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象轉身擁抱新機會
文 | 蕭田
銀行股一直都是“股神”巴菲特的最愛。
1989年,美國股市中銀行、工業以及房地產行業暴跌,因為市場的極度擔心和恐懼,富國銀行的股價重挫50%。
隨后,巴菲特越跌越買,一路增持富國銀行。從1990到2000年,這十年期間,巴菲特就在富國銀行上賺到了10倍利潤。
在此后的年度演講中,巴菲特解釋持有富國銀行的原因,因為富國銀行當時是一個“三好學生”(好行業、好價格,好公司)。
當下,無論是低市盈率還是大面積破凈,中國的銀行股被大量低估,一批優秀企業也到了價值重置的“擊球區”,這給如巴菲特一樣的價值投資者帶來了機會。
而在一眾股票當中,由中國平安孵化出的陸金所,積極多元化轉型,聚焦更具遠景和想象力的小微貸款和消金業務,并在資本市場對銀行股冷淡的大環境下,一如既往通過大膽特色創新,修煉兼具金融與科技雙重屬性的企業內功。
擁抱新業務、打開天花板、深挖護城河,可以說,陸金所符合“三好學生”的每一個標準。
1、拋開“包袱”,擁抱“新機會”
陸金所控股早已經不是大眾認知中的“陸金所”了。
作為昔日全球最大的P2P平臺,幾乎完全放棄了線上財富管理平臺的屬性,在吸收了平安普惠龐大的線下隊伍及信貸資產后,陸金所已經成為一家專業化零售信貸服務提供商。
“服務提供商”是準確理解陸金所核心業務的關鍵詞。
招股書顯示,目前陸金所旗下有著兩大業務主體——小微貸款業務和消費金融業務,分別由平安普惠(融資擔保牌照)和平安消費金融公司(消費金融牌照)開展。
在小微貸款業務上,與傳統銀行在普惠型小微信貸上的不同側重點,傳統金融機構更傾向于向法人授信,而陸金所控股則是貸款給企業所有者,貸款給個人。
這樣的客群定位無疑是獨一無二的。
此前,由于這一群體經營規模較小,雇員少,廣泛分布于不同行業及地區,再加上平均壽命短,通常無法提供抵押品,亦不具備穩定的現金流,所以很少有金融機構涉及。
陸金所不僅啃下了這塊“硬骨頭”,還成功將小微貸款業務做成了主要業績貢獻來源。
據陸金所回港的招股書顯示,2022年底,平安普惠大約82%的貸款余額來自小微企業主,平均貸款期限在38個月以上,無抵押貸款件均為24萬元,有抵押貸款件均為44萬元。
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
而為了平滑經濟周期帶來的單一業務風險,陸金所非常務實地推進多元化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旗下消費金融業務。
平安消費金融公司雖成立較短,于2020年成立,但僅在兩年時間里,發放貸款總額從2020年的6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446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161.95%;消金貸款余額借款人數量也從2020年16.8萬人增加至2022年的130萬人。
2023年,消金業務成了陸金所重點發展的業務之一。?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消費金融業務新增貸款達206億,環比、同比分別增長15.3%和48.5%。
截至第三季度末,消費金融貸款余額累計達361億,較上季度末增長9.9%,較上年末增長29.4%;消金貸款不良貸款(NPL)率由6月30日的2.2%下降至1.9%。
不久前,陸金所控股董事長兼CEO趙容奭表示,陸金所控股將進一步發展消費金融業務,并專注于小微信貸服務和消費金融業務之間的產品多元化和交叉銷售,以更好滿足客戶需求。
無論是專注小微貸款業務,還是大力發展消費金融業務,大象轉身的陸金所正在拋棄過去的包袱,轉而擁抱當下的新機遇。
從市場長期方向來看,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韌性所在,事關就業和民生,金融機構助力小微發展活力更足,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將是未來很長時間
與此同時,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中的重要一環,消費金融作為推動我國消費發展的重要動力,整體規模體量相當龐大。
這也意味著,在一個蓬勃向上的行業里,陸金所與時代發展同頻,潛力無限。
2、大象轉身后的想象空間
客觀而言,2023年以來,因為獨特的市場定位和外部環境變化,以及陸金所內部主動戰略調整等諸多因素影響,由此造成了凈利潤下滑、不良率提升等,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股價表現。
但從長遠來看,陸金所的業績正在低谷回升期,未來的業績增長空間巨大。
當前,行業存量競爭,面對流量見頂、獲客難度加大、利差下降、競爭加劇、監管趨嚴等外部環境,各金融機構也都陷入到了內卷。
而陸金所的客群匹配、業務模式都是獨一份的存在,反而成為了破圈的關鍵。
就以客群來說,陸金所控股經營著一批規模不上不下、需求復雜、營銷獲取相對較難的線下小微企業主客戶。
這批客戶在傳統金融機構相對較難獲得中大額貸款,在應急時、補充時、周轉時需要成本可承擔的信貸服務,但他們風險更高、風險識別難度更大,所以互聯網平臺的授信模型又不足以為他們提供足額的補充服務。
為了充分覆蓋分散經營的小微企業主,平安普惠擁有數萬人的線下獲客、服務隊伍。
如果說互聯網平臺做信貸是數據驅動,傳統銀行是網點驅動,那么平安普惠的核心模式則是隊伍驅動。 公司擁有線下數萬人的直銷隊伍及數十萬平安壽險代理人隊伍推薦,與中國平安同源的強大執行力也成為這支隊伍獲客能力與效率的有效保障。
這些獨特的資源稟賦讓陸金所在它的細分目標市場,累計服務了超過1900萬客戶。?這也是任何一家銀行或互聯網平臺都無法撼動的堅實壁壘。
按灼識咨詢預測,中國小微企業貸款規模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84.9萬億元,預計假設為2022-2026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1.0%(前值為12.7%),即便將這一假設更保守調低至9.0%,預測值也達到了77.4萬億元。毋庸置疑,這是一塊無比巨大的市場。
而在2022年,陸金所控股的貸款余額在這塊市場中的份額不過1.0%,想象空間仍很大。
更為關鍵的是,為了與這個客群匹配,陸金所還發揮自身融資擔保牌照優勢,推進“100%擔保模式”,即完全由平安普惠擔保進行增信。
近年來,宏觀經濟的壓力對于小微企業的影響尤為嚴重,信貸資產質量的惡化帶來第三方增信成本提升,但小微企業經營本就捉襟見肘,信貸機構難以將更高的增信成本轉移給小微企業,極大地限制了平安普惠的信貸業務擴張。
陸金所于是利用自身的牌照優勢,通過自家的融資擔保公司來提供增信服務。這也就解釋了為何陸金所模式從輕轉重的原因。
不僅如此,陸金所還通過“內生+外延”方式,厚積薄發,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提升公司價值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方面,陸金所持續推進敏捷運營和成本控制,在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其總開支同比減少了30.1%,盡管面臨營收壓力,但仍成功實現凈利潤1.31億元。
此外,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陸金所堅定地推行審慎經營策略。這一舉措獲得了明顯的成效,第三季度的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了24.1%。
另一方面,陸金所還全資收購了平安壹賬通銀行,邁出了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未來,可憑借虛擬銀行牌照打造創新數字化銀行服務,以金融科技助力香港普惠金融,服務香港實體經濟發展。
如此種種,從行業內可比公司來看,作為行業“老大”的陸金所顯然被低估了。但可以預見,隨著公司后續業績觸底逐步穩定,無疑想象空間進一步被打開。
3、深挖護城河,構建長足競爭力和生命力
一直以來,陸金所身上最顯著的標簽就是“金融科技”獨角獸,從誕生之日起,科技就植入到了陸金所的成長基因里。
陸金所控股CTO毛進亮曾在采訪中表示,?“陸金所控股比金融機構更懂互聯網,比互聯網更懂金融機構。”
言外之意,傳統的金融機構是“線下強、線上稍弱”,而互聯網公司則是“線上強、線下基本沒有團隊”。
張先生夫婦在滬從事食品經營,從一開始的夫妻店發展到現在的小微企業,年營業額已達2000余萬元。但在擴大生意的路上,資金卻成了難題。
平安普惠了解到張先生夫婦的需求,第一時間為其定制融資方案,當天就通過平安普惠陸慧融APP線上操作,僅用15分鐘就成功申請到了100萬元資金。
“銀行至少也要一周時間,還要各種各樣的材料和手續才能批下來。沒想到平安普惠這么方便,確實讓我很驚喜!”體驗了一把平安普惠AI快速貸款的張先生難掩驚喜。
這背后得益于,陸金所覆蓋前、中、后端體系化的“AI+O2O”服務模式,實現了線上和線上一樣強。
前端申請環節的AI智能貸款解決方案“行云”堪稱其智能服務體系中的一大亮點。
該方案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對小微信貸業務流程進行改造,解決了原業務流程復雜、申請體驗輸入多、等待多、疑問多等痛點,大幅降低了用戶等待時間。
截止目前,行云累計服務超1572萬人,累計獲得貸款2070億元,借款申請流程斷點減少31%,系統吞吐量提升4倍,具備同時服務數百位客戶的能力。
除此之外,陸金所控股還在持續升級智能客服功能,煥新客戶服務界面,并新增AI虛擬人導航功能,實現“千人千面”的差異化服務。前三季度,智能客服平臺累計服務客戶620萬人次,解決率超82%。
通過科技賦能業務,陸金所控股推動普惠金融降本增效,為客戶提供“省時、省心、省錢”的融資服務。財報顯示,陸金所控股2023年第三季度總費用同比減少30.1%,直銷平均產能環比增長25.4%。
隨著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加深,加快構建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數字金融能力,成為金融行業踐行金融使命的一道必答題。
陸金所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全力推進數字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如今,科技優勢讓陸金所在金融科技領域處于獨一檔的地位,疊加更加人性化的經營模式,與其他企業單純堆疊服務,以及依賴傳統的營銷方式,產生差異化競爭優勢。
毫不夸張地講,陸金所已成為數字金融的標桿,而且其先人一步鑄造的護城河,其他人很難再復制。
不知不覺間,2023年已從指尖劃過。回首過去一年,全球經濟跌宕起伏,A股股指震蕩加大,但經濟穩步回升、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在這一過程中,因受宏觀環境趨冷、資本市場投資低迷影響,越來越多行業的白馬股或龍頭公司,當前市值普遍低于價值區間。
2024年,逆勢蓄力,價值投資正當時。隨著消費端和投資端雙復蘇的演繹,陸金所憑借著種種優勢必將迎來戴維斯雙擊。對于投資者而言,當下的陸金所無疑迎來了一個“漂亮擊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