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特驅與吉峰科技都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收購達到共贏,但這場收購至今也沒有給吉峰科技帶來預想中的改善與成長。
4月11日,吉峰科技發布股票停牌公告。
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四川特驅教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特驅”)因籌劃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公司股票自4月11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個交易日。
覽富財經注意到,4月8日、9日、10日,也就是停牌前三天,吉峰科技股價連續拉升,成交量翻倍增長。
被收購后新業務未奏效
吉峰科技創立于1994年,但直至1998年才開始正式運營,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9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是農機流通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2021年,吉峰科技曾有過一次實控人變更。彼時,四川特驅通過與吉峰科技股東王新明、王紅艷夫婦、西藏山南神宇創業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以及《表決權委托協議》,四川特驅擁有了吉峰科技約9071.26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23.86%)所對應的表決權,四川特驅實控制人汪輝武成為吉峰科技新的實際控制人。
公開資料顯示,四川特驅是一家主要從事教育培訓服務、教育品牌推廣、教育及教育衍生產品開發等的綜合性服務機構,面向高校內部以及社會開展各類教育培訓、教育投資、教育咨詢服務。
在外界看來,四川特驅的教培主業與吉峰科技的農機主業似乎并不“搭嘎”,這場意料之外的收購在當時備受農機行業關注。
對于外界的疑問,吉峰科技也曾做出過回應,現任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總經理李勇曾在公開場合稱,四川特驅入主吉峰科技后,首先要穩定和改善公司的基本面。關于四川特驅如何整合教育資源賦能公司主營業務問題,李勇進一步表示,因為四川特驅從事的是職業教育業務,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可以將培養農業機械、農事服務人才納入特驅教育的業務范圍。
總體來說,四川特驅與吉峰科技都希望能夠通過這次收購達到共贏,但這場收購至今也沒有給吉峰科技帶來預想中的改善與成長。收購之后吉峰科技業績依舊時虧時盈,2024年更是以虧損3081萬元收場。
四川特驅難以力挽狂瀾
無論是2021年讓四川特驅入主,還是目前四川特驅的重大事項籌劃,似乎都與吉峰科技基本面有關。
通過對吉峰科技歷年的業績觀察可以發現,公司業績僅在上市后兩年實現了增長,之后便開始一路波折,盈利的時候凈利潤從未超過2000萬元,虧損的時候凈利潤虧損可達3.9億元。
此外,吉峰科技在告別上市后前四年盈利后,其扣非凈利潤也常年處于虧損狀態,2013年至2015年期間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31億元、-4.56億元和-0.13億元,連續三年虧損。僅有2016年扭虧為盈,隨后2017年至2020年期間,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53億元、-0.07億元、-1.06億元和-0.27億元,又是連續四年虧損。
正如李勇所言,四川特驅入主吉峰科技后,首先要穩定和改善公司的基本面。從數據上來看,2021年開始,吉峰科技業績確實略有回暖,實現連續三年盈利,但2024年又再度回到虧損狀態,似乎做教育的企業無論如何也無法對一個農機企業力挽狂瀾。
分析業績再度虧損的原因,一是吉峰科技的主要業務玉米播種機近年來市場需求疲軟,競爭加劇。新的競爭對手進入市場,導致市場份額被擠占,加之玉米糧食價格低迷,用戶購機意愿不強,更新換代延遲,進而影響了吉峰科技整個農機制造板塊業績;二是吉峰科技在2024年9月2日決定終止股權激勵計劃,這一變化使得公司的股份支付費用在報告期內有所增加,進一步影響了整體業績。
在2024全年業績發布兩天后,??吉峰科技便宣布停牌,并稱公司控股股東四川特驅正在籌劃重大事項。時機、背景、動機都如此相似,未免令外界懷疑,??吉峰科技是否又要重新上演2021年的戲碼?是否會因業績拖累而被四川特驅拋棄?