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活水潤三夏,數字引擎搶“鮮”機!6月,夏糧豐收,果香四溢。
金融活水潤三夏,數字引擎搶“鮮”機!6月,夏糧豐收,果香四溢。“無需抵押,數據說話”——當數智金融“活水”注入中原糧倉、磐龍藥谷與江南果市,讓“豐收在望”變為“豐收在手”,企業、農戶喜提“落袋為安”。
01
從“糧等錢”到“糧暢通”
河南素有“中原糧倉”的美譽,而今正值風吹麥浪,夏糧豐收。通過“夏糧外運”,麥香隨鐵路的延伸溢向五湖四海。對于物流企業而言,夏糧外運期間通常會集中面臨鐵路運費、工人工資等成本的支出壓力,加之糧食購銷的回款周期較長,導致賬面上“豐收”,賬戶里短期“錢荒”。
“每年夏收秋收最忙,鐵路運輸的需求激增,運費漲價。幾天時間要付幾百萬鐵路運費。”河南現代公鐵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盧先生說到。
鄭州分行針對糧食運輸特點,憑借數智金融產品“國鐵運費白條”,結合企業歷史運費數據,采用線上模型為企業核定數據信用額度。該企業通過線上申請后,大數據風控模型分析企業征信以及與國家鐵路局的歷史交易數據結合客戶經理實地調查走訪情況,為企業提供了500萬信用授信額度,專項用于運費繳納,最快當天放款。此外,分行為糧貿、運輸企業提供“一戶一策”定制化服務方案與專項利率優惠,穩筑“中原糧倉”的豐產豐收筑牢運輸保障。截至今年5月末,已為6家企業提供國鐵運費預授信額度近3000萬元,利率較市場平均水平低0.5個百分點。
02
種植數據里“換”貸款
初夏的浙江金華磐安山區,細雨綿綿。這里坐落著“磐龍藥谷”的千畝中藥材基地,毗鄰“浙八味”藥材市場,投資規模6.8億元,擁有高標準農田近2000畝。
“磐龍藥谷”智慧農業監控中心,浙江磐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經理陳靚輕點屏幕,調出物聯網采集的中藥材全生命周期數據。“浙商銀行用這些數據給我們的種植戶定制了‘浙銀共富貸’,利率比普通貸款低1.5個百分點。”冷鏈倉庫里,是豐收的藥材貝母。“有了這筆錢,我們建起5000噸倉儲,還能按每畝1000多元流轉費帶動周邊農戶,去年光勞務工資就發了500多萬元。”
當地農戶老陳,受益于浙商銀行“銀行+龍頭企業+農戶”合作模式的增收農戶之一,他說:“以前種玉米一畝地掙不到500元。現在把地租給企業,每畝保底1700元,還能在基地打工,一年能多賺3萬多元。”
截至目前,浙商銀行為這類農業綜合體投放貸款2000多萬元,帶動300多戶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03
嘉興果商的“鮮”機密碼
嘉興水果市場,是華東乃至全國都極為重要的水果集散交易地之一,匯集了全國20多個省市的鮮果貨源,當下正值各色水果飄香季,也考驗著果商的資金實力。
嘉興分行以數智化風控和產業數據互聯為核心推出“嘉興鮮果保供貸”,助力小微商戶“鮮”人一步。
“時下正是楊梅上市,楊梅保鮮期短,以前我們冷庫設備舊,冷鏈車不夠,有訂單都不敢多接。”某水果批發中心負責人王先生憑借往年的銷售額、訂單及倉儲能力等數據,獲批200萬元信用貸款,新增5輛新型冷鏈車,并升級智能溫控冷庫,眼下,批發中心的楊梅銷售半徑從江浙滬延伸到華東全域,年營收提升35%。另一家老牌果商負責人柯女士,憑借良好的信用記錄,僅2天獲得150萬元流貸,用于采購多種水果及建立冷鏈物流體系,店鋪產品種類翻倍,年銷售額增長了20%。
讓金融變成“撐傘的人”“鋪路的石”——近年來,浙商銀行以大數據風控下沉服務重心,充分發揮數字賦能與金融科技,通過場景化創新,精準滋養實體經濟,讓產業鏈“活”起來,加大對農業等金融服務覆蓋不足客群的支持力度,既守護著“手中有糧”的安全感,也滋養著“果鮮民甜”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