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訊社
撰文:李康
作為資產規模在東北位列頭部之一的大連銀行,近年來的發展狀況不甚理想。
在服務振興東北的重大戰略上,以及未來如何提振經營業績等方面,大連銀行對《商訊·公司金融》表示,“我行堅持把服務東北實體經濟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業務網點布局,重點支持省內地方經濟發展建設,加強區域信貸投放力度。一是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二是加大地方重大項目融資支持、三是加強地區行業產業研究、四是加大區域科技創新支持力度、五是提升綠色金融發展水平、六是強化區域客群建設。”
不過,從經營業績上來看,近年來,大連銀行業績持續不振。盡管在不良資產的處置上,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尚未看到很大的轉變。另外,在大連銀行內控、合規方面也存在問題。
經營業績難以提升
從大連銀行發布的三季度報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大連銀行的資產依然處于增長的態勢。截至9月末,大連銀行的資產總額為4868.75億元,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為2529.61億元;負債總額為4503.74億元,其中吸收存款為3275.33億元。
從經營業績上來看,并不理想,今年前三季度,大連銀行的營收和凈利潤處于雙降的境地。前三季度,大連銀行的實現營業收入33.66億元,實現凈利潤4.91億元;同比2022年分別減少26.02%、20.55%。
《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在今年前三季度,大連銀行計提的信用減值損失是凈利潤的2.5倍,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侵蝕了當期的凈利潤。
對于,今年前三季度的經營情況,《商訊·公司金融》函至大連銀行,大連銀行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行緊抓機遇,篤定實干,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我行立足城商行戰略地位,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切實履行地方法人機構服務地方、服務中小、服務市民的基本職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先進制造業,強化重點領域服務精準度。持續夯實資本結構,本年一季度,我行在銀行間市場發行永續債50億元,并成功申請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40億元,合計補充其他一級資本90億元,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
其實,大連銀行一直在飽受業績低迷的“摧殘”,即使在2021年商業銀行整體回暖的情況下,大連銀行的業績依然未能回升。
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大連銀行分別實現凈利潤16.31億元、12.51億元、10.04億元、8.02億元和6.51億元,同比下降10.14%、23.33%、19.73%、20.1%和18.79%。
對于如何扭轉經營上的困局,大連銀行表示,“未來,我行將繼續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金融會議工作精神,把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到全行改革發展全過程、各環節,指導我行高質量發展。堅持城商行市場定位,全力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不斷深化結構調整,依托實體經濟和惠民本源實現業務結構優化。堅決防控金融風險,做優增量資產、管好存量資產、調整資產結構,加快不良資產處置,提升資產質量。不斷提升經營水平,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保持資產負債協調增長,加快資產投放,做大客戶基礎,做優產品提升,加快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持續培育合規文化,強化合規經營,夯實內控基礎,牢牢守住合規底線,打造穩健可持續的內生環境。”
不良貸率有所增加
其實,在資產質量方面,大連銀行不良資產一直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2015年,大連銀行曾引入的控股股東中國東方資產就是專業處理不良資產的五大AMC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如今8年時間過去了,不良率仍不理想。
截至今年9月末,大連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59%與160.48%。較年初的資產質量有所下滑。
截至9月末,大連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59%與160.48%。不良率較年初上升了0.09%,撥備覆蓋率較年初下降了2.92%,整體的資產質量再次下降。
而且,從貸款五級分類來看,截止9月末,大連銀行的正常貸款為2236.70億元,較年初增加了56.87億元;關注貸款為302.59億元,較年初增加了28.54億元;次級貸款為43.60億元,較年初增加了1.32億元;可疑貸款為11.43億元,較年初增加了0.25億元;損失類貸款為12.38億元,較年初增加了2.93億元;不良貸款合計為67.40億元,較年初增加了4.48億元。
從數據上來看,大連銀行關注類貸款、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貸款、不良貸款均上升,未來大連銀行不良貸款率繼續下行的壓力較大。
對于大連銀行在上述回復中所稱的“加快不良資產處置”,《商訊·公司金融》在阿里拍賣平臺檢索“大連銀行不良資產債權”發現,年初至今,大連銀行共在阿里拍賣平臺處置31筆不良資產債權。金額最大的為今年6月流拍的大連銀行5筆不良資產債權,轉讓起始價為9.214億元,該轉讓價是在本息合計的價值上約為3.76折出售的。但卻沒有一人報名,最終流拍。
在大連銀行處置的不良債權中,出現最多的就是位于“中山區桃仙西街”的一系列房產,也是處置最成功的的,成交的大多數為1人報名,一人出價,單價在千萬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大連銀行在2022年的年報中曾表示,為有效化解不良貸款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包括“分別與屬地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和地方AMC建立互訪機制,與淘寶、京東等網拍平臺簽訂合作協議,全面部署不良資產推介工作,并充分開展重點處置項目招商宣傳”。
對于“為何大連銀行的不良資產風險還是未能有效緩解”,大連銀行回復《商訊·公司金融》表示,“2023年初以來,我行持續夯實管理根基,聚焦關鍵任務,積極推進不良資產清收處置。一是明確清收目標,根據不良資產的情況分類施策,采取多種方式化解風險。二是市場化引進專業處置人才、打造專業處置團隊,提升整體處置能力。三是完善不良資產處置制度和流程,優化分級授權機制,提高處置質效。四是參加不良資產處置培訓和論壇、增加同業交流,與AMC和社會投資者積極對接。在上述多項措施的推動下,全行不良貸款控制在合理水平。”
內控不到位被罰
在大連銀行的內控機制上,其實也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尤其是債券業務的被暫停,更將直接影響其經營業績。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披露的濱海金罰決字〔2023〕號顯示,大連銀行天津濱海新區支行因貸款“三查”不到位被罰款30萬元。時任大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濱海新區支行客戶經理李辰負有直接責任,被予以警告。
今年10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官網披露稱,前期,經2023年第8次自律處分會議決定,大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因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做市業務存在違規行為,被予以嚴重警告自律處分。目前,大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做市業務權限已被暫停,并限期整改。而就在今年5月份,大連銀行就曾因債券業務被交易協會給予警告處分,并令其整改。
對于債券業務的被暫停,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該類業務權限被暫停,意味著該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做市業務方面暫時不能繼續開展交易。出現這類問題的根源與銀行的內部管理、合規控制等方面有關。具體來說是存在以下情況:
內部管理不足:銀行內部管理存在漏洞或不足,導致在債券代持交易等環節出現問題,這反映出到銀行內部的風險管理、合規控制等方面。
合規意識不強:銀行員工在執行交易時沒有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和規定,導致違規行為的發生。
系統缺陷或錯誤:銀行系統存在缺陷或錯誤,導致在債券代持交易等環節出現錯誤或無法正常運行。
今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大連市分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大連銀行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提供服務或者與其進行交易,被罰款446萬元。
最近幾年,大連銀行的經營業績一直不理想,現在債券業務的暫停更是令其雪上加霜。這不僅想起這么多年,當年中國東方資產成為大連銀行的股東后,時任中國東方資產副總裁李欣曾表示,“不會放棄對大連銀行上市工作的準備,在對大連銀行進行資產改造后,會幫助其未來兩三年內完成上市”。
但大連銀行的上市之路,時至今日依然未能成行,《商訊·公司金融》詢問大連銀行是否還有A股上市計劃時,大連銀行表示,“目前資本市場對商業銀行股估值偏低,無論A股還是H股,首發價格僅維持不破市凈率,不能獲得較好的發行溢價,多家商業銀行二級市場價格破凈。待資本市場時機成熟,內部條件達到預期,大連銀行將在最短時間內重啟上市。”
獲大股東支持
目前,大連銀行的前十大股東依次分別為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0.29%,為控股股東、大連融達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1.05%、綿陽科技城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持股3.97%、山西建龍鋼鐵有限公司持股3.77%、承德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65%、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65%、遼寧宏程塑料型材有限公司持股2.38%、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38%、大連新型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99%、錦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79%。
根據企查查顯示,現大連銀行的前十大股東中有1位股東存在信用問題,被列入失信名單;2位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和限制高消費。
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現有失信被執行人記錄2條,分別為2018年和2022年的;歷史失信被執行人記錄2條,分別為2018年和2021年的;在其所涉的207件司法案件中,作為被告的案件身份為92.27%。持有的大連銀行股權處于質押并凍結狀態。
前十大股東中,另有兩位股東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和限制高消費。大連新型企業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現列入被執行人1次,歷史被執行人77次;在135件司法案件中,96.30%的案件身份是被告。錦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列入被執行人2次,歷史被執行人71次;限制高消費62次,歷史限制高消費3次;在145件司法案件中,73.79%的案件身份是被告。所持股權處于質押并凍結狀態。
除此之外,在退出前十大股東行列的東兆長泰集團有限公司現有失信被執行人記錄15條,最早為2021年產生的,歷史失信被執行人記錄6條;限制高消費93條,歷史限制高消費9條。
而且,截至2023年6月末,數據顯示,大連銀行前十大股東合計質押凍結股權數量為9.52億股,占總股本的12.61%。
目前,距離前十大股東中的大連實德集團有限公司現被列入失信名單已過去了5年,東兆長泰集團有限公司3年,這兩家單位卻依然為大連銀行的股東。這與現行的《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中的規定明顯相悖。
根據《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第五條規定,商業銀行股東應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誠信記錄、納稅記錄和財務狀況,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監管要求;同時,規定被人民法院列為失信名單的,禁止成為商業銀行的股東,入股資金必須是自有資金,股權5年內禁止轉讓,質押的股權必須是可轉讓的股權等規定的要求。
或許,大連銀行遲遲未能進軍資本市場可能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老賴股東”帶給它的股東結構穩定性的隱患,這也為其股權融資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對于股東存在的信用問題及股權的處理,大連銀行對《商訊·公司金融》表示,“我行積極跟蹤和評估涉訴股權風險及影響,積極協助股東和法院處置股權,認真審核承繼主體股東資質,促進涉訴股權實現穩妥處置,處置流程符合監管要求。”
前十大股東中過半數股東的股權處于質押或者凍結的狀態,是否會影響大連銀行的經營管理及人員結構的穩定性,大連銀行對《商訊·公司金融》表示,“一是股權結構穩定。中國東方為我行控股股東,大連融達代表大連市政府出資,為我行第二大股東,中國東方及大連市政府合計持股比例達到60%以上。二是控股股東優勢。中國東方控股后,推進我行治理結構優化,完善激勵約束機制,防范化解風險,強化戰略和業務協同。我行依托中國東方的金融資源優勢和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金融服務能力。三是股東關注、支持我行經營發展。2021年我行完成增資擴股,中國東方、大連市政府、山西建龍鋼鐵有限公司等股東向我行注入資本,募集資金28.35億元,我行資本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四是維護股東權益。我行股東依法以所持股權對外質押融資,屬于一般商業行為,我行合理控制股權質押比例,總體股權質押比例低于20%,符合監管要求。”
“受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個別股東資金出現問題,不能按照約定償還借款,質押股權涉訴查封及司法執行,我行積極跟蹤和評估涉訴股權風險及影響,積極協助股東和法院處置股權,認真審核承繼主體股東資質,促進涉訴股權實現穩妥處置。股權質押或凍結情況對我行經營影響較小,不存在影響人員結構的穩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