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
?本周五,A股有所回落,但仍維持震蕩上行的趨勢,題材炒作方面也各有千秋。前有雅江水電站概念股異動拉升,后有海南自貿、稀土等概念托底接力。不過,從題材持續性上看,包括CRO、AI制藥、醫療物資出口等醫藥相關的概念就更勝一籌,而這都與上周發生的一件大事兒有關。?
據最新數據顯示,知名投資者馮柳即新進重倉了一只標的,而這只標的正與這件大事兒有關,那么,這件大事兒是什么?馮柳又新進重倉了誰呢?
醫藥行業的大消息
在6月中旬短暫調整后,醫藥板塊再次開啟了“牛市”,其中醫藥生物(申萬)指數在近期接連創下階段新高,并一度實現了連續14個交易日收紅的盛況。?
這與醫藥股業績的持續兌現高度相關。據筆者梳理,目前已有百余家藥企發布了2025年中報業績預告,其中超六成業績預喜,業績有望翻倍的更有27家(見表1)。?
此外,這還與近期一件大事的助力相關,即第十一批全國藥品集中采購的投標工作要開始了。全國藥品集中采購,即業內俗稱的集采,是指多個醫療機構通過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組織,以招投標的形式購進所需藥品的采購方式,采購范圍一般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服務的臨床使用藥品。集采對中標的藥企來說,本質就是在“價”與“量”之間做平衡,因為一般產品中標的價格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但同時產品的銷量會大幅上升。
7月15日,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相關藥品信息填報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進度安排,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啟動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相關藥品信息填報工作,初步確定將對55種藥品進行采購。?
與以往相同的是,本次集采再次明確提出“新藥不集采、集采非新藥”的核心原則,這有效化解了市場對于創新藥是否會被納入集采的擔憂,為創新藥產業的發展注入了穩定的政策預期。同時,本次集采對企業的過低報價也做出了限制,這有效解決了行業內關于過度“內卷”的問題。?
因此,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方面,創新藥迎來政策紅利期,創新藥研發投入有望持續加大,推動產業升級,可重點關注具有深厚技術積累和豐富管線布局的創新企業;另一方面,過往被集采降價過度壓制的品類可重新調整“價”與“量”的天平,集采中持續中選、具備質量與成本雙重優勢的仿制藥及器械龍頭,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13家公司新進中標集采
關于創新藥,本公眾號已陸續發表了多篇相關文章,本篇就不再討論了,本次筆者主要梳理出了集采中的仿制藥及器械龍頭。
據筆者精心梳理,在上次(第十批)集采中,共有13家上市公司發布了相關中標公告,其采購周期普遍是3年,即至2027年12月31日。其中,主營業務為藥品制劑和原料藥的一家藥企,其一部分中標的產品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雙氯芬酸鈉緩釋片,采購周期是兩年一次。?
從以往業績來看,這13家企業憂多喜少,如今年一季度其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僅有4家,發布今年中報預告的5家公司,其業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但若在之后價格調整之后,其未來有望重回增長軌道。?
馮柳出手
在醫藥行業喜迎重大利好的同時,知名投資者投資布局的動作頻頻,如高毅資產基金經理馮柳就是其中之一,他布局的醫藥股就是第十批集采中標的上市藥企之一——太極集團。
太極集團,擁有醫藥工業、醫藥商業、中藥材資源及醫藥研發等完整的產業鏈,是國內醫藥產業鏈最為完整的大型企業集團之一,同時也是中央企業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控股上市公司。包括第十批集采在內,公司控股子公司在第五批、第七批、第九批集采中同樣有多款產品中標,共有中標產品數量5種。而在即將進行的第十一批集采中,公司同樣有擬納入集采的藥品,如地氯雷他定、尼可地爾片、異煙肼注射液等。?
而據筆者梳理,馮柳旗下唯一公開在管產品“高毅鄰山1號遠望”于7月16日新進現身太極集團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并且以2000萬股的持股數量一躍成為公司的第三大流通股股東(見圖)。按照公司當日收盤價21.76元/股測算,馮柳的持股市值高達4.35億元。?
與此同時,結合太極集團近兩年多的走勢來看,馮柳此時布局“抄底”跡象明顯。Choice顯示,自2023年以來,太極集團股價持續調整,最高時報67.90元/股,最低時報18.70元/股,期間最高收跌超70%,尤其是2024年以來至今,收跌50%左右,這一跌幅在申萬69只中藥個股中排名第一。?
在馮柳重倉買入后,太極集團開始震蕩上行,至本周四更是實現了罕見的“七連陽”,周五微幅調整。?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作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