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圈大瓜年年有,今年格外的多,從中信建投“實習生霸總”,到東證期貨“美女員工”,最近又蹦出了“財通資管00后手撕老板”的大瓜。一份名為《金融圈手撕老板第一人》的PPT自7月底在網絡流傳,該材料作者自稱為清華畢業的財通證券資管公司研究員,表示2023年她的實盤業績貢獻第一名,但年度KPI考核卻倒數第一,并將原因歸結于自己在朋友圈吐槽公司管理制度等問題后,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此外,該材料還涉及公司領導房產的信息。
對于這份舉報材料,財通資管發布聲明表示,該員工發布不實信息,嚴重侵害公司及相關員工的聲譽及合法權益,財通資管及相關員工均已報警。
截至目前,該事件尚未水落石出,但它無疑引發了公眾對財通資管及其母公司財通證券的關注。據悉,財通資管為財通證券全資子公司,前身為成立于2009年的財通證券資產管理部。天天基金網信息顯示,目前財通資管共發行了138只基金產品,但近一年收益為正的僅71只,其中債券型的就占了63只,這也意味著財通資管大多數權益類基金產品近一年都處于虧損狀態。
由于權益類基金的管理水平不強,財通資管的業績增速自2022年開始放緩,從2021年到2023年,財通資管營收增速從 21.41%降至6.7%。雖然“后勁”稍顯不足,但財通資管仍是財通證券最重要的業務之一。截至今年一季度,財通證券受托資產管理業務在總營收的占比為25.32%,在營業利潤的占比為27.29%,在所有業務中均位列第二。這也讓財通證券對財通資管注入了更多心血,今年3月5日,財通資管的注冊資本增加了3億人民幣。
相比財通資管的正增長,母公司財通證券的經營情況顯得沒這么樂觀。今年一季度,財通證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1.03%;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7.68%。這其中不僅有大環境的影響也與財通證券自身的合規管理不夠嚴謹有關。
2023年,財通證券三次被采取監管措施。今年5月,該公司下屬云南昆明某營業部又因未采取有效措施糾正個別客戶賬戶與他人共用情況、個別工作人員展業過程中存在向客戶提供財物的情形被證監部門警示。在業績與合規的雙重壓力下,財通證券也開始降本增效,6月1日,財通證券宣布撤銷上饒市2家營業部,原有服務則由江西分公司承接。據財通證券方面透露,自2022年以來,獲客來源由互聯網渠道占主導,截至2023年9月底,互聯網渠道新增客戶占公司新增客戶數的50%以上。
與此同時,財通證券近期資本市場表現也呈現頹勢。截至8月12日收盤,財通證券股價年內下跌12.92%,這不僅遠低于“浙江老鄉”浙商證券同期上漲7.24%的股價表現,也低于A股券商板塊年內-8.10%的跌幅。
8月初,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就此提問,“貴司和淅商證券差不多時間上市,上市之初,兩家實力相當,前一兩年貴司略勝一籌,如今,貴司市值319億,浙商445億,相差126億即約40%。也就是貴司經過幾年的努力經營只是浙商的六折,假如貴司有淅商的回購及收購的氣魄,貴司也股價不會落得破凈,破發,破配股價,請問公司是否提出實質性救市措施?!睂Υ?,財通證券董秘回應稱,“二級市場股價表現受宏觀經濟、資本市場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高度重視價值管理工作,堅持投資者為本理念,注重現金分紅,提升投資者獲得感。我們相信未來資本市場會對公司價值有合理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財通證券發布了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其中特別提到“堅持規范運作,提升公司治理效能”以及“公司將進一步統籌經營發展與投資者回報的動態平衡,努力提升投資者獲得感。”該方案能否順利實施,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投資者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