度卻上演“變臉”戲碼。根據披露的一季報,晶科能源營收、凈利同比雙雙下滑,扣非后凈利潤直降八成。這背后,是產業鏈價格持續“內卷”,企業利潤空間一再受到擠壓所致。事實上,業績承壓早在2023年第四季度就已有端倪。
《眼鏡財經》注意到,晶科能源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后面。僅投產一月的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一期工程近來遭遇火災事故,該項目是晶科能源今年最重要的增量產能,預計將對2024年業績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盈利能力連續兩季“退坡”
作為行業最早布局TOPCon電池技術的企業之一,晶科能源充分享受了TOPCon技術帶來的紅利。公司2023年組件出貨中N型出貨48.41GW,占比約62%。得益于組件出貨量的增加和先進產品占比提升,晶科能源營業收入及經營業績較2022年大幅增長,實現營業收入1186.82億元,同比增長43.55%;實現歸母凈利潤74.4億元,同比增長153.2%。
這也是晶科能源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大關。
去年大漲后,今年一季度晶科能源卻掉頭向下。一季報顯示,晶科能源實現營業收入230.84億元,同比下降0.3%;歸母凈利潤11.76億元,同比下降29.09%;扣非后凈利潤1.91億元,同比下降84.34%。
晶科能源表示,報告期內,光伏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主產業鏈價格整體處于低位,不同市場利潤水平差異較大。公司作為全球化市場布局的一體化企業,在保證長期客戶履約的前提下,短期盈利水平受部分低價市場壓制。從利潤端來看,晶科能源一季度銷售毛利率同比下降4.21個百分點至9.58%。
報告期內,晶科能源實現總出貨量為21907MW,其中組件出貨量為19993MW,硅片和電池片出貨量為1914MW,總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增長51.19%。在目前光伏裝機需求旺盛和在手訂單飽滿的背景下,公司第二季度預計組件出貨量為24GW至26GW。《眼鏡財經》發現,從出貨占比情況來看,業績下滑主要是受組件價格下降的影響。
去年,光伏全產業鏈遭遇“降價潮”,第四季度硅片、電池、組件價格分別觸及歷史新低,組件價格甚至跌破1元成本線。今年以來,跌勢仍在繼續。根據InfoLink數據統計,截至一季度末,單晶PERC組件(182mm)均價為0.92元/W,較年初下滑3%;單晶TOPCon組件(182mm)均價0.96元/W,較年初下滑4%。
消息面上,近期組件投標價格再創新低。4月23日,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16GW組件集采開標,其中P型最低報價為0.74元/W,N型TOPCon最低報價為0.79元/W,HJT組件最低報價為0.89元/W。
受產業鏈價格下降影響,隆基綠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頭部企業一季度業績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天合光能歸母凈利潤5.16億元,同比下滑70.83%;隆基綠能歸母凈利潤虧損23.5億元,同比盈轉虧,降幅164.61%;晶澳科技也罕見出現了虧損,歸母凈利潤虧損額4.83億元,同比下滑118.7%。
《眼鏡財經》發現,晶科能源業績下行始于2023年第四季度。其Q4實現營收335.85億元,同比增長12.31%,環比增長6.17%;對應歸母凈利潤10.86億元,同比下滑13.97%,環比下滑56.75%。
晶科能源在投資者活動記錄表中談到,2023年四季度盈利水平主要受三季度產業鏈價格大幅下跌影響,以及國內出貨占比高,和年底去庫存工作影響。今年上半年行業盈利在觸底,主產業鏈公司盈利將分化。
另一方面,大額資產減值也是導致晶科能源出現利潤下滑的另一重要原因。一季度是光伏產業淡季,加之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跌以及技術迭代升級影響,企業資產減值壓力巨大。晶科能源Q1資產減值損失1.5億元,同比增長212.7%。
2024全年業績或受火災影響
按照經營計劃,晶科能源2024全年組件出貨目標為100-110GW,N型占比預計接近90%,年底電池量產效率目標26.5%。晶科能源稱,公司將謹慎擴產,加速淘汰落后產能。年底產能規劃分別為120GW硅片、110GW電池、130GW組件,其中N型先進產能超百GW。
《眼鏡財經》注意到,近期突發的火災事故,為晶科能源的年度目標達成蒙上了一絲不確定性。
2024年4月26日下午15時左右,晶科能源全資子公司山西晶科能源貳號智造有限公司一期切片電池車間屋面發生火情引發火災事故。目前,火災事故的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晶科能源回應稱,本次受損資產已投保了財產險,并已向投保保險公司報案,相關保險核損理賠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公司其他下屬子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
談及影響,晶科能源表示,本次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事故現場廠房、設備、存貨一定程度受損,具體損失情況正在核實評估,初步預計將對2024年全年業績產生一定影響。同時,山西基地一期因本次事故投產及后續爬坡進度將受到一定影響。
據悉,發生火災的廠房布局了晶科能源的重大項目,即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一期工程。該生產線于3月26日全線貫通,一期14GW一體化產能全線點火運轉。
資料顯示,該大基地項目位于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規劃建設年產56GW單晶拉棒、56GW切片、56GW高效電池片和56GW組件產能,總投資約560億元,是山西近年來引進的單體投資最大的產業項目。山西基地項目的建設,此前被業內稱為無異于“再造一個晶科”。
該項目共分四期,建設周期約二年,每期建設規模為拉棒、切片、電池片、組件各14GW一體化項目。二期項目預計今年第二季度投產,三期、四期項目預計2025年建成投產。項目全部達產后,可解決就業約3萬人。
對于山西基地產能進度,晶科能源此前表示,一期預計年中可以滿產;二期規劃今年7月底投產,預計年底前滿產。
自山西基地項目宣布后,從公司管理層在各公開場合的發言以及財報信息中,都能看出晶科能源對山西基地的重視。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曾對媒體表示,在擴產方面,晶科能源現在幾乎停掉了所有的投資計劃,只保留了山西的基地建設和越南的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晶科能源的負債率較頭部光伏企業本已偏高,大規模的項目投資更是帶來了一定負擔。從一季報數據看,晶科能源負債總額同比增長16.14%至954.7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72.85%。李仙德公開表示,負債率已經成為晶科能源財務最重要的一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