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白酒行業,時間既是釀造工藝的刻度,更是品質價值的標尺。
在白酒行業,時間既是釀造工藝的刻度,更是品質價值的標尺。
作為中國清香型白酒的鼻祖,汾酒以其6000年釀造史、1500年成名史、800年蒸餾酒史、300年品牌史構建起品牌底蘊。而在其品牌復興的發展征途中,汾酒則堅持“釀好酒、儲老酒、售美酒”的品質路線,謀定高質量發展的未來。
從產能到儲能升級,從年份酒品質到市場價值躍遷,酒庫中慢慢陳化的老酒如同“時間銀行”,為汾酒品牌復興構建起品質護城河。
產能儲能的雙輪驅動
2022年,在汾酒復興第一階段規劃中,其品質綱領明確提出,要堅持“釀好酒、儲老酒、售美酒”的品質路線,以科技創新+工匠精神制造出精益求精的高品質產品。
酒是陳的香,這是白酒行業更古不變的道理。
今年是汾酒復興第二階段的開局之年,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進一步強調,汾酒復興是面向“釀好酒、儲老酒、售美酒”的復興。
他認為,名酒企業應把品質放在重要位置,不斷提升酒的品質,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酒類產品;名酒企業作為行業的引領者,需要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品類與品牌雙重復興的大背景下,汾酒恪守品質根基,堅持產能儲能雙輪驅動。
近年來,汾酒產能儲能升級的步子沒有停。
2020年,汾酒投入一項“保健酒擴建項目”,項目金額24億元,汾酒針對“竹葉青”品牌,進行了產能擴增。
2022年,汾酒推進“汾酒2030技改原酒產儲能擴建項目(一期)”,投資額度高達91億元,項目占地1932畝,建設工期計劃為三年。項目建成后,公司預計將新增年產原酒5.1萬噸,新增原酒儲能13.44萬噸。
2024年11月,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汾青基地(一期)2萬噸原酒釀造項目開工。
據悉,該項目位于山西呂梁(孝義)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孝義市高新科技產業園區,總投資14.80億元,總占地面積412.71畝。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原酒20000噸,年產大曲10080噸,原酒儲量20580噸。
在酒業集中化趨勢下,白酒產能向優勢產能集中,汾酒持續擴產為后續品牌增長、市場擴張提供充足的產能保證。
隨著“汾酒2030技改項目”的完成,汾酒儲能將進一步釋放。
汾酒陶壇儲酒通過微氧環境促進酒體自然老熟,而分級分類的儲能管理則確保不同年份基酒的品質穩定性。通過科學調控溫度、濕度及微生物環境,汾酒實現了從“存酒”到“養酒”的質變,為年份酒的價值釋放奠定基礎。
品質基底,助力品牌復興
產能與儲能的“硬實力”終將轉化為品牌價值的“軟實力”。
在當前白酒行業進入存量競爭、消費升級與品牌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儲老酒等品質化發展路徑已成為酒企提升品牌價值、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核心策略。
▲汾酒地缸發酵
相較于濃香型白酒對老窖池的依賴,清香型白酒更強調“純凈度”。汾酒通過地缸發酵隔絕土壤雜菌,再以陶壇貯存持續提純,形成“清、正、凈、爽”的差異化風格。汾酒正通過陳釀,以時間陳化進一步換取酒質的“純凈”,強化品類競爭壁壘。
汾酒通過“釀好酒、儲老酒、售美酒”的品質路線,不僅夯實了產品品質根基,更在推動品牌高端化、品牌與品類復興等方面引領突破。
首先在品牌價值拉升上,汾酒正式回歸“前三甲”,這在“汾酒復興”征途中具備里程碑式意義。
在“汾酒復興戰略”指引下,2018年,汾酒實現營收93.82億元;2019年營收118.8億元,躋身白酒百億俱樂部;其后四年,更是以每年30億-50億元左右的增幅,持續刷新“汾酒速度”,品牌價值連連躍升。
在高端化突破上,根據汾酒財報,2024年前三季度,以青花汾酒為代表的中高價酒類銷售收入為226.14億元,同比增長14.26%;其他酒類銷售收入為86.38億元,同比增長26.87%。整體占比上,中高價酒營業額占比達72.12%。
汾酒以品質占穩中高端,其中年份酒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例如青花30以10基酒勾調30年老酒,青花50則需20年以上基酒、50年以上老酒調配。老酒直接構成汾酒的中高端系列產品的品質表達。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2018年,老酒消費人數從300萬快速發展到1068萬,年復合增速達到30.9%?!?024年京東超市陳年老酒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目前老酒交易規模已破千億元,預計未來五年將突破1500億元。
國內老酒市場早已進入快速上升期。
汾酒“儲老酒”的戰略規劃具備行業前瞻性,清香趨勢疊加老酒趨勢,將持續助力汾酒品牌復興。
汾酒也正以長期主義對抗周期波動,這正是中國酒業穿越迷霧的指針。
內容來源:醉美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