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惠凱??? 編輯丨承承
納芯微近兩年持續虧損,赴港二次上市將有助于公司實現盈利和提升競爭力。?
作為國產車規級芯片龍頭公司,納芯微(688052.SH)在A股IPO時曾創下過超募紀錄,但在上市后因市場競爭加劇,2023年以來持續虧損。多位分析師預測,納芯微2026年有望扭虧為盈。?
赴港上市提升公司競爭力
2024年4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將拓寬企業境外上市的融資渠道,提升境外上市備案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同期,證監會也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支持符合條件的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融資。在政策呵護下,多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籌劃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其中就包括豪威集團、兆易創新、納芯微等多家半導體上市公司。?
納芯微是一家聚焦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集成電路研發和銷售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產品在技術領域覆蓋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所研發的車規級芯片已在東風汽車、上汽大通、比亞迪、五菱汽車、云內動力等終端廠商實現批量裝車,同時進入了上汽大眾、一汽集團、長城汽車、聯合汽車電子、寧德時代、森薩塔等終端廠商的供應體系。?
納芯微是于2022年在A股科創板市場上市,其IPO時的發行價為230元,市盈率高達574倍,遠超當時50.6倍的行業平均市盈率。納芯微IPO時預計募資9.8億元,但公司實際募資卻達58.1億元,成為當時的“超募王”。IPO時的超高市盈率發行,反映出當時二級市場投資人對于納芯微未來成長性是有著很高預期的。
事實上,在納芯微上市的2022年,不僅股價沖高至464.8元,且2022年的營收和歸母凈利潤也實現同比增長93.76%和12%。長期跟蹤納芯微的東方證券分析師蒯劍、李庭旭團隊在2023年2月發布的研報中預測,納芯微2023-2024年每股收益分別是4.8元、7.35元,并給出408元的目標價。?
進入2023年后,因宏觀經濟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納芯微產品售價承壓,毛利率也持續下降,由2022年末的50.01%降至2024年末的32.7%。財報披露,2023年、2024年,納芯微每股收益分別為-2.15元、-2.86元,遠低于分析師預測值。股價自2022年高點回調以來,一度跌幅超過70%,目前最新股價為166.6元。?
IPO時的大額超募讓納芯微的部分募集資金閑置,由此也產生一定的利息。據納芯微公告,截至2024年末,公司IPO募資產生的利息收入凈額為2.05億元,其中,2023年、2024年募資利息凈收入分別是9834萬元、3852萬元,占當年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5%、2%。?
超募顯著改善了納芯微的資金使用情況。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把超募資金中的41億元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今年6月再次公告把IPO募資剩余的7.2億元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而得益于超募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等因素,納芯微的資產負債率保持在較低水平。Wind顯示,納芯微2023年末、2024年末、2025年3月末的資產負債率分別是13.26%、22.5%、21.21%。?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納芯微持續將超募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但因持續的并購、芯片行業重資本特性和持續投資的需求,讓納芯微2024年以來的貨幣資金也只有10億元左右。資料顯示,納芯微在2024年以現金方式收購了上海麥歌恩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79.31%的股份,交易對價為7.9億元。?
此次赴港二次上市對于納芯微來說,顯然是有助于鞏固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推動公司國際化戰略,進而也進一步加強公司的競爭地位并帶動長期增長。納芯微在近期召開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透露,公司建立了歐洲、日本、韓國等海外銷售團隊,產品已量產并推向市場。?
從員工規模來看,納芯微的海外業務還有較大增長空間。據納芯微ESG報告披露,公司2023年末員工總計859人、海外員工7人,海外員工占比0.81%;2024年末,公司員工總數增至1172人,海外員工17人,海外員工占比1.45%。?
分析師預計公司2026年有望實現盈利
財報顯示,2022年-2024年,納芯微的營收分別是16.70億元、13.11億元、19.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5億元、-3.05億元、-4.03億元。對于2023年、2024年虧損情況,納芯微給出的解釋是:一方面面臨市場競爭壓力增大、毛利率下滑的影響;另一方面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大了虧損。?
對比來看,另一家車規級芯片生產企業圣邦股份(300661.SZ)在面對下游車企的降價壓力和同業競爭情況下,仍保持了相對穩定的利潤率。財報數據披露,2024年,圣邦股份營收為33.47億元,同比增長27.96%;歸母凈利潤為5億元,同比增長78.17%。?
Wind顯示,納芯微2023年、2024年研發費用從5.2億元增至5.4億元,占營收的比例為39.7%、27.6%。若剔除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2024年研發費用較同期增長44.57%。?
納芯微近兩年的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也在大幅增長,其中,管理費用從2023年的2.43億元增至2024年的2.8億元,同比增幅15%以上;銷售費用由2023年的1.17億元增至2024年的1.9億元,增幅62%。銷售費用增幅超過研發費用的增幅。?
2024年報顯示,在納芯微的管理費用中,細分排名僅次于職工薪酬、折舊攤銷、辦公費用的是“中介機構服務費”,高達2928萬元。整體上,納芯微2024年支付的與經營活動有關的咨詢費和中介機構服務費總額達3274萬元。?
盡管營收持續增長,但納芯微扭虧為盈還需一段時間。今年一季度,納芯微繼續虧損5133.83萬元,虧損幅度收窄,為2024年一季度的1/3。國盛證券分析師鄭震湘、佘凌星測算,預計納芯微2025年、2026年歸母凈利潤分別是虧損0.81億元、盈利1.03億元。?
提升差異化 ?拒絕“內卷”
隨著營收規模的增長,納芯微應收賬款也在大幅增長。2023年末-2024年末,納芯微的應收賬款從1.8億元增至3.9億元。2024年,納芯微對2109萬元的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占應收賬款原值的比例為5.1%。?
據納芯微近期發布的《2025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披露,2022年-2024年,納芯微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是10.76、6.77、6.5,同期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97、1.09、1.51。鑒于此,公司2025年將積極控制應收賬款規模、加大催收力度,持續監控逾期應收賬款的回款情況,并對有信用風險的客戶減少或者停止賒銷,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入。
對于近幾年行業競爭激烈甚至過于“內卷”、毛利率持續走低的情況,在2024年的一次公開演講中,納芯微董事長王升楊表示:“雖然市場競爭策略給行業帶來了壓力,但企業應通過產品創新和服務客戶的方式來競爭,而非采取不健康的方式。”他透露,模擬芯片行業的毛利率在30%-60%之間波動,雖然高于汽車行業,但芯片單價較低,毛利率的下降可能對企業造成巨大打擊。?
近期,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出手整頓國內汽車行業賬期過長、過度“內卷”等問題。而除了國內企業,王升楊在2024年的一次論壇中也提醒: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國際巨頭可能會采取降價策略進行競爭。?
2024年12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發布公告稱,“美國政府隨意修改管制規則,嚴重影響了美國芯片產品的穩定供應,中國汽車行業對采購美國企業芯片產品的信任和信心正在被動搖,美國汽車芯片產品不再可靠、不再安全。為保障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協會建議中國汽車企業謹慎采購美國芯片。”?
2025年1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再次公告稱,相關部門發起對美成熟制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此事對車規級半導體產業的潛在影響不容小覷。國盛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表示,“2024年國內汽車模擬芯片國產化率僅為5%左右,未來國產替代空間仍然巨大”。?
王升楊多次強調,國內半導體企業對抗國際巨頭提升毛利的根本方法,還是要加強產品創新,提升產品定義能力,以證明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并加強與用戶的深度溝通、了解客戶需求,提供超出客戶期望的產品與設計。?
(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作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