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華聯合財產財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財險”)連吃兩張罰單。
8月2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隨州監管分局披露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顯示,中華財險廣水支公司因虛假列支財務費用,被罰款12萬元。中華財險廣水支公司時任副經理董前國受到警告并被罰款1萬元。
與此同時,中華財險隨州市隨縣支公司隨縣支公司因農業財險承保理賠檔案資料不規范、不完整、不準確被罰款12萬元,時任隨縣支公司農險部經理殷仁超受到警告并被罰款1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開年以來,中華財險共計收到罰單超過50張,罰款總額超過1100萬元。另據相關統計,2023年中華財險被罰總額超過2000萬元,在財險公司中排名第三。
大量的罰單指向中華財險內部管理的缺失,其業績表現也盡顯疲態。根據中華財險2024年第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華財險在2024年上半年實現財險業務收入410.16億元,同比增長3.93%;實現凈利潤4.95億元,同比下降15.75%。
2023年的中華財險同樣是“增收不增利”。根據財報,2023年中華財險實現合并口徑營業收入600.00億元,同比增加7.89%;實現合并口徑凈利潤6.7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38.05%。
從償付能力來看,中華財險的表現也不穩定。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中華財險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50.03%、188.48%,盡管較2023年上半年末有所上升。但是2023年四季度,該兩項指標分別為156.12%和196.57%,環比出現下降。
從更長的時間來看,2020年的中華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60.86%和220.23%。中華財險的償付能力與2020年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頻繁被罰,業績表現不佳,市場對中華財險的預期也在放低。今年3月,惠譽評級將中華財險 “A-”(強勁)的保險公司財務實力(IFS)評級列入負面評級觀察名單。而2020年至2023年。惠譽評級對中華財險的展望均為穩定。
惠譽評級表示,中華財險從其最終母公司中國東方獲得支持的力度可能減弱。中國東方的信用狀況惡化(體現為財務表現不佳和資本不足)將限制其在中華財險承壓時及時向該公司提供支持的能力。而惠譽也在2024年1月下調了對中國東方的評級。
而在8月1日,惠譽正式將中華財險的評級務實力(IFS)評級由“A-”下調至“BBB+”,展望穩定。惠譽再次提及了中國東方的影響。
為何最終母公司的權重影響如此之高?有分析指出,這可能與中華財險的歷史有關。
據悉,中華財險的母公司中華保險過去的經營策略出現失誤,高傭金與低手續費政策導致公司成本失控和賠付率誤判。最終在2009年,中華財險資不抵債,瀕臨破產。2010年,保險保障基金和中國東方攜資入場挽救了中華財險。
自2015年起,保險保障基金開始退出中華保險,而中國東方則一直在替中華保險“善后”。在2022年12月28日,中華財險以低價11.03億元向中國東方轉讓4戶標的不良資產,其中還包括海航的質押式回購債權。
該分析認為,中華財險在風險管理上較為依賴最終母公司中國東方,隨著中國東方因發展困境對中華財險的支持力度減弱,中華財險相應的管理問題也隨之暴露,最終表現為屢次受罰和業績承壓。
另一方面,市場風險也給中華財險帶來不小的麻煩。財報顯示,中華財險的農業險收入為166.01億元,占比25.43%,是中華財險的第二大增長引擎。但是農業領域風險較高,例如今年以來全國多地洪澇災害頻繁,勢必會大幅度增加農業險賠付壓力。
面對種種困難,中華財險能否順利渡過難關?
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