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其養老焦慮,不如提前養老投資
文 | 蕭田
養老和投資正在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
隨著個人養老金在北京、上海等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啟動實施,每個人的養老又多了一個選擇。
不過,與上一代人觀念不同,這屆年輕人早早就知道養老要靠自己,很多人也或多或少開始為自己的養老進行規劃。
年輕人為什么要提前養老?什么樣的投資方式才是適合自己的?養老投資應該怎么投?這些也都困擾著當下的年輕人。
1、焦慮的年輕人提前盯上了“養老”
什么樣的人最關注養老?
此前的業內看法是,財力雄厚、且年齡更長的70后、80后會對養老更加重視,并投下重金。但最新的結果似乎不是這樣的。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不斷加劇,人固有一老,“如何養老”已成為所有人都避不開的話題。
這屆年輕人,比任何時候的都更重視養老。
93年的小林即將迎來自己的30歲生日,但她更加焦慮養老問題了。
她和丈夫結婚后一直是丁克,幾年前曾定下了“以店防老”的養老方案。計劃靠幾間商鋪的租金和理財收益解決晚年的養老問題。但近幾年,租金收入嚴重縮水,理財也賠了不少,“小金庫”的錢反而越“攢”越少。
相比之下,比她小2歲的小關談起養老話題,更是迷茫。
婚后的小關有一個2歲的兒子和一個剛出生的女兒,夫妻兩口的花銷主要用于育兒和房貸。一想到在農村的雙方父母,主要靠多年的積蓄養老,特別害怕父母一丁點的身體變化。
他發現,作為獨生子生的他們,不像父母那代人遇到什么問題,幾個兄弟姐妹會一起出錢出力,由于缺乏參考,越是年輕的人,對未來養老就越是焦慮迷茫。
小林和小關的經歷不是個例。在社交媒體上,有人問“攢多少錢才夠養老”;有人說“自己和老公三十多歲才買養老年金保險,后悔沒早點準備”;有人和閨蜜花幾十萬把老家的平房改造成民宿,相約20年后“抱團養老”……
他們討論著這樣那樣的養老方式,背后折射出一個社會性問題:不但中年群體的“預備養老”迫在眉睫,養老焦慮已經蔓延到了90后甚至00后大軍中。
2、規劃“養老”,從“養老投資”開始
在中歐基金聯合螞蟻財富等機構發布的《“更好的養老生活”洞察報告——投資更好的養老生活》(下稱《洞察報告》)中就提到,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也正逐漸不再避諱討論變老,而是樹立了積極的老齡觀,主動將更好的養老生活作為一種追求。
與此同時,當考慮養老人群變得龐大、年齡提前,他們對養老也有了明確的規劃,如何進行“養老投資”也成為了當下年輕人一道考題。
一般而言,很多已經開始著手規劃養老的年輕人多數人的第一選擇還是靠現金儲蓄或銀行存款來實現。“趁著年輕,先攢錢再說”,他們最大的目標就是在“少壯”的時候努力打拼賺錢,希望能提前退休、安度晚年。
然而自己養自己,需要存夠多少錢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洞察報告》中指出,人們對于美好養老生活的理解豐富多元,不過“擁有足夠儲蓄,不用擔心生活開支”依然是最大的共識——76.8%的調查對象都選擇了這一要素。
其中,年輕群體未雨綢繆的“搞錢欲”最為強烈,在95后、90后和85后的被調查者中,將“儲蓄充足”與優雅養老聯系在一起的比例分別為84%、81.7%和70.7%
但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的教授鐘偉的一個觀點,可能會給單獨想靠攢錢實現更好的養老生活的年輕人澆上一盆冷水。
在他看來,類似京、滬、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預備1000萬元養老也未必夠。他給出的解釋是,通貨膨脹,讓一個人少壯時候積攢掙下的錢,老來不足以安度晚年。
需要多少養老資金,因人、因地區而異,還取決于養老方式。這個問題未必有標準答案,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實現“老有所依”,不能只押寶在攢錢這一種方式上。
中歐基金董事長竇玉明日前就在一場論壇活動上表示,如果個人希望退休之后有更好的生活,培養養老的意識,以及定期做一些分散、長期的養老投資,是非常有必要的。
養老投資是一筆長錢,投資是為了退休之后的“第二人生”儲備資產,投資周期長達數十年,要求資金安全性和長期收益率并重。
值得關注的是,《洞察報告》顯示,在對養老生活有一定準備的被調查者中,“投資公募基金等理財產品”成為了最熱門的方案,選擇率達到48.8%。
就以當下養老投資產品中的養老目標基金為例,可以通過復利效應不斷沉淀積累,最終達到資產積累的目標,長期收益比較可觀。
但選擇一只適合自己的養老目標基金并不容易。
實際上,不少銀行、公募基金、養老保險各家機構,為了讓年輕人能夠提前“體面養老”做著努力。
去年11月,中歐基金聯合螞蟻財富等重要合作伙伴平臺,舉辦“養個習慣到老”活動;今年5月25日,中歐基金舉辦?第二季“養老投資日”,通過“超長假期養老故事會”?創意論壇、聯合報告發布等多種形式,一邊激發投資者積極的養老投資意識,一邊為年輕投資者如何“投資更好的養老生活”答疑解惑。
要用好這筆長錢,不能把錢全都投到風險最低的資產上,那樣長期的損失是很大的。當然,也不能全都投到風險最高的資產,要和自己的年齡匹配。
從經濟學的原理來說,要想高收益,一定會有伴隨著風險;想降低風險,收益一定會適當的下降。養老的理財產品的收益,與背后的基金公司專業能力、投研團隊實力等有關。
對于年輕投資者而言,既要結合自身風險偏好,也要根據自己年齡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選對往往比選擇更為重要。
3、與專業、穩健一路同行,中歐基金養老產品為何“一枝獨秀”?
如果投資者沒有時間和精力進行深入研究,在進行養老產品配置時,可以把這件事交給專業人士。
作為業界領先布局養老業務的基金公司之一,養老業務一直是中歐基金高度重視的戰略性業務領域,早在2016年年底,就開始組建養老投資核心團隊。
目前,中歐基金從組織架構、投研能力、產品創設、投教陪伴、品牌營銷等各方面長遠規劃,并配備了全明星陣容。
以“中歐預見養老2025”這只基金為例,自2020年成立以來A份額回報8.82%,超出業績基準6.6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9月30日),超額收益明顯,過往凈值曲線穩步向上。
在當前市場波動的環境下,投資者對養老產品的收益穩健性要求越來越高。值得一提的是,中歐預見養老2025正是相對匹配這一風險偏好和投資訴求的一款產品。根據合同規定,當前其權益類資產占比最高不超過30%,此后權益中樞將繼續逐步下調,2031年以后將降至0-20%,使得組合的波動和風險暴露適度降低,以資產安全性和長期穩定性為目標。
為何能夠取得長期穩健的超額收益?這得益于中歐基金旗下優秀的投研管理團隊。
據了解,中歐基金FOF團隊研究范圍涵蓋資產配置、權益、固收、量化及海外基金,團隊成員既有從業十余年的投資老將,也有中生代新銳力量;既有來自基金公司的研究員,也有來自保險資管的人才,背景多元。
尤其是鄧達,作為中歐 FOF 投資策略組實力干將和中歐預見養老2025基金經理的他,擁有11年從業經驗。險資出身使得他具有保險資產的配置思維,擅長從負債端出發進行資產配置,更注重風險控制和組合的平穩運作;與此同時,過往的投研經驗覆蓋了上中下游各類行業,給予了他有廣度的權益投研經驗。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鄧達在管基金7 只,其中6 只為養老FOF ,1 只為普通 FOF。
具體來看,在投資策略上,鄧達立足長期,基于“核心+衛星”,核心部分通過主動選擇優秀的基金來構建一個追求穩定均衡的組合,衛星部分是通過大類資產配置以及行業風格的選擇來增加組合在不同市場環境中的靈活度,不賭任何一種市場風格和行業賽道;
在挑選基金上,基于深度研究,鄧達通過三維選擇法,即從投資目標、投資策略、投資行為三個維度衡量,在眾品類中嚴選優秀的基金產品,構建均衡組合。
在鄧達看來,養老投資是人生大事,投資周期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因此在選擇養老產品時,綜合自己的年齡、收入、風險承受能力等特征進行選擇,適合屬于自己的產品,才是更好的。
目前,中歐養老目標基金產品線是全線布局,覆蓋目標風險和目標日期。截至目前,中歐基金已先后布局了10只養老目標基金,分別包括中歐預見養老2025一年持有、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中歐預見養老2040三年持有、中歐預見養老2045三年持有、中歐預見養老2050五年持有、中歐預見養老2055五年持有等養老目標日期產品,以及中歐預見積極養老五年持有、中歐預見平衡養老三年持有、中歐頤享平衡養老三年持有、中歐預見穩健養老一年持有等養老目標風險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已有6只養老目標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足見公司實力。
其中,中歐預見系列養老目標日期基金(TDF)產品旨在形成梯度布局,滿足不同年齡客戶的養老投資訴求;
多只養老目標風險基金(TRF)則旨在形成不同風險偏好的產品布局,通過基本覆蓋各風險偏好和主要年齡段的養老業務線結構,提供一站式養老配置工具。
近年來,國家層面愈發重視養老問題,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改進養老保障及養老金管理。可以預見,中國養老金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且第二、三支柱有望得到快速發展。
投資者若想體驗高品質的美好退休生活,還需要個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投資養老生活。一直以來,中歐基金積極圍繞“投資更好的養老生活”,展開多種多樣的品牌營銷、投資者教育活動,與投資者一起積極行動、投資更好的養老生活,實現資產的長期保值增值。
風險提示:
數據來源基金定期報告,截至2023/09/30。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中歐預見養老2025一年持有(FOF)A的成立以來漲跌幅8.82%, 同期業績比較基準2.22%。2020-2022年基金漲跌幅和同期基準表現為5.46%/4.9%,3.28%/0.88%,-2.45%/-3.69%。歷任基金經理:鄧達20220317-管理至今,桑磊20200415-20220317。本產品于2020/10 修改投資范圍,增加存托憑證為投資標的。詳閱法律文件。
中歐預見養老2045三年持有混合發起(FOF)的成立以來漲跌幅-1.28%, 同期業績比較基準-4.82%。歷任基金經理:鄧達20230207-管理至今。?
中歐預見養老2055五年持有混合發起(FOF)的成立以來漲跌幅-3.42%, 同期業績比較基準-3.09%。歷任基金經理:鄧達20221229-管理至今。?
中歐預見積極養老目標五年持有混合發起式(FOF)的成立以來漲跌幅-3.85%, 同期業績比較基準-2.27%。歷任基金經理:鄧達20221230-管理至今。?
中歐預見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混合發起(FOF)的成立以來漲跌幅-2.00%, 同期業績比較基準-3.19%。歷任基金經理:鄧達20230118-管理至今。?
截至2023/9/30,中歐頤享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混合發起(FOF)成立不滿半年,按法規要求不予展示業績。中歐預見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中基金(FOF)成立不滿半年,按法規要求不予展示業績。?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您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請仔細閱讀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產品法律文件和風險揭示書,充分認識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本基金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在了解產品情況及銷售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本基金為基金中基金,基金隨著所設定目標日期的臨近,逐步降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從而逐步降低整體組合的波動性,并實現風險分散的目標。本基金相對股票型基金和一般的混合型基金其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較小,但高于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Y類份額是本基金針對個人養老金投資基金業務設立的單獨份額類別,僅供個人養老金客戶申購。Y類基金份額的申贖安排、資金賬戶管理等事項還應同時遵守基金法律文件和關于個人養老金賬戶管理的相關規定。投資于Y類份額的特有風險,包括基金在運作過程中可能被移出個人養老金可投基金名錄導致投資者無法繼續申購的風險等;本基金不保證本金、不保證收益、追求長期收益。本產品存在封閉期/最短持有期限,在封閉期/最短持有期限內,您將面臨因不能贖回或賣出基金份額而出現的流動性約束。產品“養老”的名稱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諾,產品不保本,可能發生虧損。請您仔細閱讀專門風險揭示書,確認了解產品特征。本基金可投資于港股通標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擔與內地證券投資基金類似的市場波動風險等一般投資風險之外,本基金還面臨港股通機制下因投資環境、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