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中國債券信息網發布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銀消金”)2024年金融債券(第四期)申購區間與申購提示性說明,中銀消金擬發行20億元金融債券。
公告顯示,本輪募集資金中銀消金擬用于補充公司中長期資金,優化公司資產負債期限結構,進一步促進主營業務發展,提升公司普惠金融服務能力,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
中銀消金此前已成功發行3期共計45億元金融債。
不良貸款抬頭,增收不增利
除了發布金融債,2024年以來中銀消金也在頻繁處理不良資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中銀消金已累計發布42期不良貸款轉讓公告,在所有消金公司中最多。
發布金融債和處置不良資產的背后,是中銀消金的不良壓力。截至2023年末,中銀消金不良貸款較上年增長44.36%至24.95億元,不良貸款率從2022年末的2.8%上升至3.47%,同比增加0.67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從2022年的280.16%下降至2023年的231.00%;資本充足率從2022年的13.68%下降至2023年的12.24%。
僅2023年,中銀消金不良貸款較上年大幅增長44.36%至24.95億元。
此外,從業績表現來看,中銀消金也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2021年至2023年,中銀消金各期營收分別為53.45億元、67.58億元和78.5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53億元、6.32億元和5.37億元。
中銀消金解釋稱,公司隨著資產規模整體提升而相應計提足額的撥備,以確保風險抵補能力充足,因此報告期內公司利潤水平出現一定的下降。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3年,中銀消金的信用減值損失分別為31.92億元、48.76億元和59.29億元。
聯合資信在中信消金第二期金融債的評級報告中表示,金融公司目標客戶主要為長尾客戶,面臨的信用風險水平相對較高;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同時受部分抵押類貸款清收處置周期較長的影響,中銀消費金融整體信用風險和資產質量管控仍面臨壓力,需關注其未來信貸資產質量變化情況。
聯合資信亦指出,盡管中銀消費金融業務規模呈增長趨勢,但業務發展對資本的消耗較為明顯,而公司資本補充較為依賴股東增資,未來也可能面臨資本補充壓力。
在24%的監管紅線上“跳舞
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年來以中銀消金為原告的訴訟案件有所增加,從2022年的15949件上升至18240件。2024年至今訴訟案件超11000條。大量的法律訴訟一方面與中銀消金的訴訟清收力度較大有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銀消金的合規隱患。
裁判文書網顯示,中銀消金的大量金融貸款合同中除了規定標準利率,還規定了逾期利率,導致借款人一旦逾期,其貸款的實際年化利率可能會超過24%。
8月6日,浙江省臨海市人民法院公布的案號為(2024)浙1082民初3246號的裁判文書顯示,中銀消金與被告約定的貸款利率為貸款申請提交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最近一次公布的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7%加1780基點,即為21.5%;如借款人未能按期足額歸還貸款(包括被中銀金融公司宣布全部或部分提前到期的貸款),從逾期之日起;還有權按借款人實際逾期天數對貸款余額按照日息千分之0.1計收逾期違約金,直至本息清償為止;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按時足額償還任意一筆貸款本金、利息、逾期違約金或其他應付款項的,即構成違約,中銀金融公司有權提高貸款利率(即在原貸款利率基礎上上浮5%)。
三項條款累計起來,中銀消金逾期后的實際年化利率可達30%。
在另一個案例中,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人民法院公布的案號為(2024)豫1502民初4016號的裁判文書顯示,中銀消金與被告約定的貸款固定年化利率為23%,逾期之后,按實際逾期天數對貸款余額按照日息0.2‰利率計收逾期違約金。逾期后的實際年化利率也可達到30%以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起訴訟中,中銀消金都主動將年化利率調減為不超過24%。
有分析認為,隨著國家政策對金融貸款監管趨嚴,24%的年化利率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是,部分消金公司依然會嘗試突破監管紅線,這是因為他們所面向的長尾客戶群體還款能力弱,抗風險能力差,同時又缺乏法律意識,只要未進入法律程序就可以“暗度陳倉”,即使訴諸法律,消金機構依然可以調減利率,而無需承擔額外的法律成本。
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負擔,也不利于建設健康的消金市場環境。
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