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愛上煙花的年輕人。
作者 | 歸去來
編輯 | 唐飛
元旦假期,煙花和音樂成年輕人跨年標配。
馬蜂窩大數據顯示,2024元旦期間,“跨年煙花”、“跨年演唱會”熱度大幅上漲187%和249%。
上海迪士尼的新年限定燈光秀和煙花向來是最受期待的跨年節目,盡管今年因天氣原因臨時取消了煙花安排,也不影響其問鼎“元旦景點熱度榜”榜首。號稱香港歷年來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跨年倒數”煙花音樂匯演,助力維多利亞港一舉沖進熱門景點前三。
而在元旦假期之前,堅持多年的煙花爆竹“禁放令”,有望迎來松動。
據央視網等媒體報道,12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向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報告2023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并公布了多起備案審查典型案例。其中便提到“全面禁燃煙花爆竹不合法”這一案例。
該消息一經披露,便引發各界強烈反響,并迅速登頂各大社交平臺熱搜。如在微博上,該條熱搜一直從去年12月26日持續到12月29日,可見熱度之高。體察網友的呼聲之后,很多地方政策已經開始“松綁”。據澎湃新聞報道:原先全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松綁了“禁燃令”。另外在數月前,在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備案審查工作中,廣州市一些區制定的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范性文件已被糾正,將全域“一刀切”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修改為劃定禁止、限制燃放煙花爆竹區域。
圖源:微博
事實上,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花炮生產國,產量占到全球產量的90%,約占世界貿易量的80%。其中瀏陽、醴陵、上栗、萬載是花炮產業最集中的幾個區域,約占我國花炮行業總產量80%以上。
隨著2024年農歷春節的臨近,憋了幾年的消費者燃放煙花的期待值達到了最高點,不管是抖音網紅煙花“加特林”掀起的煙花熱潮,或是網絡上各類奇特的煙花玩法,煙花市場從未像此刻這樣需要年輕人。
為了燃放,我開車100多公里
“您敢信嗎?為了能夠在2024年跨年夜順利在洪河橋上燃放煙花,我開了100多公里,31號下午1點多就從家中出發。”來自河南省淮濱縣,今年30歲孫偉對我們說道。
孫偉所提到的洪河橋位于安徽省阜南縣和河南省淮濱縣交界處的洪河橋鎮,因當地允許燃放煙花爆竹,原本僅是一個農村貿易小鎮,這兩年卻變成“網紅打卡地”。
孫偉說,2023年春節前一個月,每天都有幾千人來洪河橋上放煙花。且因河南不少地區為禁放區,來這里的10個年輕人中有7個是河南人,他們戲稱“河南賺錢安徽花,為拉動安徽GDP做貢獻”。
同時因目前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已經滲透到鄉鎮,主播直播+網友自發分享讓這個小鎮成為遠近聞名的“煙花集散地”,掛著豫S、豫P車牌的年輕人甚至愿意駕車兩三個小時來這里購買煙花并燃放。
隨著洪河橋燃放煙花的年輕人不斷增加,當地政府不得不臨時在洪河橋鎮上修建停車場、公共衛生間等設施。2023年除夕、初一這兩天,洪河橋鎮人流量達到高峰,當地煙花聲一直持續到凌晨三四點。
今年跨年夜,因當地舉辦煙花展,疊加跨年人流,孫偉下午1點多出發后仍在路上堵了1個多小時、找停車位置又花了三四十分鐘。
圖源:抖音
洪河橋煙花市場的繁榮,讓做煙花生意的小販們賺得盆滿缽滿。煙花小販張青告訴價值星球,今年跨年當晚賣煙花差不多賺了三四千元。去年剛剛爆火起來的前半個月,每天差不多能賺五六千元。后因擺攤小販不斷增多,以及煙花的進貨價持續上漲,凈利潤暴跌到一千多元。去年春節前后的一個月,自己一共賺了六七萬。
不僅僅是下沉市場年輕人對煙花如此執著,高線城市年輕人亦是如此。
攜程發布的2024元旦假期旅游預訂數據顯示,2024年元旦主題公園門票預訂量同比增長450%,上海迪士尼煙花秀、長沙世界之窗煙火秀、廣州塔跨年燈光秀等均為熱門之選。
除跨年、除夕這樣的特殊節點,年輕人對煙花的迷戀同樣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如去年10月1日,香港維多利亞港舉行國慶煙花匯演。官方數據顯示,9月29日至10月1日期間,內地入境訪客平均每日達15.3萬人次,10月1日晚有超43萬人在維港兩岸觀賞煙花。
對于無法線下燃放煙花、觀看煙花展的年輕人來說,“云煙花”也成了他們的最愛。今年跨年之夜,瀏陽電視臺在抖音舉辦了一場名為“瀏陽煙花跨年許愿夜”的專場直播。數據顯示,該場直播觀看人數高達2357.5萬人。
圖源:抖音
年輕人對煙花的追捧,一方面讓煙花成為社交平臺“流量密碼”。在抖音上、小紅書上,關于煙花相關視頻的點贊量、評論量、轉發量相當可觀。如抖音博主@MR-白冰一條關于煙花的視頻,點贊量、轉發量分別高達1652萬、680萬。
圖源:抖音、小紅書
另一方面也直接推動了煙花相關消費的上漲。
2023年2月以來,瀏陽每周六晚在天空劇院、瀏陽河城區段推出沉浸式焰火秀。據統計,每場焰火活動平均吸引超3萬名游客,其中來自瀏陽之外的游客占比95.06%,拉動文旅消費逾2000萬元,并輻射帶動鄉村旅游和餐飲住宿業,形成“白天游鄉村、晚上看焰火”的休閑模式。
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瀏陽實現旅游產業收入149.8億元,同比增長88.48%。特別是第十五屆中國(瀏陽)國際花炮文化節期間,煙花爆竹產業博覽會吸引3.5萬人次觀展,交易額超過10億元。
煙花不易冷
“愿所求皆所愿,2024年遇見更好的自己”,并配上幾張煙花照片,這是劉娜跨年夜朋友圈的內容。
劉娜對我們說,對于跨年、春節這樣的節點,總要借助煙花所帶來的“儀式感”來和過去自己的告別吧。
除跨年、春節外,不管是在年輕人的升學宴、婚禮上,還是國內重大體育活動的開幕式中,均能看到煙花的身影。這種抉擇的背后,與煙花傳承千年的歷史有關,也與本身所具有的儀式感有關。
圖源:unsplash
孫偉表示,雖說兒時家中過年并不富裕,但燃放的煙花爆竹、親戚之間互相走動,讓這種不富裕的生活也增加了很多樂趣,當時自己也特別渴望過年。
但現如今,自己愈發覺得過年無趣。過年期間不僅很少走親戚,即使非要去親戚家拜年也感覺像是送快遞似的,把禮品放到親戚家,簡單寒暄幾句就匆匆趕往另一家,一個上午甚至可以走完五六家親戚。
社會學家費孝通曾指出,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族網絡是維系中國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最重要的社會網絡。相對固定的小圈子下,彼此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親戚之間的聯系也相對緊密。
豐子愷先生也指出,小時候真傻,竟然盼著長大。長大后,才知道成年才是最可怕的事兒。小的時候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后,笑著笑著就哭了。小時候,總盼望過年。長大后,卻害怕過年。
或許“年”始終是那個年,但“年味”卻淡了。
年輕人借助煙花回憶年味的背后,又何嘗不是想要通過煙花找回那個曾經無憂無慮的孩童時代,找回曾經的自己呢?
正如日本伊坂幸太郎所說:“煙火帶來的那種原始的暢快感,洗滌了在場所有人的疲憊與各種無意義的執著,讓每個人都回到了最天真無邪的孩提時代。”
年輕人在玩一種很新的煙花
英國神經科學家丹尼爾·格萊澤指出,我們喜歡煙花的原因是它嚇到了我們。
丹尼爾·格萊澤認為,煙花綻放的場景,激發了人體大腦中的杏仁核,它會使人感覺到更加恐懼。恐懼之下,人腦會本能地對風險進行預判。若預判成功,人腦會分泌讓人感覺到興奮的多巴胺。燃放煙花的過程往往十分短暫,幾分鐘甚至幾秒鐘一次的高頻“爆炸”,會讓大腦持續分泌多巴胺,持續讓人感覺到興奮。
對于內卷嚴重、困在996、房貸下的年輕人來說,燃放煙花或許是他們放下心中疲憊,追求內心片刻安靜的最好方式。
而圍繞年輕人的煙花需求和情感需求,煙花已經開始告別傳統款式,開始圍繞視覺沖擊力和新奇特為研發方向。2023年在網絡上爆火的煙花品種如“加特林”、狗屎運煙花、母雞下蛋煙花等,不僅玩法新奇,還融入了“諧音梗”。
圖源:視頻號
傳統的煙花爆竹,“聽個響動后,就變成一片煙霧彌漫”,被認為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和附加值。
而近年來,煙花市場頭部企業已經由過去的“賣產品”變為“賣創意”,開始向價值鏈上游延展。
消費者的需求也從“聽響動”變為“看表演”,煙花產業正在被重新定義。“煙花+藝術”“煙花+文旅”等形式更符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此外,“賽博煙花”也是近幾年年輕消費人群中的新花樣。
打開蘋果App Store搜索“煙花”,可以搜到各式各樣的煙花模擬器20余款,而在華為應用市場里類似的軟件也有10余款。這些結合AR功能和3D聲效的軟件產品,對于“只想聽個熱鬧,又不想在室外受凍”的年輕人來說已經足夠。
還有一些專為年節準備的線上煙花燃放App,點擊“放鞭炮”的按鈕,屏幕上的鞭炮便會被點燃,手指上滑還能看到各色的煙花在屏幕上騰空而起,結合分享給好友送祝福的功能,便能滿足基礎的社交需求。
當問起孫偉,今年春節還會來洪河橋燃放煙花嗎?他回答道,不僅自己會燃放,而且還會約上返城的朋友一起來燃放,畢竟除了燃放煙花,自己真不知道從哪里去找尋年味了。若是當地的燃放區域能進一步擴大,自己可能會購買一些更大、更漂亮的煙花,但又不知道這天是否會到來。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