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大連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行長王旭因工作調整,向該行董事會遞交辭呈,申請辭去行長職務,辭任自2024年5月30日生效,同時終止其行使大連銀行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權。王旭辭任行長生效后,由韓萍常務副行長代為履行行長職責,同時授權其行使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權。
在公告中,大連銀行董事會表示,對王旭先生在任職行長期間對本行經營管理工作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王旭于2016年加入大連銀行,彼時的大連銀行正值IPO擱淺,甚至有2年未發布財報,直到2016年5月,2015年財報才姍姍來遲。根據當年的財報,2015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5.64億元,凈利潤1.28億元,總資產2443.60億元。而2013年同期則分別為74.04億元、23.17億元和2840.34億元。相較于2013年,大連銀行不僅營收利潤斷崖式下跌,資產規模也縮水超400億元。
據了解,大連銀行的跌落是受地方經濟下行、經營不善、股東大連實德集團破產牽連等諸多因素影響。所幸的是,在2015年,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資產”)通過增資入股,并承接百億風險資產的方式重組了大連銀行。2016年東方資產又受讓了部分原股東的股份,截至2023年末,東方資產的持股比例為50.29%。
得益于此,大連銀行當時還提出了“2016年資產總額達到2850億元,實現凈利潤10億元”的目標。
然而,從王旭加入大連銀行至其8年后離開,大連銀行卻仍沒有走出困境。2023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47.65億元,同比下降17.49%;實現凈利潤6.10億元,同比下降6.32%。不僅未能回到2013年的水準,甚至也沒能達到2016年的業績目標。
大連銀行的風險指標也遠低于同業水準。財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大連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6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3.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57%,較上年末增加0.07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末,大連銀行關注類貸款、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占比分別為9.98%、1.63%、0.39%、0.55%,均高于同業平均水平。
2023年,大連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143.23%,較2022年下降了20個百分點,較行業均值相差61.91個百分點。截至2023年末,大連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94%、11.54%和12.37%,而商業銀行上述指標分別為10.54%、12.12%和15.06%,大連銀行也均低于行業平均水準。
有分析指出,2017年時,大連銀行實現營業收入72.69億元,凈利潤18.15億元,同比增長23.3%、75.34%,一度恢復至接近2013年的水準。而從2018年開始業績才出現連續下滑。
也正是從2018年開始,曾任中國東方資產大連辦事處總經理的崔磊出任大連銀行董事長,此后大連銀行的高管便頻繁出現變動——2020年8月,彭壽斌接任大連銀行董事長;2023年1月,彭壽斌辭職,由王旭暫時履行董事長職責。值得注意的是,王旭辭職時仍是代理董事長,這意味著大連銀行董事長一職已經空缺超過一年。
可能正是高管的頻繁變動,影響了公司的管理運營。事實上,就在大連銀行董事會官宣王旭離職的第二天,6月12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公布了大連銀行的一份被執行記錄,記錄顯示,大連銀行新增78萬元執行標的。而在此前的2024年2月6日,大連銀行也曾有一條41萬元的被執行記錄。大連銀行的經營狀況不免令人擔憂。
大連銀行的內控問題也頻頻暴露。例如在2023年5月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公告稱,大連銀行在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期間,違規開展為他人暫時持有債券的相關交易,規避相關監管規定,嚴重違反做市業務規范。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規定,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對大連銀行予以嚴重警告,并責令其進行整改。
2023年12月29日,大連銀行因監管限定比例對小貸公司發放貸款;違規為房地產項目提供融資;虛假整改,購買銀行虛假理財并以復雜交易結構實現不良資產二次虛假出表被罰款550萬元。
對于大連銀行的發展困境,有評論指出,大連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的營業收入中占比為11%,而投資收益占比高達20%。前者是當前銀行業轉型的發力方向,而后者則伴隨著高風險和不穩定,這也是影響大連銀行業績的一個重要因素。
出品|華博商業評論
郵箱|hbsypl20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